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鮮為人知的國軍抗日第一儒將羅卓英[圖]

羅卓英身經百戰,馬上英姿早已載入史冊。少為人知的,是他文採風流,精擅律絕。戎馬倥傯之際,幾乎無役不詩。其中多數篇章,經戰地記者轉載傳播,一時膾炙人口,乃至蜚聲國際。本文摘自2015年7月1日《南方都市報》,作者陳興武,原題為《抗日第一儒將羅卓英》。


羅卓英,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第8期炮兵科畢業

羅卓英(1896-1961),原名東潘,字尤青,別號慈威(又作慈衛),1896年3月出生於廣東大埔縣百侯鄉曲灘村宜洋坪,客家人。幼年過嗣叔父,居住同縣湖寮鄉嶺下村。民國12年(1923)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曾為國軍王牌「土木系」陳誠副帥,後為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西南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

土木系靈魂人物

日冦侵華,民族危難,各省軍閥摒棄前嫌,公推蔣介石為最高統帥領導抗日。蔣介石用人標準,主要有所謂浙、保、黃三系,即江浙籍貫、保定與黃埔軍校畢業。諸將之中,陳誠(字辭修)為浙江青田人,保定八期畢業,後為黃埔教官,悉合三大標準。且對蔣氏極其忠誠,蔣氏於軍國大計最為倚重陳誠,其口頭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向為世人所習聞。而眾人亦呼陳誠為「小委員長」,可謂位高權重。故稱陳誠所部為國軍第一嫡系王牌實不為過。陳誠人稱「袖珍總裁」,而羅卓英則被稱為「袖珍智囊」,關係非他人可比。

陳誠與羅卓英為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同班同桌同學,之後義結金蘭,終身追隨。蔣介石以黃埔軍校起家,尤以陳誠、羅卓英所部為班底,視為第一親信嫡系部隊,藉以擴充實力。1925至1937年十二年間,東征北伐、中原大戰、蔣桂戰爭、以至圍剿紅軍,一統中國,皆以陳、羅為主力。而陳、羅二將亦忠貞不貳,矢志追隨。其間陳誠所部十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陳誠任軍長,羅卓英繼任師長。十一為土,十八為木,故該軍師別稱「土木系」,是國軍第一王牌部隊,亦為日後抗戰之主力中堅。後羅卓英以「整軍經武,屢建殊勛」而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代行軍長職責。

後陳誠轉參蔣介石高級樞密,土木系一應軍務,悉委羅卓英代領。故羅於抗戰期間,實為土木系之具體操盤手。且蔣陳重大軍事決策,亦須交由心腹親信施行,始可確保無虞,而其人則非羅氏莫屬。

羅亦不負所望,先後以軍長、集團軍總司令、戰區正副司令長官以及大型會戰正副總指揮等身份,親率中央軍主力部隊,勇往直前。凡遇硬仗,總是沖在最前面,與悍敵周旋鏖戰於華東、華中、中南以及滇緬各大戰場,在國民黨軍內素有「救火隊」之譽。

第十八軍先後產生五名一級上將、四名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一名空軍總司令、一名勤聯總司令、二十多名軍長,為各軍出產人才第一。此雖由陳誠提攜所致,而羅卓英維持培育之功亦不可沒。

八年抗戰期間,羅卓英自淞滬會戰開始即首當其衝,繼而轉戰常熟廣德,拱衛首都南京,指揮保衛武漢,組織反攻南昌,獲取上高大捷,乃至三次長沙會戰,一度緬甸遠征,直至最後勝利,可謂南征北戰,幾至無役不與。

後來羅卓英在台去世,陳誠親撰祭文《哭尤兄》曰:「假令論及昔年報國,與其謂誠稍有貢獻,毋寧悉以屬之於兄。」情雖謙抑,譽非過實。

戰績彪柄,揚威國際

八年抗戰,論作戰次數之頻繁,戰區跨度之大,戰績之輝煌,所有國軍將領中,實難有人能超過羅卓英。

最慘烈之拉鋸戰:上海羅店爭奪戰

1937年「八·一三」凇滬會戰,羅店為雙方必爭之地。第十五集團總司令陳誠率部把守,決心不惜任何代價,明確指示:「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即使全軍打光打盡,也在所不惜!」

羅卓英軍長親率中央軍主力第18軍,開撥淞滬會戰前線,把守最緊要陣地,抵死抗爭,有進無退。其壓力及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羅店爭奪戰自8月23日清晨起,至9月18日止,歷時27日。戰至酣時,每小時傷亡上千人。日冦為之膽寒,稱之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之說即由此得來。據其部下王楚英少將回憶,總指揮羅卓英不避矢石,親臨督戰,幾為日寇機槍擊中,幸被部屬及時按倒,始免於難。

其時有人進言:「敵人火力旺盛,不如退守崑山,以避其鋒。」羅卓英憤然答曰:「羅店者,乃我家之店也。此正吾人摧敵破陣之地,何懼焉!」(楊力翔《淞滬風雲羅店血——羅卓英率部首戰日寇》,《羅卓英將軍紀聞》上冊第43頁)

羅卓英指揮堅守東戰場長達83天,幾與會戰全程相始終。直至淞滬會戰結束,日軍始終未能跨越瀏河、嘉定之線一步。痛殲倭奴,威震敵國,乃至「扶桑童稚知名姓」。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之決戰:武漢大會戰

1938年,首都南京已失陷,武漢為臨時首都,故日本大本營認為,攻佔武漢即可迫使中國屈服。為求速戰速決,結束對華作戰,本次大會戰,日方先後投入兵力多達40餘萬人,超過在華總兵力三分之一。

而與之相應,中國政府擬定以確保武漢為核心之持久抗戰計劃,將全國軍隊劃為十大戰區,並設武漢衛戍總司令部與江防部隊,其中尤以第5戰區與第9戰區為重點,分別由李宗仁與陳誠擔任司令長官。中國政府共投入129個師110多萬人。雙方投入兵力之多,交戰時間之長,作戰戰線之長,戰爭規模之大,置諸八年抗戰歷史,可謂空前未有。會戰自1938年6月11日始,至10月27日止,歷時4個多月。大小戰斗数百次,以傷亡40餘萬之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

縱觀整個武漢會戰,羅卓英每每臨危受命,知難而進,力挽狂瀾,獨支殘局。始則馬當失守,奉命抵死反攻;繼而信陽陷敵,領銜北上阻敵;終則武漢撤退,請纓掩護轉移。自始至終,參與其役。其所跨越戰區,先由第3戰區到第9戰區,後到武漢衛戍區,再到第5戰區作戰;地域則由長江沿岸、大別山麓至鄂湘邊界,軍職則由第19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到第5兵團總司令。可謂馬不停蹄,人不下鞍,軍內「救火隊」之譽由此得來。

而最後放棄武漢,也全仗羅率部死守半月,始得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不至重蹈南京覆轍。如此作為,求諸眾多高級將領,實惟一人。然其任務之重,壓力之大,處事之智,臨敵之勇,遠非單一戰區,某一戰役、某一將領所堪比擬。陳誠謂其「每當艱苦盤錯之時,軋攘袂爭先,義形於色」,復稱其「默運智略,消弭無形」,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其「見事之卓,決策之深,思慮之縝密,臨陣之忠勇」,則陳誠「知之尤深」,當時已有公論。

開戰以來最精彩之戰:上高大捷

1941年,抗戰相持階段,日本大本營妄圖儘快結束中日戰爭,以便解脫主力,抽兵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於是遣重兵掃蕩贛北,意圖速戰速決。中國軍隊以上高為中心,在贛西北地區,與日軍大規模會戰,3月15日-4月9日,歷時26天,最終制勝,是為上高會戰。

上高會戰國軍以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為總指揮,投入總兵力約9.5萬人,實際參戰兵力約7萬人。日軍以11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為總指揮,進犯總兵力約6.5萬人,並配有戰車40輛,飛機150架,實際參戰兵力4.2萬人。

據第19集團軍《上高會戰詳報》記載:會戰斃傷日軍官兵15,729人,日軍第34師團參謀長櫻井德太郎因戰敗自殺,第11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被大本營撤職。國軍傷亡20,533人,其中陣亡9,541人。

時中央通訊社、國民日報、長沙光華日報、江西國民報、大江日報、長沙陣中報、東南日報等各媒體爭相報道,將上高大捷與台兒莊媲美。如1941年4月1日《東南日報》報道:這次大捷是「與台兒莊戰役前後輝映的第二次大捷」。4月15日《重慶大公報》報道:「此役俘虜之多,為八一三以來所未有」。4月17日《桂林掃蕩報》盛讚:通過上高會戰,世界人民足以看到,在遠東牽制日軍的主力是中國軍隊,從而更「樹立了中國成為亞洲反侵略勢力中的地位」。

是役以劣勝優,且力保陣地不失,較之台兒莊戰役勝敵而失地,尤覺勝果輝煌,李宗仁亦未免折服。軍委會總參謀長何應欽電賀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曰:「捷音遠播,舉國騰歡,收贛北空前未有之戰果,作戰國最後勝利之先聲。」並在國民參政會上以及面對記者採訪時得意斷言:上高會戰是我軍抗戰四年來最精彩之作!蔣介石則譽之為「空前勝利」,並稱為「勝利之年開勝利之先河」。

勝利之得來,實與總指揮羅卓英及主要將領參謀之果敢決策密不可分。會戰至第三天,實為危急關頭,其時是守是撤,爭議激烈。副參謀長黃華國力主「撤離上高,不予決戰」,附和者過半。羅卓英力排眾議,堅持決戰,曰:「上高以西,無陣地可守!」時某軍參謀長來電反對固守上高,羅即予大聲呵斥,而戰局亦為之扭轉。

最具國際影響之戰役:仁安羌大捷

國際結盟,共御強敵,羅卓英由最高統帥欽定為遠征軍司令長官,臨時空降異域,以調和內外,折衝樽俎。其間部屬連獲大捷,揚威國際,可謂史無前例。

1942年4月19日,羅卓英上將命令孫立人師長馳援仁安羌被困英軍,以一千兵士,救出七倍於己之盟軍,轟動國際。

時羅將軍賦詩一首,以婉謝國際記者宣傳其事:「救人從井吾何惜,急難鴒原正此時。四海一家須共喻,乾坤大道不為私。」此詩經記者傳播,遠揚國際,深入人心。

戰功顯赫,難以比肩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抗戰期間,決定戰局走向之重要因素,當屬十大戰區歷任正副司令長官暨四十大集團軍歷任正副總司令。故欲論名將之貢獻,可以十項重要指標,即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大型會戰副總指揮、總指揮、單位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殉國將領、授銜上將、青天白日勳章等為依據,對集團軍副總司令及授銜上將以上高級將領予以集中考量。

經統計,以上十項指標,共得666人,1,283頻次。前十名將領分列如下:羅卓英(21頻次)、孫連仲(19頻次)、薛岳、楊森、唐式遵、李品仙(以上各14頻次)、陳誠、王陵基(各13頻次)、王纘緒、孫震、湯恩伯(各12頻次)。

其中羅卓英以21頻次獨佔鰲頭,具體指標如下:戰區司令長官1次、副司令長官2次、集團軍總司令2次、副總司令1次、會戰總指揮1次、副總指揮4次、親率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8次、授銜上將1次、青天白日勳章1次。

若以集團軍總司令身份而論,羅卓英於22次大型會戰中參戰8次,僅次於楊森、唐式遵與王陵基等三名川軍總司令(均參戰10次),與孫震、王纘緒及盧漢在全部116任總司令中並列第四。優於孫連仲、李品仙(均7次)、湯恩伯(6次)、陳誠、薛岳、顧祝同、吳奇偉、朱德、王耀武(以上6人均為2次)等無數名將。

若以戰區計,羅卓英連續轉戰於抗日各大戰區,全國十大戰區,羅卓英曾經征戰之處,至少有第1、第3、第5、第7及第9戰區,加上南京衛戍區、武漢衛戍區以及滇緬印戰區等,可謂跨越國境過半。民國元老于右任稱其「行三萬里程,打二百回仗」,確非虛譽。

儒將風流,文武全才

羅卓英身經百戰,馬上英姿早已載入史冊。少為人知的,是他文採風流,精擅律絕。戎馬倥傯之際,幾乎無役不詩。抗戰勝利後,他出版有《呼江吸海樓詩集》,收入183題共593首詩,皆創作於1937年7月至1946年11月,涵蓋整個抗戰時期,時羅卓英在四十二至五十一歲之間。其中多數篇章,如《蘆溝曲》、《羅店》、《吊寶山殉城姚營官兵》、《上高會戰奏捷四首》、《遠征軍賀捷詩三首》等,經戰地記者轉載傳播,一時膾炙人口,乃至蜚聲國際。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02/57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