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重要信號:習近平智囊獲中共最高經濟學獎

十六屆(2014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作品公示已於昨日(6月23日)公示,最吸引人注意的獲獎人是劉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髮表於《比較》雜誌的論文《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獲得論文獎。

作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62歲的劉鶴曾參與多項國家改革方略設計,被外界認為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核心智囊,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操盤手」。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一書總結出兩次全球大危機的十大共同點,並提出三點政策建議,分別是:1、樹立底線思維方法,對危機可能出現的最壞場景做出預案;2、把握我國戰略機遇期內涵的重大變化,謀求中國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3、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課題的務實超前研究。

劉鶴是誰?

在大眾眼中,劉鶴其實沒有他的那些發明那麼有名。比如現在叫得很響的「頂層設計」一詞,就出於他的構想。「頂層設計」這個名詞最早來自信息產業,出現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時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的劉鶴全程參與了該綱要的起草過程。他對此名詞是這樣解釋的:「頂層設計包括基本的價值取向、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後順序。因為中國已經過了東試一下西試一下的階段。」

劉鶴在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過一個著名觀點:未來20年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力量只有兩個,中國的城市化和發達國家高技術的擴張。這個觀點在很多場合多次被他提及。

劉鶴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期間主筆的《中國產業政策的初步研究》報告,受到國務院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因此被調到國家計委從事產業政策工作。在國家計委工作期間,劉鶴主持制定了11個國家產業政策,其中5個由國務院正式對外頒佈。他參與了「八五」計劃、「九五」計劃和「十五」計劃,還參與「十二五」規劃編制,同時還是十六屆三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七大、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文件重要執筆人。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緣起2010年中央財辦啟動的「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鑑,理解今天,展望未來。項目報告最後寫道:本研究報告的課題組組長劉鶴,總報告執筆人劉鶴。本文形成初稿後,分別徵求了吳敬璉、樊綱、易綱、李揚、韓文秀、盧邁、劉春航、魏加寧、蔡洪濱的意見,同時還徵求過中央財辦內部楊偉民、蒲淳、劉國強、尹艷林、趙建的意見。報告最終成書出版,報告核心成果刊登於2012年10月1日出版的《比較》雜誌。

據介紹,「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了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家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別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制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了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了綜合研究,完成了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一書中,劉鶴尤其寫道:大危機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僅會遇到一次,決策者缺乏經驗,又總是面臨着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綁架、被政治程序鎖定和不敢突破意識形態束縛,這幾乎是普遍的行為模式,這一點在最近的希臘危機中表現的最為明顯……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中國經濟學領域最高獎項,評選始自1984年,每兩年評選一次,評選工作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負責。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觀察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625/57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