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在幼子靈柩前做愛的女英雄

莫德•岡和威廉姆•巴特勒•葉芝

莫德•岡和威廉姆•巴特勒•葉芝

演員、活動人士、女權分子。莫德•岡(Maud Gonne)也是大詩人葉芝(W B Yeats)長期的靈感源泉。莫德在葉芝詩篇中得到永生。

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建成以後,莫德依然是愛爾蘭政壇、民權運動的著名活動人士。她生於1866年,1953年在都柏林去世。

不過,莫德青少年時期長期在法國度過。人們對她這段時間的經歷了解不多。但是,這期間發生的一件鮮為人知、詭異神秘的事,現在幾乎可以肯定是事實。

莫德幼子兩歲時夭折。1893年晚期,她曾和昔日情人在孩子的棺木旁做愛,試圖讓孩子靈魂轉世。

莫德少年時被送到法國接受教育。她在那兒有一位富有的親戚,將她帶入法國上流社會。10幾歲時父親去世,此後沒幾年,莫德愛上法國右翼政治家路西安•米洛埃(Lucien Millevoye)。米洛埃鼓勵莫德投身愛爾蘭反對英國統治的運動。

莫德•岡

1889年1月30日,在倫敦貝德福德公園,莫德結識了年輕的詩人威廉姆•巴特勒•葉芝。此後,兩人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相互迷戀至深的關係。不過,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葉芝才發現,那次會晤前不到三個星期,莫德剛剛生下一個男孩兒。

男孩兒名叫喬治,生於巴黎,父親是米洛埃。最開始,莫德沒有告訴葉芝自己有孩子。葉芝發現後,莫德堅持說孩子是領養的,並非親生。

但是,兩年半之後,喬治死了。死因無法肯定,但有可能是大腦炎。1891年在都柏林,葉芝再晤莫德,那時她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

此後兩年間,在都柏林、倫敦、巴黎,葉芝已經很感興趣的術士、靈師也一步步吸引着哀傷的莫德。

喬治白色的石陵

此後多年,葉芝曾在回憶錄中描寫過,莫德反覆詢問自己的朋友,投胎轉世是否真有其事。一位朋友、作家和神秘主義者喬治•羅素爾(George Russell)安慰莫德,只要父母方法正確、確實有可能讓夭折嬰兒的靈魂轉世。

繼續追蹤下去,故事帶我來到巴黎東南50公里遠的小鎮「塞納河畔的薩默斯」(Samois-sur-Seine)一處公墓內的白色石陵前。

莫德曾經在小鎮租房子,躲避巴黎的喧鬧。她決定在這裏安葬喬治。父親死後,莫德繼承了一大筆錢,所以她為喬治修建起公墓里最大的石陵。喬治的靈柩,就安放在石陵下的地穴中。

1893年,莫德再次和米洛埃聯繫。喬治死後兩人分手。她請米洛埃來薩默斯會面。兩人一起來到喬治陵前,然後,打開金屬小門、趴下只有五六階的金屬梯,進入地穴。

就在喬治的棺木旁,莫德和米洛埃開始做愛……

我們怎麼知道這段故事呢?

證據來自葉芝。在他去世之後出版的回憶錄(1972年出版)中寫道,莫德本人告訴他此事。

專門研究葉芝的學者華威•古爾德(Warwick Gould)說,「莫德和葉芝關係一向十分親密。無法想像莫德會憑空編造這樣的事。太離奇、而且牽扯到個人隱秘。不過,我們知道莫德對轉世很感興趣,葉芝的描述與此吻合。」

塞納河畔的薩默斯

莫德希望,棺前做愛,喬治靈魂「轉嫁」到她和喬治的父親孕育的新寶寶身上可能會更容易。

靈魂轉嫁是成是敗,還是留給玄學大師去研究吧。不過我們知道,1894年8月,莫德生下一個女孩兒:伊索爾德。

與此同時,莫德皈依天主教(葉芝對此深感沮喪)。1903年,嫁給愛爾蘭軍人、共和派人士約翰•麥克布賴德(John MacBride)。

莫德和約翰育有一子,長大後成為愛爾蘭著名政治家、愛爾蘭共和軍IRA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肖恩•麥克布賴德。

記者打開通往墓穴的金屬門……

而莫德在塞納河畔小鎮留下的那個石陵逐漸被人遺忘。現在石陵已經不再屬於莫德家人。不過,石陵大陸面上那扇金屬小門依然存在。

喬塞特•杜弗爾拿出鑰匙。地穴內,一張小小的條桌上安放着喬治的棺木。棺材上散落着一些已然破遂的紙花,名牌寫着,喬治•岡,生於1889年1月11日,死於1891年8月31日。

1953年莫德去世後,遺囑中根本沒有提到伊索爾德。不過,她請求,將喬治的嬰兒鞋放在自己身邊一同下葬。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14/51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