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國家防火牆GFW之父方濱興稱被罵是「為祖國犧牲」

今天(1月18日)的《環球時報》英文版刊登了一篇中國國家防火牆(GFW)之父方濱興的專訪(標題為《Great Firewall father speaks out》)。這位低調的網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目前互聯網與全世界互聯網之間的審查屏蔽機制的主要設計者。

如果說,隸屬於人民日報社的《環球時報》中文版,是官方喉舌的青春粗暴版,其頭條充斥着叫囂和迫害妄想;那麼《環球時報》的英文版卻完全是另一模樣:行文謹慎嚴謹,題材大膽,她甚至會報道從艾未未在長安街遊行,到趙連海受審這樣的所謂「敏感題材」。

但方濱興未必明了,這兩份同名的報紙,為何有這樣分裂的神經。之前,方濱興曾接受《環球時報》中文版記者採訪,大談GOOGLE退出中國是罪有應得。因此,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的專訪,對方濱興來說,也許和SINA開設微薄一樣,將是一場新的公關災難。

方濱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有六個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虛擬專用網絡,用來對抗GFW,簡單的說就是翻牆)帳號,用來訪問哪些他設計的GFW所屏蔽的網站。

方濱興說,他在測試哪邊能贏,「是GFW還是VPN。」他自稱,「對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反政府的信息並無興趣。」

在中國大陸,有個關於GFW的笑話是這樣的。FACEBOOK的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去年聖誕節期間訪問北京,他說,「自從我一到了中國,我就無辦法訪問我的FACEBOOK帳號」。泄氣的他不得不向中國的企業家們求助,如何才能打敗GFW,翻牆。笑話也許僅僅是笑話,但現實是,在中國,幾家在西方廣受歡迎的網站被GFW所屏蔽,從YouTube, Facebook, Twitter到WikiLeaks(維基解密)。

方濱興向《環球時報》記者確認,他是從GFW的首席設計師,該系統從1998年開始啟動,大約在2003年上線。但他自稱是一名「學者」,他說,自己只是在做「正確」的事情。

去年底,他受邀在廣受歡迎的新浪(SINA)微博客上開設帳號,但僅在和敬一丹(CCTV主持人)打了一聲招呼後,就被如潮水般湧來的幾千條網民的謾罵淹沒。在SINA被幾萬人怒罵幾天後,方濱興關閉了SINA微博帳號。對此事,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把網友的辱罵,當成是對祖國的犧牲。」方濱興把網友指責他的原因,解讀為,「他們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於是他們就衝動地指責某些人」;就像,「有些人得不到美國簽證,就詆毀美國簽證官一樣。」

方濱興拒絕向記者描述GFW的工作機制,他說「這是機密」,根據中國大陸網民的體會,GFW是一個通過敏感詞過濾系統來解析境外網站,並屏蔽網絡的機制。

「我的設計被選上,是因為它是最有效的。」他微笑地向記者解釋,「當時,國家非常需要這樣一個系統。」

復旦大學新聞系教師張志安認為,「1998年,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這年,中國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出現,中國大陸的網民首次達到1百萬級,這也是互聯網開始引起中國政府重視。」張志安認為,建設GFW,是中國政府對新生而未知事物的一個自然的反應。

方濱興為中國政府監控互聯網上信息的決定辯護。他說,這樣的做法是「全世界共同的現象,不是只有中國監控並屏蔽互聯網。」就他所知,有180個國家都監控互聯網,其中包括韓國和美國。但方濱興避免將他獨特的設計與國際上其他國家對互聯網監控的具體做法做任何的比較。某些國家,甚至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屏蔽一些違法網站,例如在德國,依法屏蔽一些新納粹網站。激怒許多中國網民的,是一些顯然無害的網站比如Facebook或者YouTube也被屏蔽。

方濱興承認,GFW系統在分辨信息方面仍有缺陷。當一個網站有包含「敏感」信息時,GFW一般將全部屏蔽該網站。「這是技術的限制,就像現在的機場不讓帶液體上飛機,因為安檢門還沒有太好的辦法,分辨水和甘油炸藥,」他希望,未來GFW改進後將更加精密化。方濱興認為,更加開放的互聯網信息流動,將意味着在軟實力方面,中國將受到威脅。他說,「一些國家希望北韓能開放互聯網,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做了,將處於劣勢。」

中國現在擁有4.5億網民,這是世界上數量最大的網絡社區。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的自由言論的空間,由於互聯網工具的出現和深化而有所進展,但同時,也有分析指出,GFW的管制越發嚴格。

方濱興說,在GFW和VPN(翻牆工具)之間,將有「永恆的戰爭」,而GFW「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126/50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