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徐子軒:中共的第三支箭

作者:

徐子軒:中共的第三支箭

■習近平日前訪澳時談及希望將中國建設成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但中共對民主的解釋與西方存在巨大差異。數據圖片

不久前G20首腦在澳洲聚會,中國趁勢和澳洲簽訂了FTA,跟着在澳中國宴上卻發生了一件趣事:澳洲總理阿博特在致詞時盛讚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感謝他對中國作出的民主承諾,這是由於習近平先前在國會演講時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成為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此事很快就被眾多媒體調侃,順便給阿博特上了堂中西民主不等式的政治課。甚麼是中式民主?不妨從APEC北京會期間,習近平與奧巴馬的瀛台夜話談起。

根據中國官媒報道,習近平的中式民主大致有,「中國的民主不僅僅體現在一人一票的直選上,甚至比西方追求民意更多」、「西方政黨是某個方面代表,中國共產黨則代表全體人民」之類的說法。暫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其背後乃具有深刻的戰略意涵,事實上,這是共產黨為保政權的第三支箭。眾所皆知,在六四後共產黨為重建合法性,嘗試大規模的改革開放,但仍有政治防右、經濟防左的底線,國家資本主義就是第一支箭。跟着在經濟上取得超凡成就後,為了鞏固統治,必須製造外敵威脅,包括亡我之心未死的日寇、阻止中國崛起的美帝等,民族主義便是第二支箭。時至今日第五代領導班子上台,面對「新常態」的經濟疲乏、走鋼索的對外政策,需要更強勢的利器維穩,那即是中國特色的民主主義。

這對愛好自由民主的人士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啟示。例如在台灣,無論藍綠或多或少都有着民主能改變中國的想法,像是在馬政府執政後,秉持着傳統建立中華民國模範省的理路,強調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可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又如開放中生來台,主要理由之一便是讓中生感受並帶回台灣的民主,亦獲得部份泛綠和學、社運界人士的贊同。也就是說,民主對於台灣(以及部份台灣人)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崛起後,兩岸力量越差越遠,受國共內戰遺緒影響甚深的台灣面對中國錢淹腳目,只能以民主作為反擊工具。無論是國際場合或是網絡交鋒,台灣都力圖證明,民主乃是中國(以及部份中國人)買不到或不想買的東西。

然而,在北京改弦易轍,以中式民主主義轉換民主、法治等概念後,台灣必須了解到,中國的雄心不只是想取代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與金融體系,更要以龐大的國力優勢對外搶佔民主話語權。至此,中式民主已經構成對西式民主的嚴重挑戰。當中國人民將台灣民主貶為地區選舉、且開始具有制度自信,民主非但難以連結兩岸公民社會的良性互動,反倒可能強化雙邊民主主義者的對立場域。

來源: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202/48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