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王沖:「拼爹」的中西差別

作者:
更重要的差別在於,「拼爹」可能意味着贏家通吃。在西方,一般你只能吃一個領域。有政客的資源,就當個政客;有財閥的背景,就去賺錢;父親是學者,兒子也可能在高校當教授。可在中國,贏家通吃一切。別小看這點差別,因為凡事沒有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不「拼爹」。只要爹不是萬能的,就好!

王沖:「拼爹」的中西差別

「拼爹」不是只有中國這樣,各國都有,但中西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圖為美國前總統布殊父子。

古代這叫封妻蔭子,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新中國」」成立後這叫老子英雄兒好漢,我小時候,還流行接班,爹是老師,退休後兒子可以繼續干。這幾年,隨着我爸是李剛這句名言,轉化為「拼爹」。有個好爹,可以畢業兩年就混上處級幹部,可如果沒有好爹,可能到退休也就是個處級調研員。

這裏的爹,是泛指,未必是親爹,乾爹也成,叔叔大爺也成,總之家族裏出了牛人,其他親戚跟着沾光,以至於中紀委副書記的夫人多年是臨時工,成一大新聞。

客觀地說,「拼爹」不是只有中國這樣,各國都有。

你看看美國,當總統、議員也得基因,老布殊當完總統,小布殊接着干,然後小布殊的弟弟也開始躍躍欲試。而克林頓把資源傳遞給夫人,也讓希拉里大有希望。在美國,你沒有好血統、在華盛頓缺乏人脈,也不行。有一次我和傅高義先生聊天時,他說,奧巴馬在華盛頓沒人脈,因此很多政策沒法執行,當總統當的很難。

我們東亞地區更是如此。安倍的外公當過首相,朴槿惠的父親曾是總統。在日本,父親是議員,可以順理成章地把選取傳遞給兒子,天經地義的子承父業。更不要說在沙特等國家,還保留着血統制。

這事兒看起來一樣,沒什麼差別,可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同樣是「拼爹」,中西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首先要承認,兒子繼承父親的政治遺產、經濟遺產或思想遺產,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動,政客的兒子有着三寸不爛之舌,善於忽悠;而財閥的兒子對金錢敏感,有商界的圈子這都正常的。如果合理合法的利用這些優勢,不是見不得人的醜事兒。人人生而平等是個美麗的泡沫。社會需要給每個人公平的起點和機會,擁有好爹的人確實機會多一些。

中西的差別在於。在中國,有個好爹意味着一個人可以壟斷機會,他可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根本看不到這條路。這實際上讓人才的流動僵化。家庭背景、經濟能力、人情世故在社會上所佔比例超越底線。縱比,現在的流動性不如20世紀80年代;橫比,中國在公平性上不如美國或日本,也就是說,中國的「拼爹率」遠高於西方國家。

更重要的差別在於,「拼爹」可能意味着贏家通吃。在西方,一般你只能吃一個領域。有政客的資源,就當個政客;有財閥的背景,就去賺錢;父親是學者,兒子也可能在高校當教授。可在中國,贏家通吃一切。賺夠了錢,混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混個博士學位併到大學當個教授,產學研跨界通吃;當官也是,退休當個教授或院長,名頭好,財務狀況也不錯。大學教授們,也是,名氣大了,上書房行走,也不把自己當學者了。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當然可以去國務院當助理國務卿,但前提是,您得辭職去。

別小看這點差別,因為凡事沒有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不「拼爹」。只要爹不是萬能的,就好!

當然,我說這是中西差別,沒敢說差距,一說差距,怕有人說我是西方勢力派來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121/47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