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當代中國教育的致命缺陷是什麼

作者:

童大煥獨立學者

童大煥:當代中國民教育育的致命缺陷是什麼

當代中國最失敗是教育,正常教育培養人們的思考和創造能力,我們卻扼殺人們的創新能力。

2014年9月10日,教師節,天津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式上表示,今後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仍然蘊藏在制度變革之中。要讓每個有創業願望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自主發展的精神在全體人民中蔚然成風。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自然稟賦」就會充分發揮,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動機」就會更新換代升級。李克強說,試想,13億人口中多達八九億的勞動者都動起來,投入創業創新和創造,這是多麼大的力量。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創新有幾個前提:解放財產,解放市場,解放思想。三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們三個條件都不具備,農民的財產沒有解放,土地和農房還名為集體所有實為官僚予取予奪;公民的遷徙自由沒有保障;行政壟斷加行政審批使得市場至少還有三分之二沒有解放;尤其是解放思想最難,思想不自由,教育不自由。獨尊馬列的教育已經把當代中國人的腦子禁錮在階級鬥爭和陰謀論的醬缸里不能自拔,必須從學會全局理性思維入手,從頭再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解放人的思想和觀念至少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前提還是現在就立即改變不正常的中國民教育育和思想市場狀況,立即180度大轉彎全面回歸正常教育與思想的自由市場狀態。但可惜,我們根本還沒有轉向,我們更沒有看到決策層窮根究底的教育危機感和轉向意識。

當代中國,最大的失敗是教育失敗。正常的教育培養人們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們的教育扼殺人們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當代中國民教育育是一個兩難問題:你進入這個體系,就要做你的腦袋被搞壞的準備;你不進入這個體系,就要做你的很多競爭機會被抹掉的準備。從,還是不從?都是問題。正常教育和學術活動,兼容並包百家齊放是基本要求,非如此無以掌握全局視野,非如此無以培養理性思考能力。但獨尊馬列的灌輸式而非啟發式教育模式,使幾代中國人喪失了起碼的思考能力。大學充塞着連一篇文章邏輯都整不清楚的馬列教授,階級鬥爭和陰謀論支配着人們的靈魂、蒙蔽着人們的心智。

網名「光照的果子」有一篇文章《教育是中國最大的假冒偽劣產品》,從中央電視台一期《對話》節目談起,該期節目邀請中美兩國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其中,美國的12名高中生都是當年美國總統獎的獲得者,國內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大學錄取的優秀學生。

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5個選項。美國學生幾乎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他們解釋,如果我擁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應我就會擁有財富和其他東西。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之外,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中國學生直奔權力和財富這樣的結果,忽視了如何實現的過程,不去思索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

接下來的環節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中國學生從中國悠久的歷史入手,從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到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三個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會又是一個人深情地背誦,然後是大合唱。最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只說組織去非洲旅遊,組織募捐,還去非洲建希望小學。有一個留美華裔作家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首先你的整個援助計劃得打動我,我還要知道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錢是不是都真正發揮作用了。中國學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是從非洲目前的實際情況,從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非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飲用水、愛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麼,準備怎麼做,甚至具體到每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準確到幾元幾分。每個人分工明確,又融成一個整體,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也就是說,美國學生注重過程,我們的學生注重結果;美國學生注重方法和手段,我們的學生空有美好的目標卻不知抵達的橋樑。我們培養的多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好高騖遠卻不能腳踏實地。而這正是我們長期教育方式結下的惡果。

作者最後感嘆:「經過這兩個環節,使人無由的悲憤:當中國學生該展現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時候,他們要追逐金錢和權力;當中國學生該立足實際,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吟詩弄賦,在實際問題的外圍不着邊際地輕輕飄浮。我們到哪裏尋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中國的教育摧殘孩子的秘訣是:要求學生大量記憶碎片化的知識。現代教育研究證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識』必須被理性梳理並建構起系統化的秩序,才能顯示出知識的力量。從中國民教育育培養的大陸人至今沒有建立起任何一種被國際承認的科學體系。中國民教育育最大的罪惡就在於大批量製造出沒有任何創造力和思考能力的書呆子記憶棒,他們對人類本身的認識,以及客觀世界的認識都是零亂的,機械的,片面的。其後果將是他們無法認識人性,無法認識自己,同樣也無法認識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世界。跟一些中國大學生甚至畢業了多年的大學生談話,你會發現他們的思維跟小學生沒有多大的區別。所以中國的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人類的情感(人性)沒有任何的意義,它對一個人思維和人性的殘害可能會遺禍終生。1949年以後,中國沒有一個人獲得自然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一個人口世界第一、歷史漫長的大國卻對人類文明毫無貢獻。可悲可嘆!」

作者此文可謂點擊中國民教育育死穴。中國民教育育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應試教育非應試教育問題,更不是簡單的學業負擔重不重的問題,而是更為根本的教育過程和方法論問題。尤其是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我們不是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斷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而往往是先給一個標準答案,再帶着學生一起去找理由。這是教育靈魂的根本喪失,培養出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學生幾乎是必然的。

網絡上有一篇文章《14年後,同學的美國女兒和我的中國女兒有怎樣的差異》,講中美兩個14歲的女生,美國的想上常青藤大學,競爭激烈,十年級這學期選修了三門大學的課程,將來升學,成績只佔60%,其他的才藝、社會實踐佔40%,所以她一直都堅持鋼琴、花樣滑冰、管樂。中國這位女生為了更好的成績,早就放棄了鋼琴,英語也沒有長進,最近要衝文化課,美術特長也要放棄了。兩個孩子都很忙,中國的單純忙考試,美國的忙選修大學課程和各種社會實踐。作者以母親的名義呼喚教育改革快點到來,呼籲更科學、更符合人性的學校教育!

其實,這位母親同樣沒有抓住教育的靈魂。很多人把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等同於素質教育。真正的素質教育是獨立思考能力和良好思維方法的養成。事實上,美國的私立學校也是非常辛苦的,私立學校學生占學生比例很低,但美國的頂尖大學學生很大比例來自私立學校。美國等國優秀學生的辛苦程度,其實一點不亞於中國學生,甚至優質大學的學生,只有比我們這裏更辛苦。不同的是:他們在探索中學習,自己掌握路徑和方法,自己尋找答案,也養成注重過程和方法的習慣,同時培養和保持對於學習的終生興趣。我們更多是填鴨式學習(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尤甚),先有結論再找理由。我們教育的最致命問題,是不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不讓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答案!其不僅造成整個國家和民族創造力的喪失,而且也使人喪失終生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

失敗的教育對一個國家的敗壞力是非常巨大的。人們只問結果,不問過程,也不懂正確的方法和路徑,不僅容易導致失敗,而且因為權力和金錢迷信,再荒唐再愚蠢的政策往往也能得到推行,禍國殃民。

傳統觀念認為,不認人有獨立思想的洗腦教育有利於統治。其實未必。一方面,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國家和時代是一個創造力全線匱乏的國家和時代,不可能使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思維機械簡單的人們,普遍習慣於把自身的貧窮和失敗歸結於「利益集團」的剝奪或者社會的不公,反而更有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正如梁文道「從抄襲來的《貨幣戰爭》看對無知的恐懼」里所揭示的,人們對社會充滿恐懼,但是又簡單歸結於陰謀論,因為很多人除了這樣,已經不會正常思考了。

教育的真諦不是讓人們知道一個先驗的結論,而是要面對當下和未來的問題,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讀死書死讀書是沒有力量的。知識的力量來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至少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全局、理性的視野和胸懷。二是正確的邏輯與方法。貫穿其中的,就是要自始至終自己去分析、推理得出結論,自己去摸清事物的來龍與去脈。先驗的結論再美好,誰知道裏面有沒有蘇丹紅地溝油甚至三聚氰胺呢。同時一切結論都會隨時代、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任何結論都不要輕易相信,除非像「人都會死」這樣的常識;越是不容置疑的越不要相信,因為真正站得住的結論從來不怕質疑。

把教育的一切責任都推給學校教育是不公平的也是沒有用的,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始終是家長,不論是成人,還是成才。再壞的社會、再壞的教育都不能夠也不應該搶走你的孩子。中國家長是世界上最用心在孩子身上的家長,恨不得舍下一切給孩子。中國家長又是世界上最不負責任的家長,他們把教育孩子的一切責任幾乎全部推給了學校,他們對孩子的用心用力不得法,把考試成績當成命根子,把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當成素質教育(更多時候也是為了獲得進名校的加分),卻對孩子的思維習慣培養、未來專業和學校方向等一無所知。孩子起早摸黑累個半死,到頭來一個志願沒有報對,可能錄取的效果甚至不如低孩子80分的同學!我以一個2014年高考孩子家長的身份告訴大家,我說的是實話。

家長應該從小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做孩子的朋友,分析各種可能性,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養成他的主見和定力。我們有非常多高分考生,根本無法面對國外大學的面試,因為他們缺乏主見,缺乏獨立清晰的思考能力,也不知道未來要幹什麼。

達到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後,分數高一點低一點真的沒有那麼重要。讓孩子保持努力的習慣和自信心、清晰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朱清時說讓孩子考一百分是浪費。我們常常說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盲目跟風更是糟蹋孩子。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家長分不清什麼是興趣,什麼是好奇,什麼是夢想。孩子面對新鮮的世界,什麼都好奇,有條件的話不妨讓他想試的都試一試,但要約法,如果交了費,必須把學費都用完,不能什麼都半途而廢。有的孩子說我未來想當歌星想當舞蹈家想當球星,那是看着別人風光表露出自然而然的羨慕,可以歸入夢想,不能算做興趣。興趣是什麼?興趣是你喜歡一件事到了執着或者入迷的地步,不顧別人反對也要堅持不懈,並且為了這件事別人看着你很苦很累甚至冒着風險你卻甘之如飴鍥而不捨。我的孩子從小喜歡漫畫,我們就讓他自己買了很多漫畫書,但限定每天的閱讀時間。高三後他並沒有走上漫畫之路。我有一位朋友孩子也是2014年高考,也是從小喜歡漫畫,但父母親堅決反對他接觸漫畫。結果高考後才發現他一直偷偷地在看,而且高中期間和一位網友一個出故事一個畫畫,高考後約好考了一所大學的動漫專業!這是把孩子的好奇逼成了興趣。因為沒有在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中進行選擇,因此是福是禍一時還難以判斷。

家長沒有和孩子一起發現和培養專業興趣,結果就像一份調查所說,國內高校中有近八成學子後悔選錯了專業。可能的原因:1、報志願時瞎報;2、不清楚喜歡什麼,判斷失誤;3、對專業理解有誤,選錯了;4、社會熱點轉換,四年後專業冷落了;5、沒考上想上的專業。幸虧工作後沒多少人從事所學專業。但學非所用的原因,不排除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學非所興。說到底還是浪費了不少時間。也許很多孩子的確到高考時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裏,家長至少要幫助孩子找一找哪些是他所比較擅長的領域,同時哪些專業又是未來社會比較需要的,在二者之間尋找交集。

發現孩子身上的潛能,和孩子一起發現和分析、解決問題、尋找答案,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這些,比多考幾分、幾十分重要非常多。我們給孩子選學校的經驗是:小學就近,保證休息睡眠;初高中學風好,和孩子自身匹配。不求最好,但求匹配。不匹配的話,再好的學校也是白搭,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讓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和進取心。那樣得不償失。很多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非名校不上的,高考時一塌糊塗的大有人在。

有主見的孩子未來才會有自由。我自己也是這麼走過來的。有網友說:「你活得很有自己的主見,這種狀態很好。」我答曰:「對自己還比較滿意。各方面都比較自由。心靈上,思想上,時間上,經濟上。都還不錯。」「我發現你主要是自學,並有一套方法論。以理性見長。」「是的,但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顛來倒去把一個問題想清楚。把整個過程摸透。不重視結論,但注重過程和方法。」

此外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們的學校教育都是愛祖國愛人民,不是不對,但方向和路徑反了,大而無當,讓人無從下手。我們的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然後才能對社會、對國家負責。回到古聖先賢說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境界中去。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責任編輯: 李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914/44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