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政改敏感時刻 官媒鴻文炮轟李嘉誠大陸囤地致富

257

 

香港政改引發局勢風雨飄搖之際,在江澤民時代與大陸高層關係融洽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再次遭到大陸傳媒抨擊違法囤地。官媒人民網轉載中國經濟周刊一篇長達3500字的特別報導,標題就是《李嘉誠家族大陸囤地致富:長江實業29項目9年只完工1/3》,內容引述分析指李嘉誠「較早拿地,然後緩慢分期開發,坐等土地升值,是長江實業長期保持高收益、高增長的商業戰術,但這也令李嘉誠家族長期受到『囤地』的詬病」。

早前新京報亦有報導指李嘉誠旗下公司在大陸多個城市涉嫌違法囤地,但地方政府又礙於李嘉誠權重財厚而不敢拂逆。中國經濟周刊這次再重提李氏囤地,比上一次火藥味更濃,而目前又處於香港政改敏感時刻,難免讓人有所聯想。李嘉誠雖兩次重申香港在政制發展方面「一定要往前走,不要原地踏步」,但相對於其他建制派,他的語調仍屬溫和,似乎未能達到中央的要求。

人民網轉載中國經濟周刊的文章指出,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最近發佈業績,上半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均增長59%,但大陸房企業績卻持續低迷,包括萬科、龍虎地產等龍頭房企的上半年淨利潤增幅均低於長江實業。

文章反問:「那麼,長江實業2014年上半年多項指標逆市大漲的原因是什麼?」文章引述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囤地是箇中玄機。

中國房地產學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長江實業進入大陸進行地產開發的一個顯着特點,就是通過分期緩慢開發、變相囤地,坐享土地升值。

湘財證券地產研究員張化東曾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認為,長江實業的土地儲備主要集中於大陸,這些地塊中絕大部分是在2007年以前取得的。由於拿地時間較長,中間採取「囤地」手段,其土地儲備均價處於較低水平,這樣就保證了將地塊的價值充分挖掘,從而實現項目利潤最大化。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分期開發正是長江實業慣用的變相「囤地」手法。

文章引用長江實業2012年、2013年年報顯示,位於北京中央別墅區的譽天下項目為長江實業的銷售業績作出了一定貢獻。但該周刊記者發現,這個譽天下項目從1993年參與開發算起,到預計最後的完工時間2018年,開發時間長達25年,相當於1/4個世紀。

文章又說,譽天下僅僅是長江實業被外界質疑的「先囤地坐等升值,再相機開發入市」策略的冰山一角。周刊又舉位於廣東東莞的海逸豪庭項目為例,指該地塊竣工時間一再調整,從最初的2001年一度拖至2017年,截至目前,該項目的開發面積只有三分之一。

周刊的報導又提到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囤地發財的事例。文章指,盈科是李澤楷旗下的公司。朝陽區工體北路4號地塊於2006年1月23日被盈科以5.1億元人民幣拍得,北京啟夏為盈科的子公司,負責開發該項目。拿到這一地塊之後,盈科遲遲沒有動工。直到2009年8月底,盈科以8億元將北京啟夏及其所有地塊轉讓給了瑞安建業,淨賺數億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903/43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