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一名敢言的俄羅斯歷史教授因為批評普京吞併克里米亞遭到解僱。這起知名教授因言獲罪事件在俄羅斯引起轟動。這位教授認為,俄羅斯正在走當年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道路,普京正帶領俄羅斯從事及其可怕的冒險行動。
俄教授指俄羅斯沖走納粹路而遭解僱
*普京領導俄羅斯走當年德國之路?*
俄羅斯著名歷史教授祖博夫因為站出來公開批評普京吞併克里米亞幾天前遭到解僱。祖博夫3月1日在俄羅斯主要大報公報上撰文,把今天的形勢和俄羅斯國內氣氛與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時做了比較分析。他特別警告俄羅斯對鄰國烏克蘭侵略將造成嚴重後果。
祖博夫說,當年的希特拉同樣以政治強人面目出現,沒流一滴血,未發一槍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蘇台德區,一切都看起來是那樣的輝煌燦爛。但僅過了6年之後,納粹德國就被征服摧毀。德國的百萬兒子喪生,它的百萬女兒受到蹂躪,德國的城市被夷為平地,德國幾個世紀積攢起來的文化財富更化為灰燼。
祖博夫認為,歷史在重演。俄羅斯當局並未考慮吞併克里米亞所帶來的所有風險和後果,普京正帶領俄羅斯走上一條十分可怕的冒險道路。
*歷史在重演*
祖博夫還對一家俄羅斯電台表示,希特拉也曾受到民眾狂熱支持。維也納市民當年不停呼喊希特拉的震天響聲甚至使鴿子都不敢在市中心落腳。
祖博夫稍後在俄羅斯知識界召開的一次抗議吞併克里米亞的討論會上發言說,世界已經歷過兩次造成千百萬人喪生的世界大戰。但曾引爆兩次世界大戰的那種音樂今天又重新開始演奏。而更可怕的是,演奏這種音樂的是二戰的戰勝國俄羅斯。祖博夫說,二次大戰使2千7百萬蘇聯人喪生。一次大戰導致布爾什維克發動政變奪權,改變了俄羅斯的自然歷史進程。
祖博夫還認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違反了蘇聯,俄羅斯簽訂的國際協議,這使世界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分析被解僱:並非重返蘇聯俄走另一種專制道路*
3月18日莫斯科紅場的慶祝集會中,許多人手舉印有普京頭像的旗幟。(美國之音白樺)在分析他自己被解僱時,祖博夫認為,這起事件並非意味着俄羅斯重返蘇聯時代,而是俄羅斯開始走上另一種類型,不帶有蘇聯意識形態的極權專制道路。
祖博夫:「這並不說明俄羅斯在重返蘇聯的那種共產黨極權模式,俄羅斯其實到更象當年的法西斯意大利。比如俄羅斯現在仍然允許有私有制,有大型的私營財團。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極權統治及其強硬,另外就是對媒體的嚴格控制。另一點同共產黨不同的是,執政當局現在同教會結成同盟。」
62歲的祖博夫除了在歷史領域發表很多著述外,他還在宗教,特別是東正教文化方面有許多研究成果。
*校方:故意違背教師規則在校內引起不滿*
被解僱前,祖博夫20多年來一直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執教。這所俄羅斯頂尖大學發表聲明說,祖博夫不顧警告,在烏克蘭問題上多次公開發表的言論違背了俄羅斯官方外交立場。而作為俄羅斯外交部下屬的高等學府,祖博夫的言論在校內引起不滿,更讓人無法理解。祖博夫不負責任批評國家的言論影響了學校的教學工作。
校方還表示,祖博夫知道他的合同在今年夏季期滿後不會續簽,因此他故意多次違反學校章程,以及作為外交部下屬大學的教師本應遵守的一些規則。因此學校根據有關法律和規定,終止了合同。
*解僱事件引發抗議*
祖博夫被解僱引起很大轟動。他的一名大學同事辭職表達抗議。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許多學生也表達了對祖博夫的支持。幾十名校友星期六在學校大門前舉行了抗議解僱祖博夫的示威。數千人還在網上簽名表達對祖博夫的支持。
俄羅斯總統下屬的人權事務委員會的一批成員發表聲明,譴責解僱祖博夫。聲明說,學校的舉動違反了俄羅斯憲法。
著名學者馬拉申科撰文說,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直到不久前還容許學者們發表不同觀點。但祖博夫現在因言獲罪,這將影響學校的學術自由氣氛,同時破壞學校的形象。
*支持解僱:叛徒言論第五縱隊搞破壞*
但也有一些人支持解僱祖博夫。一名示威者星期六在莫斯科國家關係學院門前表示,祖博夫的言論如同叛徒,象是普京最近所說的是「第五縱隊」在俄羅斯從事破壞活動。
*校長壓力大蘇聯時代情況更糟*
祖博夫說,校方其實並不想解僱他,但校長無法頂住上面施加的巨大壓力。祖博夫說,他心情很好,正同律師商量準備把學校告上法院恢復他的教職。
上個世紀70年代畢業於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祖博夫承認,被解僱的事件如果發生在蘇聯時代,情況可能更糟。
祖博夫:「你現在還有希望能找到工作。但在蘇聯時代,如果你因為批評政府而被解僱,那樣的話,沒有任何單位敢僱傭你。你將面臨貧困,你的生計可能都成問題,最好的狀況可能是當清潔工,或是裝卸工。」
*更多聲音把俄同納粹相提並論*
祖博夫不是唯一一個把今天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同納粹法西斯相提並論的學者。一個多月前,俄羅斯著名劇作家和作家申德羅維奇也曾發表文章說,這次索契冬奧會非常象二戰前希特拉德國舉辦的那次柏林奧運會。申德羅維奇的文章和他本人同樣受到許多親政府人士的激烈批評。
政論家米爾施泰因最近發表文章說,同今天的俄羅斯相似,納粹德國當年也容不下不同的聲音和觀點,這造成許多知識界人士移民國外。他舉例說,當年的32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29人離開納粹德國到海外定居。
祖博夫說,他雖然已獲得幾所外國大學的邀請,但他認為自己是愛國者,他希望能留在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