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京城是個「毒氣罐」 跑步6小時「肺」變黑

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海戰,兩國907人戰死;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摧毀新奧爾良,1,833人慘死;時至2012年,因暴露在北京的PM2.5污染物顆粒中而死亡的市民竟高達2,589人!連前衞生部部長陳竺都承認,空氣污染導致大陸每年有50萬人早死!究竟甚麼是PM2.5,與霧霾又是怎樣的關係?踏入2014年,大陸霧霾仍揮之不去,記者近日親赴神州追「霾」,從今日起一連三日為讀者拆解十面「霾」伏背後的死亡真相。

鍾峪早前到天安門廣場作空氣測試,發現污染嚴重。綠色和平提供照片

「冷靜點,深吸一口氣,然後呼出。」如果在北京這麼做,你等於是加速自殺!

京城名媛洪晃形容當下的北京城是個「毒氣罐」,環保人士鍾峪的親身經歷更能證實這一點。

酷愛跑步的她背着一台俗稱「機器肺」的PM2.5採集樣本機器,在北京跑完了全程馬拉松,「如果空氣不好,那跑步對我究竟是健康還是不健康?」這是她實驗的初衷。

結果令她極為震驚:「機器肺」會以每小時4升的速度(與正常人類呼吸相同)呼吸,並將吸入的PM2.5顆粒採集到膜片上。6小時7分鐘跑完全程後,她瀕臨崩潰地發現,自己吸取了5,605微克的污染顆粒,設備內的白色濾膜已變得黃黃黑黑。

霧霾殺人多於戰爭風災

更令人感絕望的是,機器肺只是模擬靜止狀態下的呼吸,但人在運動時的吸氣量是安靜時的10至16倍。鍾峪查過資料後確定,即使家中裝滿空氣淨化機,但只要活在北京,她每年就不得不吸入8,000毫克的PM2.5顆粒,其中約一半都將沉積在肺中。

北京周邊無數巨大的煙囪、市內密密麻麻汽車排氣管,為這個城市不斷地製造着充滿殺意的PM2.5顆粒,去年平均濃度達到89.5微克/立方米,是國際最低標準35微克的2.56倍。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生活在35微克以上的環境中,死亡危險將劇增15%。這就是北京PM2.5的殘忍真相。

鍾峪展示機器肺採集到的樣本,明顯可見白色濾膜變得得黃黃黑黑。

霧霾蔽日,煙霞中的廣州不似仙境,反像是一座鬼城。

當飄浮空中的顆粒越來越多,便有機會形成「霾」。按去年1月的平均污染指數推算,如今京城上空1,000米範圍內那堆散發刺鼻氣味、土灰或橙黃色的污染物質,總重量5,042.4噸,相當於420輛九巴的雙層巴士。霧霾像一堵牆般阻擋了城市中的光源,北京前十個月街燈被迫提前開啟149次、延後關閉132次,為黑夜中的城市照明。當能見度下降到3米以下,北京超過46.4萬個監察鏡頭將全部失靈。政府甚至要求一個軍事團隊研究方法,防止霧霾天內的恐怖襲擊。事實上,去年天安門金水橋的恐怖襲擊,正是發生在北京掛上霧霾警報的10月28日。

PM2.5和霧霾並非北京獨有,去年大陸平均污染日數達到189天,霧霾日數佔29.9天,至少是半個世紀內的最高值。從東北到江南,從上海西安,幾乎全國都被霧霾攻陷。一到冬季取暖,燃煤大量增加,污染便會加劇。去年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兩次霧霾天氣,便是出現在1月和12月。同時除4月和8月外,全國都受霧霾天氣影響。當局今年正式將霧霾列為自然災害,說明情況已極不樂觀。

在霧霾中緩慢地迎來死亡,似是個不可避免的過程。「PM2.5跟吸煙一樣,沒有人能告訴你吸幾支香煙就會得癌症。」鍾峪感慨道。其他一切都有特供,只有呼吸的空氣,是眾生平等。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後,她在去年8月選擇了回到雲南,這是個沒選擇下的選擇。但,雲南也有霧霾。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21/36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