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房地產還有幾年的壽命?牛刀PK王健林

 牛刀:中國房地產還有幾年的壽命?

 王健林給中國房地產算命,原話是:「還能發展多少年呢?我自己判斷,高速成長的時期就是10年左右,可能還維持一個勻速的這麼一個平衡發展的階段,我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

他這個夢做得很美妙。同樣這幾年我也在給中國房地產D在算賬,他們還有幾年的壽命呢?答案是3到5年,取決於前三年中國人民的覺醒。如果人民依然奴性很重,頂多能撐五年;如果人民覺醒的早,3年後房地產徹底崩盤。

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完全是資金在炒作,沒有什麼需求,只是投機性需求。這是其一;其二,中國本輪房價炒作來源於兩股突然爆發出來的資金的炒作,一股是央行濫發基礎貨幣4萬億和13萬億無抵押貸款,推動了房價泡沫的泛濫;二股是美聯儲實行兩期量化寬鬆,釋放了1.2萬億美元直奔中國,通過影子銀行和民間高利貸起碼增大3倍的槓桿效應釋放到中國民間,主要進入樓市。除了這兩股資金,還有我們的貨幣機制的巨大缺陷,導致中國央行一直以美元為錨,以外匯占款的名義發行了數額巨大基礎貨幣,大約影響60萬億信貸資金。這是在美元貶值周期發生的事,這麼多巨額的流動性衝擊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再加上我們固守殭屍匯率,還有外貿出口數據造假的套利,無數資金在中國覓食。

現在,情況發生逆轉。從2011年12月開始,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從全球撤回製造業,原計劃是2012年撤回39%,2013年撤回70%,2014年撤回100%,到今天為止,包括摩托羅拉、惠普和通用汽車在內的美國製造業在中國已經全部撤出。這就意味着,大量的美元將會全部撤出中國,或者叫做資金逃出中國。

中國房價泡沫是以資金推動起來的。對於中國本土來說,貨幣貶值催生的資產泡沫,根據國際金融學上講,這種資產價格泡沫漲幅永遠不能跑過貨幣貶值,一旦跑過,那麼,說明央行在印鈔給外資。用通俗語言講,那就是國際資本在這個條件下會絞殺這個國家的資產價格泡沫,洗劫這個國家國民的財富。目前,黃金泡沫開始破滅,最後跌破1000美元後,直接洗劫中國國民的財富超過4萬億。從2014年開始,國際資本將會直接絞殺中國房價泡沫,洗劫中國樓市的國民資本。這是因為,美國製造業全部撤完,美聯儲開始減債。

這個和當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又有什麼兩樣?

這個且不說,2015年美國經濟完全形成一輪新的繁榮,美國國力大增,所謂美國債務即將面臨重置,而真正的債務重置是2016年,在這之前,美元以自己的實力在全球實行去泡沫化,以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為美國的國際市場開拓新的空間,中國的外貿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中國所謂的外匯占款將會蕩然無存,中國央行連印鈔的理由都無法找到,因為印鈔必然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更大的貶值,前蘇聯的悲劇就是只顧印鈔最後引發盧布大跌,發生社會動盪,才徹底解體的。

這種國際環境,以中國這麼龐大的開發總量,還能支撐下去?答案已經很明確。在寫作《債務海嘯》,我的初步推算,在2016年中國開發商將有1萬億美元以上的借款或者信託產品和其他外資債務到期,和政府債務一起將會轉化為國家債務,總體量不會少於五萬億美元,中國央行就是消耗完全部外匯儲備,也不足以償還當年的債務,這和上世紀80年代的墨西哥一樣,只得宣佈國家破產。可惜的是,這兩萬多字的篇幅被無情的刪除,否則,不予出版。

中國這種出口導向和投資拉動模式,將會徹底破產。房地產業受災最重,其次是出口企業。還記得2008年華南五虎恆大、富力、珠江、合生創展、碧桂園嗎?全部面臨倒閉,最後,硬是被印鈔送上首富的位置。這種極權主義經濟,還能繼續嗎?即使能,也逃不過這一劫。


 

王健林:再過十五二十年中國樓市就倒了

東方網2013-12-0809:09:00
 
核心提示:王健林判斷,樓市可能還維持一個勻速的這麼一個平衡發展的階段,我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

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一場「與首富對話」私享會。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總是對國家大的趨勢節點把握這麼准,老是踩着這個點。這不是蒙的,這來自於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和轉型的動力。」王健林在開場時說。

在私享會中,王健林講述了萬達的四次轉型發展歷程:從一個區域的品牌變成全國性的品牌,從幾十億的公司變成百億級的公司,這是第一次轉型;從住宅房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是第二次轉型,這次轉型使得企業文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企業口號由「老實做人,經營做事」變成了「貢獻財富,貢獻社會」;向文化旅遊轉型是第三次轉型;第四次轉型是從一個中國的大型企業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轉型,向跨國企業轉型。其中前兩次轉型已完成,第三次正在進行當中,第四次轉型才剛剛開始。

「我用萬達四次轉型的發展歷史告訴大家,你的企業真正想成為一個大型企業,或者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不能滿足於現狀。要創新,敢於創新,持續不斷的創新。這四次轉型,就是四次大的創新,小的創新,技術層面的創新也是可以的。」王健林指出,正是由於這種不怕折騰,持續折騰的勁頭,才使得這個企業保持一種持續的核心競爭力,萬達才有現在的速度和規模。

以下為「與首富對話」私享會精彩觀點實錄:

兩次轉型造就商業地產之王

王健林:因為時間只一個小時,所以正好我也嗓子不太好,我30分鐘簡單的演講,30分鐘做互動,歡迎大家來提問。我想結合年會主題,現在講短訊升級,講市場力量。我簡單講一下萬達的四次轉型。

現在很多人問我,萬達為什麼發展那麼快,我們連續6年保持35%以上的環比遞增,去年經濟下滑這麼嚴重,我們依然34.8%,今年應該也在35%左右。原來我擔心,過了一千億會不會速度下來,現在保持這個速度。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總是對國家大的趨勢節點把握這麼准,老是踩這個點。這不是蒙的,這來自於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和轉型的動力。

萬達發展到今天有4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我們從一個區域公司,大連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的公司,那是在1993年,我們88年成立以後,前幾年發展還是非常快的,我記得在92年的時候,我們收入就已接近20億了,占那個時候大連房地產市場份額四分之一左右,已經很大了。

為什麼我們那時候想要去跨區域發展?就是一個追求,想把企業規模做大。一個城市最多就幾十億市場份額,再發展就是100億,200億,你佔一半企業也是很小的。出於這個追求,我們93年跨區域,成為中國第一家跨區域發展的行業企業,那時候沒有這個概念。

我到廣州去,說要做一個項目,跟人家談好了,我就去註冊公司,到工商局不給註冊,你是東北公司,怎麼可以到這裏註冊,不可以,必須企業註冊當地,跨區域沒這個先例,還不能註冊。

一般人是不是就縮回去了?沒有。我們找當時的一個華僑房地產公司,談好,每年給你100幾十萬,給我註冊一個賬戶,叫第幾分公司,但是由我來管理,風險責任由我來承擔,就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了。

因為那次轉型,儘管沒有取得很大的成績,賺錢不是太多,但是為什麼去廣東呢?那時候廣東是房地產的高地,而且全國的形勢,財富,都往廣東集中。這是我們第一次轉型,踏出這一步,但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緊接着我們開始逐漸逐漸,從97年開始大規模的跨區域發展,到今天接近100個,成為全國跨區域發展最多的一個企業,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轉型。

這次轉型帶來的結果,就是從一個區域的品牌變成全國性的品牌,從幾十億公司,變成百億級的公司,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的轉型。而且這種連鎖經營,給企業文化帶來的變化,那是不可估量的。你一個公司怎麼管理,很容易,就幾十個人,一百多個人,變成幾十個城市的公司怎麼管理?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信息手段這麼發達,給我們管控提出了很大的難題。

但是就是這種要把企業規模做大這種決心,這次轉型獲得基本成功。

 

我們第二次轉型,就是從住宅房地產裝向商業地產,這是始於2000年。這個轉型的動力來自於非常原始,非常單純的,就是我們在這之前我們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是肝病,一個是癌症,花了公司300多萬,一個100多萬,一個200萬,那個年代沒有保證的,民營企業沒任何社會保障,有錢就報銷,沒錢就等死。90年代,私營企業不像現在,社會地位不像現在。

考慮到兩個都是我們的老員工,我們儘管財力不像現在這樣,有什麼藥就用什麼藥,延續了他們幾年的生命。我們公司員工也不多,幾千人而已,如果我們一旦發展幾萬人,一旦我們企業步入了中年,我們員工步入到老年,如果每個人都得這樣的病,每個人退休了以後工資怎麼發呢?上哪這麼穩定的現金流呢?覺得房地產不靠譜。所以我們自己反覆討論三天,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就是向不動產轉型,我們覺得不動產建完以後,它的資產是在不斷升值的,今年建完了值一個億,過了5年就值兩個億。還有它有穩定現金流。分析來分析去,我們決定向商業地產轉型。

這次轉型過程是非常艱苦的。我們被當了222次被告,我們在瀋陽建了一個店,實在經營不下去,又拆了重建,付出代價9億多,10億左右。人不是神,都是在摸索當中前進的。但正因為這種執着,最初的這種堅定的信念的推動,我們現在商業地產可說轉型成功了。什麼標誌呢?

第一,從規模上現在全球第二,到明年四季度,我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公司。按照現在的速度,不再增加,就是保持現在勻速,每年500萬平方米竣工這種規模的話,2020年我們可以大概達到55000萬平以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不動產是很大的行業,它佔了全球資金總量大概10%以上,規模很大。這個行業里做全球第一,應該說是轉型成功了,這是我們第二次轉型。

這次轉型成功帶來的變化,就是企業的文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口號,我們企業文化,一直是兩句話,8個字。最早我提出來的口號,88年,89年初提出的口號:老實做人,精明做事,那個時候都是市場經濟騙子很多,也沒有什麼規矩,什麼都可以來,監管也少。當時我想我們企業起碼正規一點,給自己提口號,老老實實做人,我們90年代中期提的口號是「貢獻財富,貢獻社會」。2005年左右,我們有了一定的規模,模式也走出來了,我們提出國際萬達百年企業,就是把企業做長久,做長壽企業的想法,這也帶來了我們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場,就是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使萬達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超速的發展。現在連續6年保持35%,這就是商業模式帶來的。這個模式至少10年,20年,還可以保持相當的核心競爭力。

居安思危進軍旅遊文化

第三次轉型,就是我們向文化旅遊轉型,我們始於2006年,當時企業決定進度,2008年決定旅遊行業,做旅遊度假區。為什麼我們做得風聲水起,而且利潤很好,現金流好,我們要提出向文化旅遊轉型呢?這是源於在發展當中對這個行業做的系統分析。

我們看到一個什麼現象,你看我們分析了差不多10個國家歷史,美國,英國,法國等等像這些發達國家,房地產產業成熟期基本上都是50年,就是大規模的發展,供不應求,供需兩旺逐漸走向萎縮,行業還有,但是規模下來了,工業人員下來了,基本上就是半個世紀,好一點5、60年,差一點40年,這是一個規矩。

中國真正的房地產市場就是20年,真正改革是1998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改革,才有真正的市場。那時候有分配房,還有商品房,1998年以後就沒有了,也就是15年,20年。

還能發展多少年呢?我判斷,高速成長的時期就是10年左右,可能還維持一個勻速的這麼一個平衡發展的階段,我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全國人75%變成市民,農民大概只有20%左右,這個時候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我們中國的工業化也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房地產市場一定規模就下來,大幅度衰減,不會像現在幾千萬從業人員,不會的,可能全國幾百萬人,甚至再少點,100萬人可能就夠了。不像現在這麼多的房地產企業,幾百家就夠了。

因為這個行業不是一個萬歲行業,不動產也是一樣的,不動產雖然建完以後可以維持幾百年,建完以後可以重建,成本也很低,還可以接着搞,但是你的發展規模不像現在一年竣工500萬,明年可竣工600萬,這個規模是找不到的。美國前5家的不動產公司每一年都在衰減,人口流動,180萬人變成170萬人,有的50萬變成20萬,往更舒適的地方去流動,很多購物公司就長期虧損,關掉,他們處於逐漸關店的過程中。

出於這種分析,要想企業追求更加長遠,當然每個企業追求是不一樣的,你賺幾個億瀟灑,就不是這種想法了。但是我們是想成為更長遠,更長壽的企業,我們想找一個更穩定的模式,我們覺得找來找去做文化和旅遊,其實文化旅遊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做萬達文化旅遊城,就是文化旅遊做核心,也攙和着一些商業進去,比如我們開業的度假區都是這個模式向文化旅遊在轉型。

文化旅遊就是長壽行業了,一個故宮600多年,一個長城千年以上。我開玩笑,文化和旅遊資源被佔領上,至少幾百年,開個玩笑現在故宮長城是哪個企業自己的,你還愁嗎?現在是國家重點景點,漲價要國家文物局,旅遊局兩個部門,40塊錢門票十幾年不能調整,因為它具有社會公益的功能。如果是企業,現在早漲到400塊錢了,你這種資源獨有嘛。就像我們長白山佔了,以後再批這種大型的滑雪場很難。

還有我們逐漸在一些知名景點周邊,現在沒有這種模式出現,政府很歡迎,一些開發區,一些度假區做完了,他歡迎你去投資。一旦有這種模式出來,第二家,第三家就不一定再有這個機會了。

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文化和旅遊口碑,品牌傳統力最強。最好的品牌營銷是旅遊平台。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傳承幾百年,人們都要去,一個最好的品牌營銷就是旅遊景點。

所以我們第三次轉型,現在叫進行時,還沒完成。雖然有兩個產品已經開業,但是大家還沒有看到我們真正的文化產業的創新產品。什麼時候出現呢?明年4年度,我們萬達集我們智慧,集大成的產品,2014年四季度會在武漢推出來,一個是大型舞台劇,不是傳統那種靠人力,做人體極限,翻多少個跟頭,做多高難動作,不是,主要靠特種設備,靠電腦的變化產生的效果。

還有我們自己創新的一個產品,叫做電影娛樂科技效果,就是高科技的設備,就是電影3D技術的出現產生的這種產品,美國最早有這種模式。但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完全創新了,給我們創造這幾個產品的設計者還是美國幾個大師,但是完全根據我們的創意來創作的。比如做了很好玩兒的東西,比如3D的影像設備,再加上過山車,你坐在車上一走,都是立體形象。我們做了一個活動叫西遊鬥魔,它的兩側全部是立體的這種人物形象,軌道車走到哪一段,西遊記里的魔鬼就出來,你拿着手上的武器,就可以射妖魔鬼怪。它也有能力反擊你,這個形象一出現以後,你兩秒鐘沒把他射掉,他的武器就出來了,車上4個人,誰射到你就完了,你的武器就射不出去了。如果你運氣不好,上來第二仗就被它滅掉,你這個錢就白花了,人家在山上打槍你打不着。這是完全創新的,花了5年多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算上明年就6年了。這些東西的出現,我相信對中國的文化產業是革命性的東西。這個在進行時。

這個轉型給萬達帶來的,我覺得不僅是生意上的,現金流獲得好收益,更主要是文化品牌的樹立。我們正在和國外兩個公司談,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輸出,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有一個結果。

我們的想法,我們用知識產權,而且在世界上沒有出現的,像迪斯尼,就是做一個主題公園,各種各樣的過山車,我們現在有主題公園,有我們創新中國故事的電影樂園,還有萬達裏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兒的東西,我們叫萬達夢,裏面有水公園,兒童樂園,我們正在創作一個產品,叫室內的兒童樂園,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開業出來,大概會在青島,大概在16年會第一個開出來,全世界第一個室內兒童樂園,就是以兒童的職業體驗、互動為主題的一種遊樂,高科技的東西。比如一個消防車,這個消防車很慢的,是在軌道上跑的,小孩上去開消防車,然後就跑,旁邊火就起來了,水泡是固定的,小孩去滅火很好玩兒的,還有很多這樣的兒童樂園的東西。

我們的決心目標很大,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像迪斯尼一樣做成中國的品牌推向全世界,國人兩三年以後會很快認識,對世界來講可能需要時間,10年、20年,可能才能豎起起這個品牌。

 

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

第四個轉型,是我們向跨國企業轉型,從一個中國的大型企業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轉型。兩年前併購美國的電影院線,併購英國的遊艇,在英國投資酒店,包括每年都有我們自己有計劃的併購。這種轉型,當然參照系不能都跟我們相比,可能沒到那個規模,不一定有這個追求,我們到了這個規模,也有26年的歷史,我們希望成為百年企業,我們希望為中國企業爭光,樹立國際性品牌,所以我們想成為一個跨國企業,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按照我們現在每年環比35%,我們從2015年以後,我們假設速度降到15%,速度降低一半,每年保持15%,2020年大概資產可能會接近一萬億,收入至少會超過6000億。這時候這個企業僅僅是一個中國的本土企業,這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那時候希望給自己定的目標,至少20%的收入來自海外,實際上應該是30,按照國際跨國企業定律是30%來自海外,才真正成為跨國企業,但是我們不敢提那麼高的目標,因為摸着石頭過河嘛,所以我們希望那個時候至少20%,以後逐漸逐漸成長起來,可能更高的比重來自海外。

現在企業文化已經有了一點變化,我們公司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國人,特別我們的文化集團,特別我們的文化旅遊院,特別我們的投資部門,我們很多部門都是相當部分是老外,各種語言,各種地區的民族,這種交流,對文化是有啟迪作用的,第四次轉型萬達才剛剛開始,這四次轉型,前兩次已經成功第三次正在進行當中,第四次轉型才剛剛開始。

正是由於我們這種不怕折騰,持續折騰這種勁頭,才使得這個企業保持一種持續的核心競爭力,萬達才有現在的速度和規模。我用萬達四次轉型的發展歷史告訴大家,你的企業真正想成為一個大型企業,或者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不能滿足於現狀。第一要創新,敢於創新,持續不斷的創新。這四次轉型,就是四次大的創新,小的創新,技術層面的創新也可以的。

我始終在講,商業模式的創新要源於它的作用和產生的效益,遠遠大於基礎層面,管理層面的創新,商業模式轉變了,產生的威力大得不得了。所以說就是要不斷的創新,同時在創新當中要提煉核心競爭力,不是新就是好,新還要適度,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東西。

我就用簡短的時間,用萬達的發展歷程,來簡單解釋萬達為什麼發展這麼快,也發展得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四次轉型的結果,和持續創新的結果。時間關係我就先講到這裏,謝謝。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209/35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