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食文化里的審美精神 「神仙飯」

武夷山胡麻飯

中國文化里的審美精神,往往在食物和食具里體現出來。簡簡單單一道菜,中國人有奇多的說道,這個已不是新鮮話題。常常在食物里也有身份的象徵,比如《西遊記》第二十一回「蒼頭獻茶,茶罷,捧出幾碗胡麻飯」,胡麻飯其實就是芝麻飯,胡麻飯常為道教人士所看重,逐成為仙家佳品。這裏的「捧出幾碗胡麻飯」,含義其實是說明孫悟空一行遇到的是仙人。果然,那一家莊院,是護法伽藍點化的。

胡麻飯俗稱「麻糍」,是將上好的糯米經水浸透後蒸熟,搗爛後揉成小團,再拌上芝麻、白糖等,即可食用,味道香甜。據傳常為神仙待客所用,故有稱為「神仙飯」,是武夷山歷史最為久遠的傳統風味小吃。

胡麻即芝麻,又叫油痲,籽有黑白二種,均可榨油,俗稱芝麻油或香油。《博物志》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種子,故稱胡麻。在新煮熟的飯內和上香油,叫胡麻飯。

相傳東漢永平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食以胡麻飯。留半年,迨還鄉,子孫已歷七世。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及《太平廣記》卷六一引《神仙記》。後因以「胡麻飯」表示仙人的食物。唐姚合《過張雲峰院宿》詩:「不吃胡麻飯,杯中自得仙。」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見一盃胡麻飯緑波浮動。」清顧列星《臨江仙》詞:「玉杵蘅蕪空付夢,胡麻飯好誰貽。」郁達夫《題寧海乾人俊<天台游草>》詩:「欠缺胡麻飯一杯,每因流水想天台。」

胡麻飯是以武夷山特產上等糯米為主料,經過淘洗泡蒸煮後,再倒入石臼,用木杵打搗成糊狀,並用木槌打爛,打酥,然後捏成銅板大小的片團,最後粘上黑芝麻末和白砂糖而成的食品。

其味道果真是細膩滑爽,色彩黑白分明,既香甜又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108/34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