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黨媒 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曝光:金融完全市場化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上海自貿區」)漸行漸近之際,其改革初步「路線圖」開始浮出水面。

  據《第一財經日報》從權威渠道獲得的消息,在上海報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設計中,重點提到要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而這些改革內容在自貿區內將會更加市場化或者說完全市場化。被冠之以「中國」二字的上海自貿區,其肩負的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要使命。

  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對本報記者說:「咬文嚼字去理解上海自貿區的話,重點之一它是中國的,將來括號里的城市也可能會出現其他的名字;其次是它的試驗性,所謂試驗,它的改革首先就是大膽的,而且我們這一次注重試驗結果。」

  「如果上海自貿區裏面的改革試驗成功了,那麼這種經驗是全國目前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具有推廣意義。這就是李克強總理所說的『要政策還是要改革』的含義吧,在這裏並非享受優惠政策,而是要積極探索改革。」一位接受本報採訪的知名經濟學家如此解讀。

  金融改革大方向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自貿區建立後,將會推動一系列的金融體制改革,其中主要包括貨幣可自由兌換、利率和匯率市場化、跨境融資自由化等。

  本報曾於9月6日發文《上海自貿區蹚進金改深水區人民幣資本項可兌換踏上「最後一公里」》報道了上海自貿區將加快金融制度創新。這中間的內容可能將會涉及以下幾方面: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在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在區內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對於已經開啟的人民幣跨境使用,在自貿區將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的先行先試;對人們非常關注的金融改革中的匯率市場化改革,自貿區將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並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同時,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的自由化;對於外債管理,將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在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推動下,建立起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除此之外,上海自貿區還將增強金融服務功能,並有可能包含以下幾點:金融服務業要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並且支持在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允許金融市場在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對於一向禁止境外企業參與的商品期貨市場也將放開,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在這些改革的推動下,將會產生一系列金融市場的創新產品,在這方面也將會被鼓勵;支持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

  其實,在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不僅僅包括以上這些專屬於金融本身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對國際航運服務進行改革升級,這也與上海此前提出要建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相吻合。自貿區將會在促進航運服務方面積極發展航運金融,並發展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交易業務,這一切將與自貿區的金融改革相融合。

  對於國內年輕的融資租賃行業而言,自貿區無疑也是其獲得更快發展的理想空間。自貿區將可能允許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並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

  自貿區的實施細則目前還未正式出台,但是,它的設計方案帶給經濟發展的方向,人們似乎已經逐漸清晰。

  「現在外高橋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裏只有3家銀行的支行,未來成立自貿區後,可能會達到數十家。」一家本身在自貿區內設有支行的銀行管理人員對本報表示,一些銀行已經派出人員對這些區域進行考察,並對相關政策進行調研,未來在自貿區設立的銀行肯定會按自貿區的規則開展相關業務,無疑會更加國際化和市場化。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來自金融界的聲音似乎較為統一地認為,如果上述改革順利進行,可預見的是,多年後,上海自貿區將更像一個設在境內的離岸金融中心。

  投資領域擴大開放

  諸多關註上海自貿區的人士會把上海自貿區改革與1978年深圳改革相比,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那麼上海自貿區的設立是又一次以積極主動開放的戰略來推進國內經濟改革的舉措。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諸多改革任務和措施中,上海自貿區的投資領域開放有望進一步擴大。首先,作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具體而言,所涵蓋的服務業有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領域,那麼要改什麼呢?據相關人士透露,將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不過,在這方面的要求中,有一些重要行業仍被排除在外。

  其次,被人們此前多次提到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也有望在自貿區實施。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政策亮點就是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改革外商投資模式,把外商投資項目由核准制改為備案制。通過總結試點經驗,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同時,也會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開辦企業也實行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進而實現境外投資的便利化。同時,還將支持自貿區內各類投資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

  我國正處於成長為資本輸出大國的趨勢之中,所以相應的境內外投資服務體系建設亟待提高和完善,並且將朝着與國際接軌的方向邁進。

  貿易升級是主體

  所謂自貿區,貿易當然是主角。

  目前無論從貿易額還是貿易量來看,我國已經是國際上的貿易大國;但是並非貿易強國。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將是上海自貿區將要拉開的一幕大戲,配合貿易的轉型升級,其實也將帶動前述金融、投資等領域的進一步改革。

  本報記者獲悉,在自貿區或將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拓展專用賬戶的服務貿易跨境收付和融資功能,支持區內企業開展離岸業務。值得注意的是,還有望探索在區內設立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和資源配置平台,開展能源產品、基本工業原料和大宗農產品[-3.18%資金研報]的國際貿易;擴大完善期貨保稅交割試點,拓展倉單質押融資等功能。

  同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進一步發展也有望因自貿區的成立而破題。本報獲得的消息稱,自貿區將積極發揮外高橋港、洋山深水港、浦東空港國際樞紐港的聯動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發展制度和運作模式。積極發展航運金融、國際船舶運輸、國際船舶管理、國際航運經濟等產業。具體而言,將推動中轉集拼業務發展,允許中資公司擁有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試外貿進出口集裝箱在國內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間的沿海捎帶業務。支持浦東機場增加國際中轉貨運航班。充分發揮上海的區域優勢,利用中資「方便旗」船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戶登記。簡化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許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記制度。

  「在一切放開和升級的力量助推下,上海自貿區將以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為主,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加快提升我國在全球貿易價值鏈中的地位。」陳波對本報記者說。

  配套措施鬆綁

  所謂試驗區,通俗理解,就是在上海這個自由貿易區做試驗,如果成功的話,那麼,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可複製品,可將上海自貿區內的經驗或向全國推廣,讓整個中國經濟受益。上海自貿區的指導思想也非常明確,就是要讓上海自貿區堅持先行先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成為我國深耕亞太、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為推動上述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措施鬆綁將是必然的選擇,其實,這也與目前中國整體經濟改革的趨勢相適應。

  另有消息人士稱,上海自貿區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相關法制保障,加快形成符合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需要的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針對試點內容,一部分法律法規將會停止實施,上海可能會通過地方立法,建立與試點要求相適應的試驗區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上海自貿區還會營造相應的監管和稅收制度環境,在這方面,值得期待的是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配套的稅收政策將會實施,比如促進投資的稅收政策和促進貿易的稅收政策,據悉,對於融資租賃行業和稅收政策,可能就會有進口環節增值稅的減征措施。

  總之,這一切的改革已經在孕育,隨時會破繭而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第一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909/33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