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新「蟻族」苦撐尋夢:月入3000元不夠群租

近年來,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們,往往落戶群租屋,在狹小的空間內拼搏生活,被稱之為「大學生蟻族」。然而,記者近日在上海的多個大學生求職公寓採訪時發現,有不少已經找到工作的大學生,生活在更小的空間,他們戲稱自己是新「蟻族」。

滬上求職公寓多分佈在上海火車站、上海南站附近。記者昨晚來到石龍路上的一家求職公寓,與蝸居於此的畢業們共度一晚上,體驗了一回新「蟻族」的滋味。

求職公寓名為「尚姐」,也是一名大學生自主創業開辦的。建築物原本是座倉庫,到3樓變身公寓房了。中間一條長長的過道,兩側20餘間房,窗戶向着過道,沒有外窗。

無奈當「蟻族」

記者被安排進一間男生8人間,20平方米左右,四張床,上下鋪,一張桌子8個柜子,就是全部的家具。走進屋,這裏的老客人小李迎上來,他在此已居住了半年多,小李畢業於江蘇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來上海打拼兩年多,找過好幾份工作,「最早寄居在同學那裏,後來人家女朋友來了,只有搬家。」對於在上海找個棲身之所,小李很感慨,「群租屋也租不起啊,起碼1000多元,我的工資才不到3000元,每月生活費至少1500元,還得向農村的家裏寄錢,怎麼租啊?只有在這裏當新『蟻族』了。」

新「蟻族」是什麼概念?小李介紹說,在求職公寓,每人的私人空間不會超過3平方米;每個樓層,用於淋浴的裝置只有4個,而這裏住滿時多達200餘人,即使是錯時,洗澡也得排隊半個小時。說到這,小李用手指敲敲牆壁,「是木板隔的,隔音很差,旁邊房間有人起個身,都聽得見。」小李說:「但這裏便宜,每張鋪一天19元,剛畢業,吃點苦沒啥!」

採訪中,小李三句話不離自己的創業,不管是國家政策、創業信息、還是行業技術,他都能侃侃而談。他沒有談及蝸居的辛酸,反而認為是一種歷練,「就當體驗生活,創業都是要吃苦的。」其實,小李就要離開了,他找到了新工作,月薪5000元,包吃住。「公司的住宿情況肯定好一些,而且感覺上好像是自己的房子。」未來,小李準備回老家創業,避開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求職也艱辛

晚上10時,小項回來了,他是安徽人,但一開口卻帶着明顯的上海味道。原來他是上海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大三時就開始在民生銀行實習,期望着一年以後可以轉正,但是前不久他卻離開了銀行。「領導把我調到了電子管理部門,可我擅長的是交易鏈,既然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呆下去也沒前途。」小項的解釋露出些無奈。

用小項的話說,是他炒了老闆。這個決定看似很瀟灑,可結果卻是—他無力再負擔之前租着的小單間,一個月1200元的房租,對於已經失業的小項是近一個月的生活費,他意識到要找便宜的地方住了。前天起,小項住進了求職公寓,並交了一周的租金,「我已經陸續遞了幾份簡歷,但都不太合適。找到工作前,最起碼也要在這裏住上一兩個月吧。」

夢一點點幻滅

在求職公寓當新「蟻族」的還有許多女生,與男生相比,這么小的空間和環境對她們而言,更是一種考驗。小王在黑龍江某大學讀了四年的服裝設計專業,來上海前,她認為將來的日子就是做個典型的都市白領,上班、聚會、夜生活,但在四處打聽房子的過程中,小王的夢一點一點幻滅了—「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還是幾個人合租。」不得已,小王只能來到求職公寓,擠進8個人的房間,「一開始不適應,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感覺很壓抑,不過久了也就習慣了。」

熟悉了蝸居生活的小王穿梭於各家公司的面試。現在的她還是嚮往做個白領:租個小單間,下班後躺在沙發里,吹吹空調,看看電視。小王的夢想聽起來很簡單,但現實並不允許她有太多做夢的時間。「如果一兩個月搬不出去,我就打算回去了,待下去也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小王說:「媒體老說大學生收入要求高,可現實是,我們的要求一點也不高。在上海,若月收入3000元,外地人只能當這樣的新『蟻族』;到了5000元,才有資格搬進群租屋,至於買房,可能是個永遠的夢。」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新民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821/32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