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外媒:中共新常委是政治妥協的產物 顯示「各派平衡」

分析:十八大名單顯示「各派平衡」/ BBC

新的十八大中央委員會名單公佈。學者認為,新名單體現了各派的平衡結果。

中共十八大閉幕並選出205 名中央委員會委員,包括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李克強、副總理王歧山、張德江、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中聯辦主任彭清華等。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中心的張煒博士認為,新的名單體現了中共各派之間的平穩妥協結果。

他表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名單可以看出,除了薄熙來以外,17大產生的政治局委員中目前在67歲以下的基本都進了18大中央委員會。

王岐山

國務院主管經濟的副總理王岐山不僅名列中央委員會裏,他還在中央紀律委員會名單里。

張煒認為,這就基本擺明了王岐山在十八大中央政治局裏的地位。

他說,王岐山因此可以肯定會出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一職。

張煒說,過去類似的內定政治局委員無法獲選進入中央委員會有先例,比如中共十三大時的鄧力群等。

《華郵》:中共新常委是政治妥協的產物/ 張凡編譯

當地時間星期四早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一屆中共領導人將走入深紅色的主席台。他們不是通過辯論、選舉、或者其他制度產生的,而是前任領導人以及退休的黨內元老之間秘密交易的產物。

雖然中國號稱「全球第二大經濟」,但領導層權力交替過程缺乏透明度,反映出列寧式的僵硬體制,已經遠遠脫離了互聯網時代的民眾。

今年,一系列醜聞打破了中共虛假的團結形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薄熙來的倒台。他曾一度是政治局常委的候選人,然而頃刻之間,成為階下囚。

新一任政治局常委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民眾不滿的呼聲日益高漲,包括來自於中共內部的呼聲,要求新一輪改革,打開政府壟斷,以及官僚利益階層。

然而中共新的常委是政治妥協的產物,必須保護個人以及派系的利益,從而難以果斷地應對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

即便是胡錦濤在十八大的報告中也警告,政府官員的腐敗已經成為嚴重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會導致黨和政府的解體。

然而,新一任常委絕不是由於國家緊迫的需要而產生的,而是由黨內利益集團的左右而形成的。據分析,江系人馬也竭力左右新一屆常委的人選。

江澤民2002年卸任中共領導人,去年多有傳聞已經臨近死亡,但現在死灰復燃,並安插了自己的親信。

明年三月,習近平將接任國家主席職位,而李克強將接任總理職位。其他常委成員,甚至人數,則必須通過黨內權力鬥爭達成。今年,隨着薄熙來的倒台,這種鬥爭也變得更加殘酷。

很多人認為掌控國內安全的常委(政法委)職位將被削減,因負責國內安全的常委權力過大,這一職位曾一度為薄熙來所覬覦。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BBC/華盛頓郵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115/26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