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專業人士質疑《中國好聲音》是後期修出來的


那英微博炮轟浙江衛視「監守自盜」。資料圖片


  本周《中國好聲音》那英團隊的考核還未播出,部分視頻就已經在網上曝出,心直口快的那英在微博中發飆,炮轟浙江衛視監守自盜,一時間引發諸多熱議。豪爽那英的這個舉動被認為是「性情所致」,不過也有知情人告訴記者,此次炮轟事件純屬炒作。不僅是那英,著名青年作家張一一也對其欄目名稱產生質疑,出任2012《中國紅歌會》大眾評審的樂華娛樂音樂總監朱迪則指出「好聲音」因為是錄播,歌聲很可能是被修飾過的。

  稱那英炮轟是炒作

  《中國好聲音》開播以來備受關注,收視與話題都十足,大有趕超2005年的《超級女聲》之勢,而學員徐海星、李代沫、吳莫愁、吉克雋逸、金池等人的身價也迅速飆升到20萬元左右,直逼一線歌手的身價,幾位評委也是人氣水漲船高。而那英在此次炮轟事件之後,顯然成了最火的評委,連其兒子的萌照都成了網站頭條。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此次那英的事兒是正兒八經的炒作,「一邊嚴防泄密,一邊自我放料,這都是經典招數。那英和好聲音方面早就溝通過了。」雖然為了避免再次「劇透」,《中國好聲音》欄目組已經表示,在接下來的錄製中,將採取清場措施。不過知情人告訴記者,錄製清場這事基本沒可能:「每場節目錄製,工作人員和觀眾都很多,大多都是粉絲,基本很難清場,要是清場會直接影響錄製效果!」

  欄目憑啥用「中國」命名

  從開唱之初,好聲音就一直表示自己不是選秀節目,而近日,著名青年作家和文化娛樂策劃人張一一稱,《中國好聲音》的欄目名稱被質疑有「誤導消費者」之嫌。張一一在微博上表示,如果連「超級」都不能叫(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後來被廣電總局勒令改名,變成《快樂女聲》),那麼「中國」就更不能被隨便使用,「難不成凡是沒去參加他們這個選秀的歌手就都是『差聲音』?浙江衛視小小的一個地方台憑什麼可以用『中國』命名呢?」張一一認為,《中國好聲音》的欄目名稱及其「勵志音樂評論節目」的主傳播用語明顯有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方面應儘快更改欄目名稱並向全國的電視觀眾、網友以及其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歌手「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好聲音」有修飾痕跡

  樂華娛樂音樂總監朱迪告訴本報記者,其實原本今年他也被邀請參加《中國好聲音》的北京海選,當時是與庾澄慶一起擔當評委,但因為與《中國紅歌會》的檔期重了,最後沒有前往。但一直以來,他都非常關注《中國好聲音》,他告訴記者,成功不是偶然的,好聲音的選手確實很棒。但他也發現,好聲音的選手太追求個性,每個人的風格都非常明細化,有的甚至為怪而怪。而對於其中一些風格的演唱,他個人就不是很喜歡,雖然那些選手依然被不少觀眾喜歡,但也是剛開始給人以一時的新鮮感,如果那種類型的歌曲聽久了肯定不會再有這樣的認知度。朱迪還舉例,像《中國好聲音》和《中國紅歌會》的選手都很棒,但紅歌會的比賽是現場直播,好聲音的節目是錄播,錄播對歌聲是有修飾效果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時代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907/25976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