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報告揭示:新移民找工作難在哪裏?

 近日業內的一份報告揭示,本國新技術移民就業狀況不佳,不僅半數失業,而且大多數彝業的人也無法找到本職工作,不得不換專業。無獨有偶,多倫多大學勞工經濟專家奧雷普盧斯(Philip Oreopoulos)的另一份報告,則用真實的比例數據,向我們揭示了新移民找工作究竟難在何處。

 非牟利的職業規劃機構PCPI在調查了560名在海外接受專業培訓的技術移民和多倫多地區的24名僱主後,撰寫了《進展:在海外接受專業培訓的移民的經歷至關重要》(PROGRESS: IEPs' Experience Matters)的報告。報告揭示,在560名接受調查者中,其中有238人已順利就業,另有322人仍處於失業狀態。

  儘管有超過四成的加拿大僱主採用面試等多種方法來評估新移民在海外接受專業培訓的學歷和工作經驗,但是新移民在來加後能夠重操舊業的比例仍然較低。有60%噎就業的新移民表示,他們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與他們在原居地所從事的工作截然不同;只有25%噎就業的新移民表示,他們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與他們在原居地所從事的工作有些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新移民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大量資歷過高(over qualify)、從而不滿意的現象。在噎就業的新移民中,仍在積極找工的比例多達56%;有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法肯定自己能否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堅持一年。

  新移民找工作難在哪裏?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研究報告再度證實,缺乏加拿大的工作經驗以及在海外接受專業培訓的學歷和工作經驗、不獲本地僱主的承認,仍然是新移民無法順利融入加國就業市場的主要障礙。

  研究結果發現,有多達49%的失業新移民表示,他們在過去年內沒有找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欠缺僱主所需要的加拿大工作經驗;另有28%的失業新移民表示,僱主不承認他們在海外接受專業培訓的學歷和工作經驗。

  無獨有偶,先前多倫多大學勞工經濟專家奧雷普盧斯(Philip Oreopoulos)曾發表過一份名為《技術移民為何在就業市場上苦苦掙扎》(Why do skilled immigrants struggle in the labour market)的報告中也指出,新移民找工作的異常困難,他們在僱主面前的價值較本地人、甚至擁有加拿大學歷、或者工作經驗的其他移民相差太多。

  這份報告通過調查了數以千計的公司和申請人,獲得四個重要的發現:

  1、在申請面試的過程中,使用英語名字、擁有加拿大學歷和教育背景的人獲得面試的幾率是使用明顯中國、印巴名字、具有同等外國學歷的人的三倍(16%對5%)。然而,倘若申請人是英國的背景,他們獲得面試的幾率和本地人相同。

  2、本地僱主仍極其重視加拿大經驗,如果外國學歷和工作背景的申請人在簡歷中僅僅加入一條加拿大的工作經驗,簡歷的複查率(callback rates)立刻上升至11%左右。

  3、在包含了四到六年的加拿大工作經驗的簡歷中,無論申請人是否擁有加拿大的學歷、是否在本國接受過再教育,對獲得面試的幾率都不再有任何影響。換句話說,他們噎在申請面試時和本地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4、申請人若使用英文名、或者聽起來像英文的名字(English-sounding names),簡歷的複查率會比使用外國名字的申請人高很多。在相同的學歷背景、經驗下,用英文名字的人獲得面試的幾率比使用中國、印巴名字的人高40%(16%對11%)。

  報告最後指出,聯邦政府在勞工政策勞工政策時應該同時考慮供方和需方的要求。一方面,本國需要移民來獲得勞動力,但是移民無法滿足僱主的需求,令人才白白浪費。奧雷普盧斯建議,在經濟不景氣和出現緩增長時候應適當減少移民數量,但是聯邦政府也必須致力於消除本國和外國學歷和工作經驗的差距,否則將會對本國勞動力市場帶來深遠影響、阻礙其發展。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加國無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216/23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