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滬寧杭再現退房潮 大規模的降價在即

    (每日經濟) 幾乎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翻版,但開發商終於抵擋不住成交的低迷,紛紛以9折、8折,甚至更低的價格大面積降價促銷時,新一輪的退房潮也在上海南京、杭州甚至太倉等長三角城市大規模爆發。
    退房潮最初出現在杭州,透明售房網顯示僅10月8日至18日的10天,杭州就有20起退房。自9月初,杭州出現首例樓盤降價前期業主要求退房以來,各種各樣因樓盤降價而引起的退房活動就一再上演。
     此後,南京也出現了退房。南京市房管部門日前公佈的10月份期房退房榜單顯示,10月份南京新增期房退房53套,創今年下半年以來單月期房退房數量新高,上述期房退房的價格普遍比售樓處的價格要高。接着退房潮又蔓延至上海和太倉。「十一」長假過後,這兩個相鄰城市,也陸續出現了樓盤大幅降價後的退房現象。 (阿波羅網 aboluowang.com)

    然而,上述退房要求將很難最終成為事實。2008年曾受理過多起退房官司的上海律師杜躍平說,開發商訂立的合同比三年前更加嚴密,購房者即使支付違約金,也未必能成功退房。這使得他今年雖然接到多個關於退房官司的諮詢電話,但真正受理的卻並不多。
    2008年,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的價格調整幅度,往往只有8折和9折,選擇7折降價促銷的是極少數。但是,今年選擇7折降價銷售的樓盤數量,卻明顯要超過2008年。
    以杭州為例,首批降價的世茂首府,在9月3日打出了「裸降3500,均價8500元/平方米」的牌子,價格折扣達到了7折多。緊接着中海紫藤苑自 9月30日開盤後,目前已銷售70多套,根據當地媒體報道該樓盤此次價格實際降幅在3500~5000元/平方米,折扣在7~8折之間。
    和杭州的情況類似,太倉的榮御藍灣的降價幅度也超過20%。據售樓處介紹,此前該樓盤的銷售均價在7800多元/平方米,而在降價後,5800多元/平方米的價格就可以在該樓盤買房。
    上海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上海長泰西郊別墅6.9折降價促銷和一家知名地產商旗下樓盤由原來2.6萬元/平方米,降至1.5萬元/平方米的消息,成為了最近上海樓市最搶眼的新聞。南京、嘉興等地部分樓盤也開始大幅降價。
    上述地區樓盤大幅度降價,引發了大規模的業主維權。榮御藍灣在「十一」長假結束後,就有大規模前期業主到開發商集團總部「維權」,要求退房。
    上海同策諮詢機構江浙地區分析師肖雲祥說,表面上風平浪靜的南京樓市,十月創造的今年下半年樓市退房新高,也和降價有關。購房者所退房屋幾乎都比目前的商品房報價高得多。
    想要退房不容易
    對前期業主來說,退房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在江浙一帶退房潮洶湧的時候,2008年上海最有名的退房律師杜躍平卻十分清閒。他說,目前接到的退房官司並不多,大多只是前期業主打來的諮詢電話而已。
    據杜躍平介紹,現在前期業主要想退房,已經沒有三年前容易了。經過多輪樓市調控的洗禮,開發商的預售合同正變得越來越嚴密,甚至在支付了違約金以後,購房者也不能像過去那樣輕易退房。比如有的合同條款就約定,業主支付違約金後,仍然不能退房。
    按照杜躍平的解釋,前期業主能否退房的關鍵是合同的相關條款,但很多業主簽訂的合同,並不能讓他們能夠順利退房,即使願意為退房而支付違約金,
    一家目前正在被業主要求退房的開發商證實了杜躍平的話,該開發商諮詢房地產專職律師後者告訴記者,現在一般的房產合同都沒有說給違約金就能無條件退房這樣的條款的,在法律上開發商完全能拒絕客戶這樣的要求。此前,業內分析人士張宏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購房者要想退房,必須經過開發商同意。因此,真正得以退房的非常少。
    中房信南京機統計顯示,南京大華錦繡華城90天的退換房次數達到85次,而整個南京10月份的退房卻只有53次。中房信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因為業主在訂房時通常被允許退房,而正式簽訂了房屋預售合同後,就不太可能退房了。
    上海網上房地產預售合同示範文本也顯示,合同約定購房者可以退房的條款不超過5處,只有房屋逾期交房、存在結構性質量問題等,才有可能退房。而這些情況也部分存在選擇性條款,開發商可以在約定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退房。
    雖然前期業主在目前的情況下,不容易退房。但是,房地產業內還是擔心,這些前期業主在大規模交房後,可能上演新一輪的退房潮。因為,根據大多數商品房合同,在期房交房後,購房者依然可以以質量問題為由,要求開發商退房。
    事實上,業內的這種擔心在過去的2005年和2008年樓市調控時,都曾有過。但隨着後市的復甦,退房潮也一下子煙消雲散。不過,在當前成交量停滯不前的時候,開發商降價仍然是把雙刃劍,一旦降價不能提升交易量,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加劇,導致樓市長期看跌,可能促成更大規模的退房潮。
    根據中房信此前的報告,目前開發商大規模的降價,大多情況下並不是因為本身的資金鍊原因,而是為了能夠在第四季度取得更好的業績,給股東和管理層一份好看的業績單。開發商之所以選擇以低價位產品入市吸引客戶,目的是迅速搶佔市場,從而更有機會贏得局部先機。
    可以看出,目前開發商的價格戰,還僅僅處於熱身賽階段,真正大規模的降價或許還沒有開始。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021/22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