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人均GDP超日韓 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佈的數字,台灣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達到35,604美元,排在德國之後,但超過英國、日本和韓國,位居全球第20 名。而中國大陸排名第94。對於中國GDP的增長,專家質疑,中國民眾的工資增長遠低於GDP增長,政府給民眾的補償太少。
台灣人均GDP超日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圖為台灣地標101摩天樓。(陳次雄)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佈的數字,台灣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達到35,604美元,排在德國之後,但超過英國、日本和韓國,位居全球第20 名。而中國大陸排名第94。對於中國GDP的增長,專家質疑,中國民眾的工資增長遠低於GDP增長,政府給民眾的補償太少。

據美國之音報導,9月22日晚間,台灣行政院發言人、新聞局局長楊永明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人均GDP,台灣超越英國與日本,顯示台灣景氣穩健復甦,整體經濟發展趨勢與基本面穩固。9月23日的聯合報等台灣媒體報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有關數字。

台灣根據實際購買力而調整了的人均生產總值,也就是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計算的人均GDP是35,604美元。

台灣物價穩定 人均GDP達3萬多美元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相信有關數字的準確性。他對美國之音解釋說,去年台灣的人均GDP大約是兩萬美元,但台灣物價便宜,用兩萬美元買到的東西,在美國要用三萬多美元才能買到,所以折算成三萬多。能在全球排名第20,這說明台灣人的生活水準和一般先進國家一樣了。

林祖嘉說,台灣名次高,是得力於物價穩定。他表示,台灣從1950年到2000年經濟高速增長。2000年之前平均每年增長8%,2000年後下降,現在大約是4%,但長期以來物價不太漲。

台灣在世界人均實際購買力排行榜上排名第20名,位於德國和英國之間。日本和韓國分別是第24名和26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和計算各國的這類數字。林教授說:「他們算兩個,一個國家的總所得和人均所得,算完後,再用購買力平價算一次。因為每個國家的物價差很多,一個國家通貨膨脹很嚴重的話,看上去它的所得增加很多,因為東西變貴了,名目所得會增加,但實際上能買到的東西不一定增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編制的根據物價調整過的GDP數量的各國排行榜上,波斯灣國家卡塔爾以88,222美元名列榜首,美國以46,860美元位居第七。

工資/GDP 中國最低達8% 歐美5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實際購買力而調整了的中國大陸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7,544美元,排名94 。

資深評論員陳志飛教授分析,從人均來看,中國人口是13億,但是中國起碼有1億的人口,可能有2億,根據聯合國的估算, 生活在每天不足2美金的生活水平之下,這麼大的人群生活在赤貧的水平下,你還能說自己的經濟水平發展的比人家高嗎?

陳志飛表示,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如果你把全國人民的工資除以GDP,這個比例按照官方數據是22年來一直下降,而且下降了20%,造成現在的情況。工資佔GDP的比率,我們中國一般的水平是18%,有的人甚至說最低點到2009年只有8%,美國是多少?發達國家、歐美國家都比較穩定,是58%。

全世界平均水平又是多少呢?40%。也就是說一般的國家會拿出40%的國民生產總值,退還給他的公民作為報償。那麼我們的生產總值只有18%,甚至8%在 2009年,退還給人民作為補償,這是多麼怵目驚心啊!我估計比馬克思《資本論》當中剝削剩餘價值還令人不可接受。GDP不但不是中國繁榮的一個標誌,倒是中國人民被剝削的一個標誌。

經濟學家:中國國富民窮 財富分配嚴重不公平

對於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GDP接近40萬億,經濟學家簡天倫並不感到驚訝,他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GDP排名全球第二,並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中國目前還是典型的國富民窮,財富分配並不公平。

簡天倫指出,更糟糕的是中國的教育、衛生等方面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健康方面,世界衛生組織191個成員國,中國排名倒數第4,像公眾福利設施方面也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一些貧窮國家。

另一方面,中國貧富差距相當大,「少數特權階層佔有大部份財富,大部份中國人收入遠低於4300美元, 這是中國目前現狀。」

簡天倫還指出,從中國消費水平來看,從60年代消費佔GDP的60%左右,到現在消費僅佔30%左右,而且工資佔GDP百分比也在逐年下降,說明人民手上拿的錢佔GDP比例越來越小,是社會分配嚴重不公的問題。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924/21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