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大富豪范蠡 「另類」隱士的傳奇人生

范蠡,春秋楚人,字少伯,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

大富豪范蠡

范蠡,春秋楚人,字少伯,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

范蠡跟隨越王時,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

提到「陶朱公」,就不禁讓人想起了范蠡,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商聖」。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曾引起千古文人的嚮往。唐代詩人溫廷筠,在《和友人題壁》詩道:「三台位缺嚴陵臥,百戰功高范蠡歸。」古代文人由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想建功立業,兼濟天下,但一旦功成名就,就毅然退出政治舞台。而這位范蠡之所以選擇歸隱的生活,是因為他深知「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

勇而善謀,功成身退

春秋時期,范蠡,越王旁邊的一員大將,戮力輔佐,二十年的「臥薪嘗膽」,終於使得越國復興。復興王國的越王,雖然有着可佳的「臥薪嘗膽」的精神,可是其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比如,在當時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助他完成大業的兩個功臣,在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

在越王復興國家之後,聰明的范蠡就知道了「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於是,在此期間,范蠡曾規勸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從這裏可以看出,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但是,忠厚的文種不相信越王可使出這樣絕情的手段來,後來的事實證實了范蠡是正確的:文種被殺。在殺文種時,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裏還有四種,把它們帶到先王那裏去吧。」

而范蠡正是因為有先見之明,知道越王勾踐只能與其共患難不能同富貴,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高官厚祿,乘舟遠行,一去不返,終於免於一死。

其實,范蠡在逃到齊國時,因害怕越王的追殺,就更名改姓,隱於鄉間,耕於海畔。由於他的聰敏睿智、胸藏韜略,沒用幾年時間就很快積聚了數萬貫家財。從此,就揚名於齊國。齊國國君仰慕他的賢能和智慧,曾請他做宰相,可是,范蠡卻感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就拒絕了齊國君王,為了免於招來殺身之禍端,他把家裏的財物分給鄉鄰,又一次隱居,漂流於人世間。

到了陶這個地方,精通商業的范蠡看到此地有發展商業之情景,就決定留居下來。他把陶作為貿易要道,並自稱為陶朱公。他抓住一切商業貿易的機會,很快就又累積了無數的財產。范蠡每到一處都能如魚得水、功成名就,可謂有大智慧也。即使他名聲大振,他也能名利面前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懂得何時捨棄那些縹緲虛無的榮華富貴。在這一點上,他進退自如,把握地很好,最終後人尊稱他為「財神」。他所到之處,必有財源滾滾來。

正所謂:登廟台之高,隱江湖之遠。范蠡身上所散發出的那種曠達超然的光芒,讓後人欽服。「大隱隱於市」的隱士胸懷,和不染紅塵的老莊之風,在他身上發揮地淋漓盡致。他的勇,他的智慧,他的先見,讓後人學習和借鑑。可是,在歷史上仍不斷重演着「兔死狗烹」的故事。

「另類」隱士,「另類」性格

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經歷坎坷;又大智大勇、名聲顯赫。青少年時代,他雖生活在「衰賤」之家,卻飽讀典籍,胸懷大志,但又憤世嫉俗,性情怪異,被人誤稱「狂人」、「瘋子」。後受宛令文種拜訪,二人成為摯友,一起離楚赴越共創大業。

在越王復興之後,范蠡毅然選擇離開,是明智之舉。相反,如果他長久地陪伴在越王旁邊,就會有着與文種同樣的下場,因為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與中國傳統封建文化格格不入。

不愚忠

范蠡與其它古人不同,就在於他的「不愚忠」。中國封建文化強調為臣者一定要「忠」,如諸葛亮為代表的一類人物。他分明知道後主劉禪是個昏庸之人,但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范蠡則看到勾踐陰險毒辣,就瀟灑地褒王「炒」了。

不檢點、不清貧

他的「不檢點」、「不清貧」,成為史書一大亮點。中國封建社會往往歌頌清貧隱士,而范蠡辭官後竟「下海經商」,成為商業巨賈。這在整個重農輕商的中國封建社會裏,自然是一反派。所以,范蠡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的建樹,與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相比毫不遜色,但在正史中一般都沒有記載。

性情中人

范蠡,還是一個性情中人、至孝仁義之人。

第是至孝。范蠡是很孝順的,明明自己不願意出仕,為了不讓母親生氣,也委屈自己走上官場,而且還干出了一番功績,算對得起老母了。

其二是仁義。范蠡和文種的交情一直不錯,對待自己的下屬也仁至義盡,對待君王更不必說,主動請纓和勾踐一起前往吳國為奴,三年其志不變。

范蠡勇而善謀,能屈能伸,克敵制勝,胸有成竹,在歷史中是一個頗具個性、卓爾不群的歷史人物。

范蠡的「三聚三散」

在中國的歷史上,民間曾把范蠡奉為財神,這不是傳說,而是有史書記載的。在這有這樣一個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一聚一散

春秋時期,出身貧寒的范蠡,跟隨越王勾踐二十餘年,真可謂是苦身戮力輔佐,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復興之後,范蠡深知自己的勾踐是一個可患難不能共富貴的君王,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了高官厚祿,只帶了些輕珠寶玉,帶着自己心愛的人乘舟遠行,一去不復返。

傳說,范蠡與西施在漂流的中,曾在江蘇無錫的五里湖逗留過,後人便把五里湖改稱為蠡湖。

二聚二散

在范蠡漂流到齊國後,便更名改姓,苦身戮力,耕於海畔,父子治產。憑着他聰明的頭腦,數年之間,就累積了家產數十萬。當時,齊國人都很敬佩他的為人和智慧,就想請他為官,造福於齊國的利民百姓。可是,淡泊名利的他卻拒絕了齊王的請求,歸還宰相印後,便立即將其財產分給朋友和鄉鄰,自己帶着重寶,閒行而去。

三聚

范蠡從齊國出來後,又到了一個名為陶的地方,此地風景美麗,又是貿易的要道。精通商業的他,便決定滯留在此地發展自己的人生又一「事業」。於是,他自稱陶朱公,從父子耕畜開始,根據時機作物品貿易,取薄利。時間不長,就累積家產數萬。

在此期間,還流傳着一個「范蠡救子」的故事。

這就是財神范蠡「三聚三散」的歷史故事,他每到一處都能成名於天下。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進退自如,以保全自身為根本,功名富貴的捨得就在這先散後聚中讓我們有所體會。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在所有的中國古代文人中,范蠡可謂是活得最為灑脫的一個,也是值得現在人們好好品味的一個。功成了,身退了,和西施泛舟江湖,一派自在風範。

歷史上關於他的傳說還有很多,不管有什麼樣的說法,但是,人們不可否認的是他有着「知進知退」的韜略,能最終不為名利所惑。在越國身為大夫、將軍等這些要職的范蠡,從政率軍,二十餘年忍辱負重、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以文韜武略、深謀遠慮相助越王勾踐奮發圖強,興越滅吳,可謂是功績卓著,名炳史冊。

作為當時的政治家,有着聖人之資,然而卻不為世人所識,他憤世嫉俗,裝瘋賣傻,佯狂顛痴,浪跡江湖。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范蠡都能夠用自己過人的智能化險為夷。

在官場上,范蠡是一個不貪戀榮華富貴的忠臣。在吳國為人質時,吳王夫差曾對范蠡說:「今勾踐無道,你能棄越歸吳。必當重用。」范蠡答道:「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臣在越不能輔佐越王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誅,已知足」(《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范蠡婉言謝絕,甘心情願陪勾踐為奴。

范蠡除了在軍事、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外,還獨具有不受約束的性格。范蠡前後輔佐越王20餘年後,隨着越國越來越強大,勾踐的多疑的本性逐漸流露了出來,於是在沒有獲得勾踐批准范蠡,但毅然地悄然絕塵而去。

范蠡在越國能夠審時度勢,功成身退,在齊國「歸相印,盡散其財」,悄悄地由齊至陶,所到之處,都受到人們的好評。正如老子所說:「功成,身退,天之道。」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從古至今,從司馬遷至蘇軾、馮友蘭、胡寄窗等,史學界和學術界對范蠡的評價都非常高:文武雙全、德才兼備、憂深思遠、堅韌不拔,「忠以治國、勇以克敵、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是「治國良臣、兵家奇才」、「商學大師」、「經營之神」;是「春秋末年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古代第一個棄官經商者」、「中國古代謀臣的楷模」……

縱觀我國幾千年封建歷史,能同時擁有從政、經商天才的人寥若晨星,身居要職而不以權謀私、德才兼備而不居功持寵的官員更是屈指可數;能夠吟誦《大風歌》的漢高祖,也是小肚雞腸。而范蠡卻是兼具,他依賴着韓信的軍事天才,奪得了天下。原說是與韓信「共天下」的,後來非但不「共」,反而還要了韓信的命。倒是張良聰明絕頂,託言辟穀,遠遁深山。劉邦一死,張良的辟穀秀也就謝了幕,照舊吃飯,看來頗得范蠡的衣缽。在整個的人類社會,自從有階級以來,能達到范蠡的人生境界者真是少之又少。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歷史的另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801/2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