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神秘部隊『窮凶極惡『20萬朝鮮特種兵 8圖 網友爆笑

韓戰停戰協議簽訂後。朝鮮有感於美韓聯軍的空中及海上優勢是自己無法戰勝的,因此開始積極準備特種作戰,希望利用非常規作戰手段抵消對方的裝備優勢。為此,朝鮮建立了一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特種部隊。據推測,據韓國國防部最近完成的「韓朝非常規作戰能力現狀」報告顯示:韓軍特種部隊規模只有2萬多人,朝鮮卻有超過20萬人。朝鮮包括陸海空在內總共有120萬兵力,平均6個軍人中就有一個屬於特種部隊。

來源:香港黨媒鳳凰網

  一般人認為特種部隊應該是百里挑一的精銳,而朝鮮卻是六里挑一。其實這也不能說有問題,因為朝鮮的特種作戰理論跟歐美和蘇聯都不太一樣。一般而言,歐美往往把特種部隊當作偵查的眼線或敵後的別動隊使用,賦予特種部隊比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而前蘇聯的特種部隊主要以精銳突擊兵的模式存在,往往執行前出偵查或對定點目標的破襲任務,因此對單兵技能的要求比較高,且往往攜帶比較強大的單兵火力。

  《新世紀周刊》曾有過恰當的比喻,如果說美軍的特種部隊類似手術刀,蘇軍特種部隊就類似魚腸劍。而朝鮮與這兩個派系都不太一樣,完全是一把開山斧。朝鮮的特種作戰思想接近於蘇聯,但往往把特種部隊當作強力突擊部隊使用,甚至在朝鮮本部的想定中,三八線附近的一些硬據點突擊也交由特種部隊。

  朝鮮特種部隊是一支充滿神秘色彩和傳奇經歷的武裝力量。根據任務規劃,朝鮮特種部隊主要用於在敵後實施偵察、突襲和破壞活動,協助間諜機構活動。人民軍特種部隊最高指揮機關是國防部,朝鮮特種部隊分為三類:輕裝步兵、偵察部隊、狙擊部隊。

  朝鮮特種部隊的每支部隊都堪稱人民軍的「尖刀」。實施特種作戰時,隊員們通常穿便裝或美韓軍裝,3-5人一組,騷擾敵人,搜集情報。通常在夜間或能見度較低時進行滲透,越過非軍事區,可步行穿越陸界,鑽地道,藉助小型空中運輸工具空降,或者從海上登陸,使用超小型潛艇或外形與普通漁船一樣的特種高速船。

  特種部隊的裝備視任務而定,通常裝備匕首、無聲手槍、老式捷克制微型VZ-61衝鋒鎗、AK-47自動步槍或M16步槍、手榴彈、高爆炸藥、RPG- 7或AT-3火箭筒、60或82毫米迫擊炮、SA-16便攜式地對空導彈等。實施特種作戰時,突擊隊員們通常穿便裝或美國、韓國軍裝,3~5人一組,騷擾敵人,搜集情報。通常在夜間或能見度較低時進行滲透,在越過非軍事區時可採用步行穿越陸界,鑽地道,藉助小型空中運輸工具空降,或者從海上登陸,使用超小型潛艇或外形與普通漁船一模一樣的特種高速船。

  1968年,朝鮮派遣31人特種部隊暗殺小組,企圖行刺當時的韓國總統朴正熙,其中28人在青瓦台附近死於槍戰,一人被俘,剩下兩人逃回朝鮮。


  相比其他國家特種部隊,朝鮮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簡直太一般了。但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朝鮮特種部隊成為一支具有非常戰鬥力的「窮凶極惡」的隊伍。老秦明白這種制度下的特種兵,它的成員政治上絕對可靠、意識形態上完全從忠貞於朝鮮勞動黨的士兵中選拔。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神秘的武裝部隊:「窮凶極惡」的20萬朝鮮特種兵(多圖)
 
阿波羅網收集網友點評,真爆笑:
 
在美國高科技面前不過是一撮炮灰。
 
看上去像解放軍
 
你說錯了,他們比現在的解放軍強多了,因為他們不像我們,可以花錢買官,讓別人去送死,你說是吧?就像那解放軍大醬吹噓打航母,這種解放軍沒法和以前比嘍
 
沒飯吃,再窮凶極惡也沒用。
 
不過是20萬炮灰而已,國內外民心俱失,就是200萬特種兵也無濟於事
 
把特種部隊當作強力突擊部隊使用?這哪裏是特種兵啊, 明明就敢死隊嘛!
 
還想叫這些人象60年前那樣為金家王朝賣命?我不相信他們還會那麼蠢!
 
靠個人體力和輕武器如何對付美國的「不接觸」「無損傷」戰爭?最後就是人肉靶子!
 
一群被人牽來牽去的狗,不明白為什麽做了狗自己還挺得意。
 
珍寶島時代的裝備。連伊拉克都不如。
 
共和國衛隊。。。見美軍就投降,不信可以試試。。。。。。
 
靠, 當年傻大姆也這麼吹他的國民衛隊。 後來美國佬進來一看, 潰不成軍。 還沒打進城呢, 就都跑散了, 哪個SB 要為毒裁首領賣命呢?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1211/18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