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窮女孩被蜂蜜餵大 堅強好學月生活費30元


霍蜂姑在高一(五)班認真聽講。


霍蜂姑一家住在廢舊墓堂里。



霍蜂姑的父親翻字典認字,為妻子尋找藥方。

  從小被父親用蜂蜜餵大 讀書後老師「包幹」其生活起居

  「愛心接力」滋養寒門「小蜜蜂」

  愛心:「小蜜蜂」幸遇女老師接力:給「小蜜蜂」找學校

  前日上午,記者冒着寒風來到霍蜂姑的家:蔡家墓堂。

  走過一片小竹林,迎面而來的是一排破敗的房子。一位滿臉凍得通紅的婦女正在屋前給幾條大魚擦鹽。魚散發着一股臭味,顯然已經死了很久了,屋前的院裏,晾着九排已經醃好、同樣散發着臭味的魚。她正是霍蜂姑的媽媽蔡連珍,看到有人來,她趕忙起身:「這些魚是周圍幾個魚塘里死了的魚,他們也不要,我就撿回來明年吃。」

  她家的客廳,也就是墓堂的主廳里,陳列着大大小小很多骨灰罐,看起來毛骨悚然。走過大廳,就是幾間黑暗潮濕的小屋,頭一間是蔡連珍夫婦的臥室,第二間是廚房、第三間是兩個女兒的臥室。所有房間的窗戶都是洞開的,寒風呼呼往裏面灌。房間屋頂一直在滴着水,看樣子很久沒有修繕過了。

  整個家沒有一張椅子,沒有任何家具。但在霍蜂姑姐妹的房間裏,竟然還擺放着一張課桌,上面放着一本《新華字典》和幾本小學課本,這是妹妹霍蜜姑的東西。幾本書雖然不多,但很整齊乾淨。

  提起大女兒霍蜂姑,蔡連珍臉上寫滿陰云:「她現在在一中上學,我每個月最多只能給她120元錢生活費,這還是借來的。從小到大,兩個孩子從來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在新洲一中陽邏校區高一(5)班,有個叫霍蜂姑的女學生。單單從她的名字上看,也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您了解到她的故事,你只會感覺到一種東西:感動!

  說起霍蜂姑,不得不提到發生在1992年7月15日的事。

  那天,來自安徽懷遠的流浪養蜂人霍貴青正在陽邏江邊一處荒地上放蜂,突然聽到上游有人喊:「有人跳江自殺了!」順着喊聲看去,只見一女子正在江水中掙扎。霍貴青跳進江水裏,將女子拉上岸邊,並給她找來食物和衣物等。

  原來,這位名叫蔡連珍的女子患有精神病,她本住在倉埠鎮,幾天前自己到處行走,到了陽邏,因精神錯亂跳江自殺。被救起後,她自己也說不清家庭住址等有效信息,當時已經52歲的霍貴青只好帶着她一邊養蜂,一邊尋家。

  霍貴青說,蔡連珍的精神病非常重,不治療肯定不行。但是他也幾乎身無分文,在一位路人的提示下,他想到了自己釀的蜂蜜。那之後,他每天都要給蔡連珍做蜂蜜水喝。

  只喝蜂蜜水,效果也不好,農村出來的霍貴青想到了草藥。他從書店裏買回《新華字典》和《本草綱目》、《百草良方》等書,開始了學認字兼學醫的過程。幾年裏,一本《新華字典》被他幾乎翻爛了,同時他也學到了很多治療精神病的藥方。在蜂蜜和草藥的作用下,十幾年裏,蔡連珍的精神病慢慢被控制住,他們的兩個女兒也相繼出生了。

  多年裏,霍貴青夫婦帶着女兒從陽邏到東西湖、再到漢川養蜂。因為營養不夠,母親奶水不足,兩個女兒小時候最主要的食糧也是蜂蜜。於是,女兒的名字也乾脆叫霍蜂姑、霍蜜姑。

  貧苦的一家人,在蜂蜜的滋養下,終於在2004年回到蔡連珍的老家新洲倉埠。他們的住所,是倉埠一家墓堂,裏面擺放了很多骨灰罐,陰森、淒涼。由於沒錢養蜂,他們只好在墓堂前面開荒種地,維持一家生活。

  愛心:「小蜜蜂」幸遇女老師

  2008年9月,大女兒霍蜂姑進入倉埠中學上初三,其班主任是女老師夏福福。

  夏老師說,開學第一天,霍蜂姑是和父親一起來學校的。當時,憔悴的霍貴青已經68歲了,夏老師還以為她是霍蜂姑的爺爺。

  幾個星期後的一次調考,霍蜂姑的成績非常糟糕。夏老師找到她問:「這次成績怎麼這麼差啊,是什麼原因?」小姑娘看着老師眼睛,小心翼翼地說:「老師,我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吃不飽,頭暈。」

  現在竟然還有吃不飽的中學生!夏福福懵了。一種強烈的自責湧上她的心頭。「學生飯吃不飽,我竟然還不知道,真是失職。」夏老師問她:「你每天的生活費是多少?」霍蜂姑說:「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60塊錢,每天2塊。上午和下午吃一個饅頭,中午一袋5角錢的方便麵。」

  夏福福說,按照學校一般女生的標準,一天最少需要6.4元錢才能保證基本的營養。霍蜂姑竟然一天才兩塊錢,難怪會頭暈。她馬上將這個情況告訴校長柳海棠。柳校長當即表示,給霍蜂姑提供學校最高規格的貧困生補助。

  有了學校的資助,夏老師還是擔心霍蜂姑的錢不夠用。她和化學老師柳群芳一合計,決定每人每個月資助霍蜂姑50元錢。

  錢有了,但霍蜂姑自尊心很強,她很堅決地拒絕了老師們的幫助:「我現在還小,每天吃不了多少,謝謝老師。」無奈,夏福福只好耐心地給學生做工作:「你馬上就要中考了,需要加強營養。老師現在有心有力能幫助你,如果你覺得不好,以後有錢了可以還給老師啊。」兩位女老師的「輪番轟炸」,終於讓小姑娘點頭收下了錢。

  半年過去了,夏老師發現,霍蜂姑每周回家再到校後,情緒都很不好。她打聽到,可能是小姑娘每次回家看到貧苦的家境,再到校時不舒服。她主動找到霍蜂姑,告訴她:「正因為你家庭條件不好,才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以後才可能供妹妹上學,讓父母享福。」半年裏,她每周都要找霍蜂姑談心,在她的幫助下,霍蜂姑的心情一天天好了起來,笑容也經常掛在臉上。

  2009年中考,霍蜂姑以12.3的位置值考上新洲一中。消息傳來,霍蜂姑的母親和妹妹推着一大車西瓜,從16里開外的墓堂趕到學校,感謝老師對女兒的照顧。

  接力:給「小蜜蜂」找學校

  2009年暑假,別的孩子在享受暑假快樂的時候,懂事的霍蜂姑已經隻身來到武漢,在順道街附近的一家夜市找到了一份端盤子的工作,她要為自己的高中籌集學費。

  與此同時,媽媽蔡連珍卻趕到倉埠中學找到柳校長,她央求校長:「請你幫我找找關係,我想讓蜂姑降級到市級示範高中上學,希望這個學校能夠免去孩子三年的學費。」

  到市師範高中上學,霍蜂姑自己同意嗎?得知媽媽的想法時,她很不高興:「我不想去,我自己掙錢交學費。」孩子的倔強再次感動了柳校長。他打電話給新洲一中的負責人,希望一中能夠減免霍蜂姑的學雜費等,一中方面也很快同意了。

  離開初中半年了,霍蜂姑現在的生活如何呢?前日下午,夏老師、柳老師專程趕到新洲一中看霍蜂姑。小姑娘穿着一件白色襖子,看起來很精神,但可能是營養不夠,臉比較蒼白。見到兩位老師,霍蜂姑像見到親人一樣,非常激動。她告訴老師,不久前的考試,她的成績很不錯,在全年級處於中上等。

  每天吃什麼?小姑娘沉默了。「早上一個包子,晚上一個包子。中午不吃,或者吃自己帶來的干米粉。這樣,一個月30多塊錢就夠了。」一席話,讓兩位女老師熱淚盈眶。

  昨日上午,霍蜂姑的班主任邱德元和學校幾個領導一起趕到霍蜂姑的家,看到在寒風中凍得發抖的霍貴青夫婦,老師們被深深打動了。邱老師說:「學校已經決定為霍蜂姑每年減免學雜費,同時為她提供相應的生活補助。同時,學校還要將她的故事拍成片子,教育其他學生,這是一個生動的教材。」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武漢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108/15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