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法國記者預感中國大陸正醞釀着突變和巨變

—專訪吳葆璋 大陸考察歸來的法國記者:九評已經相當深入人心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聽聽眾來信
推薦給朋友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節目長度:4分14秒 下載mp3
 
 
吳葆璋接受大紀元採訪。(攝影:章樂/大紀元)
 

2004年的11月19號,人類歷史上一部驚天巨著在這一天問世了。他就是《大紀元》發表的《九評共產黨》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的出現,猶如一把利劍直插共黨心臟,揭露了中共給人類歷史帶來的傷痛和它犯下的斑斑罪行。隨即,《九評》成書,並正式發行,隨之而來的,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退出中共黨、團、隊的浪潮。

《九評》問世五周年之際,本報特約記者專訪了旅居法國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前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主任,吳葆璋先生。

記者:吳先生您好。

吳:你好。

記者:吳先生,您認為《九評共產黨》的出現對中國民眾意味着什麼呢?

吳:五年來的事態表明,《大紀元時報》的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已經成為喚醒中國民眾起來清除共產幽靈的偉大的酵母,也如一股強勁的春風,正引領着中華民族回歸正道。

記者:那麼五年過去了,據您了解,中國的民眾對《九評》的態度和反應是什麼樣的呢?

吳:五年來,八九民運的鬥士、法輪功修煉者、各地的訪民冤民、破產的工人、流離失所的退伍軍人、敢於挑戰貪官污吏的新聞工作者、奮不顧身的維權律師、知識界的先鋒、歷代共產政權的受害者們,所有這樣的人們,大家都一致認同《九評》,並在《九評》的道義力量的感召下,在各自的領域,展開了此起彼伏波瀾壯闊的抗爭。

記者:那在這五年裏,據您所知,中共體制內甚至高層面對《九評》是什麼反應?

吳:在體制內,以胡績偉、萬里等人為代表的民主人士們,也在《九評》的影響下不斷地顯山露水,與體制外的抗暴民眾匯合成了告別共產黨,開創自由民主新紀元的洪流。

記者:中共號稱七千萬黨員幹部,目前退出黨、團、隊的人數,已經超過六千萬。您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對此怎麼看?

吳:六千多萬中國人退出共產黨,共青團和少先隊是當代中國民主進程的重要的里程碑。我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強烈地感到歷史的車輪正在加速旋轉。我想再次感謝《九評》的作者們,你們的討共檄文已成為中國人的真正的福音。

記者:五年時間不算短,那麼您認為《九評》在這段時間裏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什麼具體改變呢?

吳:五年來,作為床頭書,我反覆閱讀《九評》,從字裏行間隱約看到了一張民主自由的中國的藍圖。幾位剛從中國大陸考察歸來的法國記者不約而同地告訴我,《九評》已經相當深入人心;中共建政六十年元旦前後,在上海和廣東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聽到了「打倒共產黨」的呼聲,就是明證。他們預感到,中國社會正醞釀着突變和巨變。

記者:就像您說的,《九評》效應正在中國社會迅速發酵。那麼,最後,您能否談談您如何看《九評》的傳播對今後中國社會的影響?

吳:有的朋友也指出,就十三億人口而言,能夠「放飛小鴿子」的,還不能說是多數。所謂「放飛小鴿子」,就是通過翻牆軟件,從互聯網上得到真實信息的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加倍努力,繼續把《九評》傳播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1118/15011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