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著名「右派」林希翎 現在巴黎靠輸血維持生命

現居住在法國巴黎的林希翎女士,是當年全國知名「右派」中至今未獲「改正」的唯一在世者。近日她通過電話告訴我,在靠定期輸血維持生命。她說「這一年查出血小板低到不輸血就得死。」
    
    1957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反右」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以來幾次大規模政治運動之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共當局為五十五萬在「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的人履行了「改正」手續。據「反右」專著《陽謀》的作者丁抒先生說,仍有不到一萬名當年被劃為「右派」的人,沒有得到改正。
    
    原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生林希翎被劃為「右派」後第二年入獄,坐牢十五年,上世紀八十年代離開中國。在以前的「心靈之旅」節目中,對林希翎女士作過長篇訪談。
    
    幾個月前,七十四歲的林希翎曾經病危,幾次住院。近日稍稍好轉,現在家中。
    
    我通過越洋電話問候她,也了解到她的一些近況。
    
    主持人:「您現在身體情況怎樣?」
    
    林希翎:「除了原來的肺心病晝夜都要用氧氣以外,這一年查出血小板低到不輸血就得死。上個禮拜給我作了骨髓檢查,報告還沒出來,究竟是什麼原因現在還在查。」
    
    主持人:「您多長時間輸一次血?」
    
    林希翎:「一個禮拜最少輸一次,有時兩次。哎呀,現在我成了『混血兒』了,身上流的是法國人的血,哈哈哈。」
    
    *林希翎:最後歲月突破一個個禁區*
    
    主持人:「您現在出院了,比前一段好多了吧?」
    
    林希翎:「我覺得我自己不好了,最後的歲月,再加上六三、六四(紀念活動)我一定要參加,我自動出院,就在家裏。我覺得在醫院裏太痛苦了,就是我一個中國人,語言也不通。在家裏我還可以看看電視、打電話。在這裏,達賴喇嘛那個會見哪,我突破了又一個禁區,我現在把最後的禁區一個一個突破吧。」
    
    主持人:「有哪些禁區?」
    
    林希翎:「原來是對法輪功的,上次我去美國,已經突破了。現在對達賴喇嘛的看法,西藏問題,以前他們的活動我從來不參加。對『藏獨』、『台獨』那些獨立的,我都有顧忌,我這個人還是很愛國嘛。」
    
    主持人:「那您後來怎麼又有變化了呢?」
    
    林希翎:「得看事實啊,共產黨現在這些真當權的,就是要製造假想敵,沒有敵人他沒法活,逼良為娼。達賴喇嘛人家一再聲明不要獨立,走中間道路,他非得要說達賴喇嘛是分裂分子、非要獨立。我也是民運里一直走中間道路,他就是不給我改。。。」
    
    主持人:「不給您改正這個『右派』。」
    
    林希翎:「而且現在我也不能回國了,我批評了他們。」
    
    主持人:「您最近一次回國是什麼時候?」
    
    林希翎:「是2005年。」
    
    主持人:「住了多久?」
    
     林希翎:「也沒多久。我是拿了法國護照以後回去幾次,而且我是搞『和統會』嘛,參加兩岸的和平統一,為這樣的國家大事奔波。他們只是想利用我,但對我的意見沒有很好聽取。後來我發現他們以『反台獨』為名,反民主。他們就怕台灣的民主傳染到中國,對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一而再,再而三鎮壓。」
    
    *林希翎:「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我不再向加害者要求平反*
    
    林希翎說:「有一點我恍然大悟了,以前我一直是爭取回中國去,讓他們能夠給我的冤案平反改正,後來我發現,因為他們沒有民主,它這制度是專制獨裁的制度,連胡錦濤啊。。。都沒權力。。。他們這領導人都不是民選的,都是接班人制度,他們怎麼可能。。。他們沒有權力否定他們前輩所犯的罪。
    
    豁然,我覺得很荒唐,被害者怎樣向加害者來要求他平反呢?有一天實行民主制度以後,對這些歷史上歷次運動的迫害,被害者就是應該要他們道歉、賠償。
    
    這是聯合國憲章、人權宣言裏的規定。他們(中國領導)參加了聯合國憲章,只想從聯合國撈好處,但是這些人權的起碼價值觀他們都拼命拒絕,我真覺得為這樣的中國領導感到羞恥。
    
    我突然想到中國那句話,『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反右』以來,把一代一代的精英,一代一代的好人、愛國者打成敵人以後,這些賣國者他們上來就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現在這些中國的頭兒們,當權的那些,特別是搞鎮壓的,那些就是『瓦釜』啊,瓦釜雷鳴哪!
    
    所以我對他們,已經絕望了,我再也不會向他們要求給我平反、給我改正。」
    
    
    
    以上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節目由張敏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採訪編輯、主持製作。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807/13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