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生命探索:注意 1918年大流感有三波爆發

阿波羅新聞網根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整理

首先向各位介紹今天現場的兩位專家,這一位是病毒學的博士林曉旭先生,林先生您好。另外一位是新唐人特約評論員橫河先生。

……

主持人:剛才橫河先生談到就是說重新洗牌的問題,就是說它那個基因突變,那剛才林先生也談到一些這個方面的。那我想觀眾朋友可能會有這個問題,就是說在過去什麼流感然後打了針、吃個藥好像一兩個星期,頂多一個月就過去了。那為什麼說現在比如包括禽流感,包括SARS,包括這次豬流感,大家都很恐慌,而且好像很快就能導致人死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變化呢?

橫河:我們中國講的流感和國際上非常真正定義的流感還不一定是一樣的。只是在中國只要感冒流行了,所以就把它叫流感,其實不是的。流感在國際上定義很準確的,自從發現了流感病毒以後,像這種大流行的流感,它是每一年都會有小的變化,三到四年有個大的變化,十年會有一次大的流行。

這個是取決於它實際上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傳染性,還有一個是毒性。就是說要同時出現傳染性很高和毒性也很高的機率,其實並不是非常高的。那麼1918年就是一個例外。

其他的時候就是高傳染有的時候,小學生一個班全部進醫院去了,但是它不嚴重。那就是它並不是致死性的。還有一個就是致死性很厲害的,一般情況下致命性很厲害的傳給人以後,或者傳給一個宿主以後,這個宿主很快死亡了以後這個就斷掉了。所以高毒性的往往傳不開是這樣的。所以又是高毒性又是高傳染性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另外一個就是診斷標準,大陸人中國人就是有這麼一個概念,就覺得以前美國人怎麼這麼不抗病,說是什麼流感也會死人,其實不是。是在中國大陸流感死人它不統計。它合併併發症一大堆肺炎然後都住院了中間,一大堆都是肺炎都住院了,然後死亡沒有人把這記到流感的頭上去,但美國是比較準確的訂出標準這就是流感。

其實以前到大流行的時候,都是因為人已經沒有對抗它的抗體,所以大流行。這個一直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只是說人們人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只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這個病毒造成流感停下來的。而不是說誰打贏了。這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沒有贏家。

主持人:那就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的西班牙世紀大瘟疫也好、流感也導致了幾千萬人的死亡,那麼當時西班牙那個大瘟疫或流感有什麼樣特點呢?

林曉旭:對!剛才提到一點就是它實際上有三波,而不是一次性打擊人類,一開始是1918年春天的時候來了一波,然後到夏天過後,夏天到秋天之間又有幾個月的一波致病性非常高的流感,然後到了1919年,就或者說冬天1918年冬天到1919年初春那時候是第三波,所以每一波致病的情況是不一樣。

主要是第二波的致病率最高,第三波其次,那第一波的時候很多人沒有想到它會這麼厲害,所以這跟一般的,剛才提到十年一次流感也不一樣,因為一般來說,流感很多情況它的周期很長,比如說即使你一直有幾波來的話,中間要隔一年或者兩年才來。

上次1918的西班牙流感一下子在一年的時間裏來了三波,這是人們沒有想到,而且一旦變成高致病性這本身必須經過一個比較快的基因突變的過程,所以這一直是一個迷。

另外一個就是為什麼當時第二波來的時候是大規模的年輕人死亡,一般來說流感都是小孩和老人這種扺抗力比較弱的會死亡,這是第二個大的疑問。這一次H1N1 A型流感甲型流感,會不會有類似的一波兩波三波,這個是我覺得是整個CDC或WHO或所有公共衛生的團員現在都在觀察的一件事情,所以很可能可怕的在後頭。

責任編輯: 於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509/12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