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國際娛樂 > 正文

章子怡《騎士》批評聲一片 北美票房排50名外

從影十年之際,剛過30歲生日的章子怡亮出了她在荷里活的「期中考試成績單」----― 《騎士》。美國當地時間3月6日,雪藏兩年後的《騎士》在北美地區75家影院正式上映,雖然中國影迷對有章子怡參演的該片十分關注,但在西方人眼裏,《騎士》或許只是一部由某東方女星主演、前景不明的小成本驚悚片。據不完全統計,3月首周末票房排名前50名的影片中並不見《騎士》的蹤影,而對該片的首日票房和影片評價,外國媒體更是鮮有提及,這與同一天在3500家影院上映且首日票房達2500萬美元的《守望者》形成極大的反差。
    
章子怡《騎士》批評聲一片 北美票房排50名外
    
    章子怡賣力表演卻被評「過火」
    章子怡《騎士》批評聲一片 北美票房排50名外


    章子怡《騎士》批評聲一片 北美票房排50名外


    
    
    
    
     首映反饋,批評聲一片
    
    儘管製片人布萊德・富勒在接受採訪時曾表明,《騎士》將會是一部「另類」的電影,但影片試映後顯然沒有得到足夠的掌聲。有專家指出,區區2000 萬美元的投資在西方絕對算不上大製作,由於經費限制,該片只能選擇遠赴加拿大拍攝,而畫面效果更無法滿足西方觀眾的視覺要求。另外,製作過《天旋地轉》的導演傑森・阿克朗此次是第一次嘗試驚悚片,經驗明顯不足。據悉,該片早在2007年就安排了小規模內部試映,但反饋不佳,阿克朗在影評人和製片方的「建議下」對該片刪刪補補地重拍和補拍了數次。
    
    橋段老套
    
    該片被指責橋段不夠新鮮。「可以肯定的是,本片的靈感來源於大衛・芬奇的《七宗罪》,比如片中展現大量的酷刑,殺手以典故中幾種禍害的名義來殺人等情節,都與《七宗罪》相似。」細心的觀眾指出,扮演偵探的丹尼斯・奎德在案發現場發現的那些用兇手鮮血寫上的「come and see」字樣,與《七宗罪》如出一轍;還有片中章子怡根據戰爭、瘟疫、飢餓和死亡四種禍害製造出世界末日的感覺,符號化的表現也是借鑑了《七宗罪》。
    
    表演過頭
    
    章子怡在《騎士》中扮相特別,梳兩個麻花辮的單純外表之下,透着幾分邪惡。片中,章子怡不僅有哭戲,還遭遇非人虐待,並被拍下裸露照片,十分考驗演技。雖然章子怡賣力演出,但不少國外觀眾仍對其不甚滿意:「相比起飛速進步的英語水平,章子怡的演技就差多了;她演得非常用勁,肢體語言很誇張,往往為了表現殺手的邪惡而加重語氣或露出兇狠的眼神。另外,台詞方面氣音也用得比較多,這也是她在以往荷里活片中的一貫做法,可能這樣能掩飾一些發音不足吧。」
    
    結局說教
    
    《洛杉磯時報》認為,「影片中有一些恐怖驚悚的場面不錯,顯得技術含量十足,但後半段開始講大道理,這讓人十分厭倦,也顯得有些幼稚。」而在美國著名電影網站IMDB上,提前觀看了《騎士》的網友發帖評價道:「《騎士》是那種在票房上會有很好開局,但又會很快被擠出票房榜的電影,一來因為電影的結局無法讓人滿意,二來影片沒有什麼高潮段落。」
    
    西方遇冷,不是頭一遭
    
    2005年,憑藉《藝伎回憶錄》讓《時代周刊》奉上如「中國送給荷里活的禮物」這般溢美之詞的章子怡,確實為中國人長了一把臉;然而四年過去,章子怡仍舊只是荷里活的「名流」而非「明星」。這期間,章子怡並沒有在那些超級賣座片中露面----―哪怕是像《加勒比海盜3》中周潤發那樣的配角,儘管她從未懈怠地活躍在每年的奧斯卡派對、荷里活的廠家代言、康城電影節的評委席,或者雜誌封面上。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羊城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11/12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