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問題極為嚴重 網民對官員之死「發來賀電」

 

仇腐恨官成大潮 官員之死與「發來賀電」

黎明 

     新華社報道了這樣一條消息:6日零時50分左右,安徽省長豐縣一賓館發生火災,導致4名縣領導1死3傷。沒想到,這條「新聞性」並非很強的消息在幾個門戶網站成了大熱帖。網友跟帖非常踴躍。比如在「網易」,一天內跟帖達7000條,在搜狐,跟帖近萬條。

     跟帖內容,以「幸災樂禍」的表達為主,可謂「冷酷無情」、「毫無人性」。 一眼看上去,滿屏簡直「慘不忍睹」。跟帖條數最多的,是這樣一句還算不上最刻薄的話:「xx人民發來賀電」!

    「如果全國的縣委書記被燒死,全國人民歡天喜地!」「懷着過年的心情」....我不忍心多引用負面跟帖,那就從正面跟帖看反饋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吧:「為事故中的死傷同胞痛心,為網友對現在領導幹部的看法痛心。黨的幹部的威信何以淪落到如此地步,使人痛心!!」

     官員在火災中遭遇不幸,本是一條平常的事故信息,然而,這種平常消息發佈後所引起的「如此反應」,則「喧賓奪主」,單獨構成「新聞價值」非常高的「重要新聞」,其「社會背景」與「人心動態」,發人深省。

     廣大網民並沒有混賬到誰死了都「發來賀電」的地步,他們的「區別對待」還是很明顯的。據此現象斷定網民主流「喪盡天良」顯然並非客觀。

     本來,報道中說明了「這4名縣領導都是從外地來掛職,一直在賓館住宿」,但許多網民仍懷疑領導幹部住在賓館的意圖,質疑「幹部外掛」和住賓館的必要性。其實,網民們都清楚自己的不信和不滿,都不是專門針對長豐縣的幾位領導幹部的。對這幾位幹部他們根本不了解,是真正的「不明真相」,更談不上個人成見或原因明確的仇恨與鄙視。在這裏,如果將「長豐縣領導幹部」置換成任何地方、任何部門的領導幹部,反應都一樣,「賀電」都不少發,同情都不多來。

     問題極為嚴重。大眾集體對一個「精英群體」發泄不滿和怨氣,無論誰在這個群體之中,也不分辨這個群體具體個人的青紅皂白。並不是因為領導幹部具體得罪到了那些「群眾」才被那一群所鄙視,即便對你一無所知,即便遠隔千里素無往來,群眾依然對你不敬,就是遭遇不測也很少有人同情。

      矛盾積累已久。前些日子,哈爾濱六警察打死青年林松嶺一案,和這次事故的反響有相同處。起初,網絡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譴責警察;當網上傳言林松嶺有高官親屬背景時,輿論鋒芒隨即指向尋釁滋事的「惡少」,網文標題也改成了「六警察打死林衙內」。網民表現出的是這種傾向:「誰的權力大、背景大就反對誰」。

     不承認這就是真實的民意,如同埋頭於沙子裏的鴕鳥。我建議廣大公務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同志」,應該專門上網瀏覽一遍新聞後面的跟帖。一種真實,一種也許是可怕的真實,會讓人感到巨大的反差。比照「網上真實」之後,或能修正固有的關於自身形象、威望以及「社會地位」的看法---平時從身邊得來的良好感覺,從體制內測評和自備媒體反饋而來的「自我認知」 ,可靠不可靠,明智不明智,一目了然矣。

     大批對官員之死「發來賀電」的網民,還不是官員治下的「最不受益群體」,這一點也該注意到。面對這等「令人痛心的現象」,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樹典型都毫無用處。官員的選拔、任用、升遷、下台均和大眾無關,大眾自然也不會特別在意他們的生死存亡。民間自有真情在,看似無情卻有情,「民主」的硬道理和民意大趨勢,於此昭然若揭。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貓眼看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110/11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