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大陸好多行業的核心技術原來都不掌握

作者:

 

假如因為台灣、朝鮮、印度、南海、釣魚島、蘇岩礁、蒙古、西藏等問題與西方交惡,想像一下西方再次封鎖中國的情形吧。中國國民黨高層警告中共,馬英九上台後國民黨將壓制台獨,大陸最佳發展機遇期只有四年,下一次不知國民黨還能不能當選。四年後的台海局勢不好說。因此假設很有必要。

一、中國所有民航飛機將在三年內停飛,因為沒有維護配件,全國只有一款國產運七改型飛機在進行商業運行,但發動機與航電是進口的。

二、中國所有高速鐵路將在三年內停運,因為沒有配件保障安全,高速鐵路列車的常用配件鐵輪子、電控系統軟件硬件全部需購買。中國完全不能生產。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 鐵道部在高速動車組的引進、消化、吸收上採取了「1、2、7模式」,即10%整車引進,20%散件組裝,70%實現國產化。「可以說,在高速鐵路這一領域,我國的科研成果幾乎為零。」謝維達表示,「因此,實現這70%的國產化,對我國自行研製高速輪軌有着很大的幫助。」  同濟大學教授謝維達強調:「高鐵的研究涉及很多學科,在這方面我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許多部件目前都無法生產。比如高速輪軌經常使用的道岔,目前就需要國外進口。」目前我國尚不能製造的高速列車部件只有三種——車輪、車軸及IDBC晶片。當列車的時速達到300公里時,高速列車車輪的雜質含量必須嚴格控制。在鋼鐵冶煉的時候,就必須要求車輪鋼雜質含量極低且分佈均勻。由於車輪不過關,曾經導致德國高速列車脫軌,人員傷亡。車軸是空心軸,列車所有的重量都壓在車軸上,技術雖然不是特別尖端,但批量生產的時候單件產品質量控制必須非常嚴格。目前鐵道部正在和馬鞍山的生產廠家合作,爭取用兩年時間生產出200公里/小時級別的車輪,用四年的時間生產出400公里/小時級別的車輪。而鐵道部也在和生產炮管的軍工企業合作攻關車軸技術,預計任務完成時間和車輪同步。」

三、中國所有轎車全部停產,因為轎車發動機的電控系統、電控噴嘴、活塞環、ABS、安全氣囊、自動變速箱及變速箱、小到高檔汽車鋼板、螺絲中國完全不能生產。不是說上汽、一汽、二汽學會了集成創新嗎?所謂「集成」,就是「拼湊」的意思,如果封鎖了,也就找不到「拼湊」或「集成」的基本元件。詹樟松說,,在對內燃機動力性能、燃油經濟性以及噪聲等指標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國內大部分汽車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表現還不盡如人意,內燃機的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詹樟松告訴記者,他們現在行的內燃機開發都是採用全球招標方式,因為國內供應商大多處在「照圖加工」的水平。這一方面說明很多供應商沒有自主開發意識;另一方面,目前國內零部件企業很難找到學習提升的機會。許敏告訴記者,目前零部件企業對於真正的核心技術產品開發,還缺乏充分理解和認識,產品開發缺乏科學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法國人從廣州撤離、廣州就不能生產標緻汽車了,同理、日本人從廣州撤離,廣州就不能生產本田汽車了。

四、中國所有彩電業全軍覆沒,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表示,雖然我國彩電業年產能已達8660萬台,實際銷量佔全球銷量的55%,但以往這些彩電中卻沒有一顆「中國芯,海信集團推出了我國彩電業第一塊視頻媒體處理晶片,電子行業資深專家安永成說,雖然「信芯」打破了中國彩電的晶片之困,但在我國上億台電子產品中,「中國芯」使用的比例還很小。中國家電產業,由於核心技術缺失的短板,尤其是目前發展如火如荼的平板電視市場,嚴重受制於上游面板提供廠商的尷尬局面,中國所有彩電業所用晶片全靠進口。中國完全不能生產。


五、手機業全軍覆沒,信產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運行司負責人一語道破了國產手機的缺陷:無核心技術、產品更新速度慢、品種少、缺少差異化及精細化和服務創新。中國所有手機業所用晶片全靠進口,目前,阿爾卡特、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及西門子等公司在中國手持設備市場上佔據了80-90%的份額。以手機基帶晶片為例,2006年國產手機基帶晶片基本被德州儀器、高通和摩托羅拉等國際巨頭所壟斷,市場份額超過90%。在通信行業,缺「芯」曾經一直是中國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尤其在終端方面,中國手機生產企業,因不掌握處於產業鏈上端的晶片核心技術,無法獲取手機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也一直無法成為國際領先企業。路透社甚至作出了這樣的悲觀預測。中國80餘家國內手機廠商,被指數量過多、核心技術缺失、產業盈利能力下降、國產品牌全球化進展緩慢等問題、未來幾年,中國手機企業大多將在競爭中消失。」


六、液晶顯示業全軍覆沒,有關專家指出,海外企業在我國設立的液晶工廠偏重於組裝技術、人才及集聚度不高。我國液晶面板98%依賴進口,加快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TFT-LCD已成當務之急。一句話,中國電子業全軍覆沒。不是有一些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晶片嗎?確有其事,但中國人完全不掌握技術,技術與研發完全被外資掌握。中國人只負責裝配、也就是「集成」。普華永道在《中國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2008年》年度報告中稱,在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的推動下,2007年中國消耗了價值約880億美元的晶片,同比增長了23%,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中國市場上的晶片供應商多是跨國巨頭,但在70家全球性晶片廠商中,32家廠商的市場份額低於平均水平。中國電子產品製造業消耗晶片的採購決策通常不是在中國作出的,企業通常在中國台灣和日本採購晶片。

七、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也不必修高樓了,因為沒有電梯,中國電梯業全被外資控制。技術與研發完全被外資掌握。中國人只負責裝配、也就是「集成」。  全國電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陳鳳旺就此表示,2006年13家大型外企已佔據我國電梯市場80%的份額。「對於中國的電梯市場,目前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國內企業如何開拓市場,而是這些外資巨頭在中國的圈地運動中如何具體瓜分市場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說。

八、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造船業全面崩潰,一艘船60%的東西要進口。造一艘船可能只是最後的組裝在中國,船的各個組織架構和零部件都來自全球各地的廠商,。而在中國,雖然中國的船廠已經能夠生產出各種船型,同時自主研發的船舶也不少,但生產的船舶所需要的配套產品能力有待提高。據郜笙介紹,中國遠洋船舶的導航、通信、艙室、自動化設備以及電機、電器等關鍵部件中國不能生產,仍然依賴國外進口。目前中國國產設備裝船率不足40%,遠低於日、韓的85%以上。進口船用低速機、中速機、船用發電機組佔中國市場的比例(按馬力計)分別為50%、50%和70%。而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部分船用設備產品,主要只能為沿海小型船舶和內河船舶配套。「我們將來要造那麼多船,不落實配套,怎麼敢接單?尤其是地方造船企業,沒有自己的配套資源,將來拿什麼給船舶配套?」

九、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將造不出一台洗衣機、電冰箱,因為洗衣機、電冰箱上的集成電路、晶片,中國完全不能生產。

十、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玩具業將全面崩潰、因為玩具上的集成電路、晶片,中國完全不能生產。

十一、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全面崩潰、中國絕大部分工程機械企業關鍵零部件生產依然受制於人。據湖南省機械工程協會統計,湖南29家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企業生產的主機產品中,零部件等進口成本占製造成本的40%以上。而徐工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2007年,徐工出口創匯5億美元,而購買國外零部件就花費約3億美元,外國零部件占出口產品銷售額的40%,但卻佔了利潤的70~80%。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理事長韓學松稱,為了獲取相關零部件,有的企業不得不派出專門的採購人員,守在國外供給商的工廠里等候。

十二、  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風電將全面崩潰、「風電核心技術都由外國掌握。」張希良告訴記者,北京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風電研究人員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幾乎所有外資企業都會製造技術壁壘。而目前,外資已不僅滿足佔據中國的風電設備市場,已經對投資興建風電廠表示了興趣。我國整機研發和生產企業已超過40家,生產幾十個型號機型,需要大批高質量的零部件與之配套,目前關鍵的零部件,如軸承、液壓件,電控等部分關鍵零部件還需大量進口,成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

十三、從中國此次抗震救災出現的直升機來看,型號較多,且幾乎全部來自國外。比如「米」系列是俄羅斯的,「黑鷹」是美國的,「超級美洲豹」是法國的,其實國產的「直-8」也只是法國「超黃蜂」的仿製品,「直-9」則是從法國引進的技術。中國直升機隊伍目前還屬於「萬國牌」。 「萬國牌」反映了一個現實:中國直升機產業比大飛機產業的情勢更嚴峻。

十四、  高檔數控系統機床及刀具、瀋陽計算公司董事長林滸曾對記者介紹說:「近年來,國際上已實現由普通機床市場向數控機床市場的轉化,而我國仍處於以普通機床為主的低水平階段。先進的數控技術被發達國家所壟斷,我國尚沒有形成數控產業優勢和規模。從2002年開始,中國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進出口逆差嚴重。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以及數控系統的進口依賴程度更加明顯,2005年,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進口達到了52億美元,2006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64億美元。而且即使國產的中高檔數控機床,其80%以上採用的也是進口的數控系統。 「高檔機床也需要基礎元器件的支撐,比如傳感器、高速精密主軸、齒輪等,在這方面,我國相關企業與國外也存在差距,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近日呼籲,我國應加快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化。他指出,重主機,輕部件——機械行業這一「通病」在數控機床製造業也未能倖免,其「症狀」表現為:國產功能部件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明顯大於國產數控機床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數控系統、電主軸、刀架刀庫、滾珠絲槓、直線導軌……一台數控機床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這些功能部件,其中僅數控系統的利潤就佔到整個機床利潤的30%。「實際研究成果不多,社會向功能部件產業轉移的資金不多,致使我國功能部件產業始終未真正興旺起來。」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說。他指出,功能部件上無所作為,很難使我國的機床產業上一個台階。  對於功能部件產業化的滯後對機床產業的制約,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姜懷勝深有體會。他說,買不到「能用的」功能部件是集團長期以來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國產的質量和性能跟不上;進口的不僅價格高,而且功能和性能遠遠超出了實際需要,造成極大浪費,增加了整機成本。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於成廷介紹,目前國產數控機床所用電主軸80%以上依賴進口;滾珠絲槓、直線導軌等功能部件國內都有生產,但都未成規模。隨着目前國產數控機床的發展速度加快,缺乏國產配套刀具這一缺陷也就暴露得愈發明顯,數控機床配不到先進的國產刀具,不得不配「洋刀」。中國刀具行業幾十年如一日的產品結構,在新的發展時期終於暴露出嚴重缺陷,拖了製造業現代化的後腿。據了解,目前我國機床刀具工業呈現出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刀具80%依賴進口。

十五、  核電、晶片製造設備、醫療用設備、石油化工等技術核心設備,中國完全不能生產。一些人認為中國仿製能力強,但高科技的東西是仿不了的,比如液晶顯示、晶片、航空發動機,仿製不了工藝、材料處理、加工方法。中國應對製造業大規模投資了。

十六、假如西方再次封鎖中國、中國摩托車業將全面崩潰、因為核心配件必須進口。由於國產摩托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發動機核心研發能力的缺失,出口方式主要以貼牌生產為主,據中汽協會摩托車分會理事長龔兵介紹,這是因為我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中小排量、中低端產品的生產能力,但我國摩托車企業卻不具備自主研發大排量、低排放、高性能、高技術含量摩托車發動機的能力,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卻最需要大排量的摩托車,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導致了我國摩托車很少進入高利潤的大排量摩托車市場。

-------------------------------------
諸位,我知道我寫的東西深深的傷害了你們脆弱的自尊心,先不要急着反對,我說的是事實.
事實是,諸位現在正在使用的電腦,99.99999%使用的是外國晶片.
你們不服氣嗎?請先把自己的電腦砸掉!

當然了,我們的神經足夠大,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動搖我們維護主權的意志;
我們也不是沒有辦法,毛澤東曾經說過: 「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的問題都解決了。」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貓眼看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203/11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