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惡搞吧?洛杉磯抗議人群中現大清國國旗

鴉片戰爭後因來華各國船增多且皆有國旗,中國水師獨無。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准以後,各師船均豎立三角黃色龍旗,示為中國官船,22日總理衙門將此照會英法俄美四國。這是清朝國旗之始。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國大臣張蔭桓奏請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旗面黃色為滿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龍則象徵皇帝。從1900年在全國懸掛直至清朝滅亡。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1862年10月17日,清政府制定黃龍旗。

(人民網資料)

 龍旗

開放分類: 清朝、政治、歷史、國旗

①龍旗即指繪製有龍的圖案的旗幟,龍旗從周代就開始有了,到宋代龍旗已有12種之多,如黃龍旗、青龍旗等。龍旗的種類雖然比較多,但所有龍旗的圖案大致相似,皆為青質黃闌,赤火焰間彩腳步,再繪上各種不同形態的龍的圖象。如蟠龍戲珠旗就是龍旗的一種,上面畫有黃龍背負河圖的圖案,所以又稱黃龍負圖旗。

在封建王朝龍更是象徵着至高無上的皇權,五爪金龍更是直接象徵着皇帝。皇上既稱天子,又以九五真龍自稱。所以龍又被平常百姓都得諱忌,而龍旗也成為了皇族的專用旗幟.

②龍旗還特指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面國旗---大清的黃龍旗

19世紀,國門被打開,清政府不得不適應近代外交的需要,設計一面「國旗」。

1860年前後,太平天國起義造成國內混亂的局面,西方列強紛紛提出要以兵船助剿,慫恿清政府購買船炮。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一個誘人的時間表:如果1861年年底派人訂購船隻,次年9月,船隻就可全部到華,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1863年4月即可投入長江作戰,6日之內可抵太平天國首都南京,一天就可攻破南京城。清政府信以為真。

1862年2月27日,兩廣總督勞崇光與在廣州主持海關事務的英國人赫德達成協議:清政府向英國購買中號兵*3艘、小號兵*4艘及若干彈藥。事情交由回英國休假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具體操辦。 英國政府把這件單純的買賣當成了控制中國軍事的途徑。李泰國和皇家海軍上校阿思本很快訂購了8艘艦船(7艘軍艦,1艘輔助船)組成「英中聯合海軍艦隊」。7艘軍艦分別命名為「北京」號、「中國」號、「廈門」號、「廣東」號、「天津」號、「江蘇」號、「穆克德恩」號。阿思本還招募了600名海軍官兵,派到各艦任職。李泰國以中國「唯一的海軍大臣」自居。

為了使兵船區別於其他國家的船隻,他和阿思本為船隊設計了一面旗代表大清國----—長方形,綠底,黃色對角線交叉,中心嵌黃龍圖案。李泰國解釋說:「之所以選用綠色乃用其罕為歐洲列強採用,故不致與任何其他國家之旗幟混淆。」

8月13日,他們一本正經地致函英國外交大臣,要求將此旗在英國政府公報上公佈,未果。

三角黃龍旗

黃龍旗成為大清國旗的雛形

與此同時,清政府也明白了要建立自己的海軍艦隊,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誌。總理衙門曾向慈禧提交了很多備選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也有一面與李泰國設計相仿的黃龍旗。慈禧認準了「龍」是君主的化身,金黃色又是皇家獨享的顏色,既然「朕即國家」,那麼用黃龍來代表大清,最為合理了。10月17日(1862年),清廷批准了總理衙門的奏議:所有水師船艦均懸掛三角形黃色龍旗,以黃龍旗作為中國官船旗號。

龍旗具有了國旗的身份,雖然沒有法令正式確定,但這個日子成了後來史家追溯大清國旗的開始。1863年7月9日,在阿思本艦隊抵達中國之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照會英、法、德等國駐華公使:中國購自英國的艦隊將懸掛中國龍旗。

9月,阿思本艦隊來到中國。但是在此之前,李泰國竟然代表清政府與倫敦簽訂了「十三條」。合同不但規定由阿思本任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指揮新購艦船,而且還指揮中國原有的西式艦船;艦船人員的選用,一概由阿思本和李泰國決定;這支艦隊雖然聽命於中國皇帝,但皇帝的一切諭旨均須通過李泰國轉達,而李泰國擁有傳達、解釋甚至否定皇帝諭旨之權。清政府當然不答應,寧願浪費購買船隻的銀兩,也不願留下這支藍眼睛的中國艦隊。阿思本最後只好把船拍賣給了印度和埃及。那個不合法的綠底「龍旗」也被一併拋棄。

長方形黃龍旗

李鴻章上奏改三角旗為長方形旗幟

1872年10月4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批准中國*船桅梢所常掛之式樣為三角的旗幟是海軍旗。龍旗要求龍頭向上,旗用黃羽紗制,龍身用藍羽紗制,定於11月1日所有旗幟一律更換。如此一來,黃龍旗具有了普遍的意義。

龍旗有高貴的意義,卻也有一些缺點。中國的第一位駐外使節郭嵩燾在《使西紀程》裏說:各國國旗多為長方形,且豎黃旗是有危重病人希望別船醫生救助的信號,中國國旗用尖角、黃色「太為失考」。

1881年,洋務大臣李鴻章奏請把三角旗改為縱高三尺、橫高四尺的長方形旗幟。他曾在19世紀60年代上奏過慈禧太后,請求頒制國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軍章程》,規定大清國國旗為長方形黃龍旗。自此,清政府的國旗才算最終確定。

又有一說為

清政府制定黃龍旗為國旗是在1862年10月17日

鴉片戰爭後因來華各國船增多且皆有國旗,中國水師獨無。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准以後,各師船均豎立三角黃色龍旗,示為中國官船,22日總理衙門將此照會英法俄美四國。這是清朝國旗之始。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國大臣張蔭桓奏請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旗面黃色為滿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龍則象徵皇帝。從1900年在全國懸掛直至清朝滅亡。後在1917年7月1日的張勳復辟中又再次出現。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黃龍旗

開放分類: 清朝、中國國旗

黃龍旗 ,1888年到1912年的中國國旗。

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着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黃龍旗在1912年1月10日,清朝政府被推翻後由五色旗取代。

而在1917年7月1日,發生「張勳復辟」事件。張勳、康有為等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御太和殿,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張勳受命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黃龍旗又在北京城出現。此次復辟僅歷時十二天即告結束。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軍入京,張勳遁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退位。黃龍旗又被廢除。

黃龍旗從三角形到長方形的轉變

三角黃龍旗由於軍艦必須懸有政府的旗號以供辨識。清廷於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黃龍旗" 做為官船的旗號(註:有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滿清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到了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為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並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旗為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為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

黃龍旗意義

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說,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定遠紀念艦上飄揚的龍旗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和訊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423/8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