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蹊蹺欲照門 大陸網民疑中共轉移雪災視線

大陸某熱門論壇,有人專門發送艷照到感興趣的網民的電子郵箱,此人留言後面有兩百左右的網民留下了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

蹊蹺艷照門 網民疑中共轉移雪災視線


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影星陳冠希與疑似多名女星的欲照風波已經喧囂近兩周,儘管香港警方高調執法,但網上散播欲照的速度異常驚人。連日來,有關陳冠希系列欲照的話題充斥大陸的各大論壇,點擊/點評量高居不下,國內某熱門論壇一個相關的帖子點擊量竟然高達千萬,創造了大陸論壇史上一大奇觀。

但是奇怪的是,在香港警方高調緝兇,香港本地論壇拒絕該主題討論的同時,大陸當局並未對此加以限制,導致艷照被瘋狂轉載,香港媒體因此抨擊中共警方故意放縱,意圖藉照事件悄悄轉移大陸民眾對雪災的不滿。

如果說剛開始大多網民參與其中多是出於獵奇,但是慢慢湧現出來的諸多蹊蹺,讓不少大陸網民產生疑團。諸如:是誰有這樣的膽量,豁出性命敢於和傳有相當背景的英皇對着幹,敢於挑戰香港的警方,國際警察;安排之縝密,從容的把事件一步一步引向高潮;並且,事發的時機,正趕在大雪災發生時。

據香港明報報導,廣東省公安廳張姓科員表示,公安部門早在2003年成立網路警察,監控網路犯罪和不良信息,特別關注敏感的政治話題,以及危害身心健康的色情資訊。

但「照事件」屬偶然性事件,在大陸警方尚未將其定義為「色情」之前,部份網站因好奇轉載,不足為奇。但為何在香港警方全力查辦之時,大陸警方竟然放任自流?

明報引述大陸警方公安人員的解釋稱,中共各級政府已對雪災投入大量精力,目前又正值春節年假期,加上事件不涉及敏感政治問題,因此暫時對照事件「睜眼閉眼」。

不少大陸網友相信,大陸網管部門若有心執法,隨時可以下令封鎖裸照流傳。有的網友認為,艷照事件已成功轉移大陸民眾對雪災的關注:「要不是艷照門的事把很多的視線轉移,也許雪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最大的事情是雪災,結果香港藝人淫照轉移了雪災。想一下就明白了」


高精度圖片
 

大陸某熱門論壇,該帖子後面有三百多網民留下了自己的電子郵件等待收到照片。

但是有一些大陸的網民質疑艷照後面更大的陰謀。

「請想一想,普通的一個人,有這麼大的膽子麼?黑社會,國際型警,香港警察,大陸警方,換你你試試?再不要說求財了,稍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你有命拿錢沒命花的,更何況,發照片的人明顯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從他發照片的時機,發照片的類型等,都恰到好處,而且正一步一步地將該事件引向最高潮。即使在警方高調調查的情況下,仍不亂陣腳,試問有誰有這能耐?」

「艷照門事件看似一個娛樂事件,實則極可能是一個政治事件,從事件的發展來看,越來越像是一個能量超級強大的組織佈下的一手妙棋。」

「本周詭異消息和爆料層出不窮,什麼香港藝人艷照,什麼陝西就周老虎道歉,什麼西豐書記被勒令辭職,什麼為攻打台灣做了準備。這一切都是煙幕彈,目的是,或轉移視線,或主動釋壓,或誘人奢望,以便金蟬脫殼,最終延長壽命。僅目前這些新聞和爆料,起碼已經說明雪災後果非常嚴重,絕非電視上看到的那樣,其後遺症中隱含着十分強大的威脅力。可以想像,還將有更大的新聞和爆料傳出,比如陝西道歉中就留了一手,沒有直接說明照片真偽,以吊人胃口。再比如讓股市有一個較長時間的上漲,以吸引人們掙錢。甚至,還會在媒體網絡上爆出更多黃色新聞,以便人們呆在電腦前。薩達姆預感不祥時電視上就公開放過A片。當然還會有其他人們意想不到的怪誕事情「發生」。這些異常情況一旦出現,那就說明時間即將開始了。」

「這本來僅僅是娛樂中的醜聞而以,看香港怎麼幹的,他們立刻要求當地網絡不討論這個問題,然後司法起訴,中間似乎有些過分的地方。大陸怎麼幹的?放開來在天涯創造了超過1000萬的點擊,更不用說其他轉載,對比一下任何關於國內政治的敏感話題的帖子,通常活不過半小時,這要不是操縱,陰謀就怪了。」

「推測發圖是香港本地人的可能性比較小,自己毀掉自己的城市毫無意義,包括香港H色社區都拒絕討論這類問題就可以看出來。」

有網民懷疑轉移雪災視線的同時,中共利用該事件整治互聯網,一箭雙鵰:「如果這是個陰謀,那麼,誰受到的損害最大?——答案是互聯網。艷照事件會為「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提供絕佳的理由。」「 在盛世紙虎事件後,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的「加強管理」面臨極大的輿論阻力,而艷照門,則給一件卑鄙的事情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艷照門他們只要想封只是舉手之勞,現在只是先養着等到出了人命還是怎地就要下手啦!」

「其心機之深,手段之狠,能量之大,心腸之毒,讓人不寒而慄!」

有網民得出結論:「根據歷史的經驗,對磚制(編者註:專制)的無恥和卑劣,怎麼估計都不過分。」「 根據某D的歷史信用,這樣的事情(陰謀)可能性很大。」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11/7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