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世界文化 > 正文

縱橫天下的古羅馬軍團

在跟馬其頓方陣作戰時,一名古羅馬軍團的士兵要對付方陣第一排的兩名梭鏢手,還要抵擋他們後面四排士兵的梭鏢的襲擊。他用手中的二支重標槍可以抵銷敵人的一、二支兵器的作用。然後,他必須採取邊進邊退邊機動的辦法,用短劍架起、撥開或擊斷敵人的梭鏢。

當馬其頓運用方陣作戰達到了精通熟練的地步時,古羅馬也開始崛起為難以對付的軍事強國了。在古羅馬王國和古羅馬共和國的初期,士兵是從公民中動員來的。由於他們必需自備武器,因此,騎兵以及裝備最好的重步兵均來自最富裕的階層。如同希臘和馬其頓軍隊一樣,古羅馬軍隊中也有裝備稍差的步兵分隊,如標槍兵、投石兵和其它一些不帶盔甲的輔助兵。各種部隊均以一百人為單位進行編隊,稱為百人隊。這些早期羅馬軍隊的作戰隊形也是方陣。盔甲較好的重步兵排在正面,輕步兵在方陣主體的前面作戰並負責掩護方陣的側翼。

古羅馬軍隊多年作戰的經驗和教訓對他們的軍事學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使他們對軍隊的組織體制和戰術進行了許多改進。這些改進有些是伴隨着兵器的改良而進行的,有些則是政治因素或社會性質所促成的。

到了大約公元前300年的時候,古羅馬逐漸形成了由支隊組成的軍團作戰體制。在人類軍事史上,單兵作戰的士兵第一次從密集隊形的束縛中被解放出來了,而且在他的側面和背後還能得到必要的支援。這一切都是伴隨着短劍和重標槍這兩種兵器的採用和完善而實現的,也正是由於這兩種兵器的採用和完善,古羅馬軍團才有可能形成。

在此之前,騎兵和步兵主要採用長矛和弓進行作戰,劍是他們的輔助兵器。公元前三世紀末,古羅馬軍隊淘汰了用於砍殺的劍,改用一種稍短的劍,用於刺殺,稱為短劍。據希臘歷史家波里比阿和羅馬歷史家李維說,這種劍是按照西班牙僱傭軍的劍設計的,它的長度約為兩英尺,劍寬約兩英寸,很重,劍頭十分尖利。劍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屬製成。

羅馬短劍

古羅馬短劍使用起來比梭鏢更加靈便,用處更廣。它可以作為劈刺式兵器,砍下敵人方陣中梭鏢兵的腦袋。它比單純用於刺殺的劍更能殺傷敵人。在當時不管什麼傷(特別是砍裂刀傷)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劍有這樣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李維曾在著作中描述過馬其頓士兵「當見到西班牙士兵用劍把人體剁成碎塊,將胳膊從人體上剁下,肩、四肢或腦袋與身體分離,頸部被刺得血肉模糊,內臟裸露在外」的情景時,都嚇得魂不附體。

另一方面,由於短劍的作用距離較近,不象梭鏢那樣能夠拒敵於較遠的距離之外,它對士兵的保護功能要差一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們把盾作了較大的改進。馬其頓人加大了原來較小的希臘圓盾的直徑,古羅馬軍隊則把盾改成結實的長圓形凸面體,高約四英尺,寬兩英尺,可以將身體的大部分遮蓋住。其形狀有些象琵琶桶的平面。它用木頭製成,上面蒙有獸皮,並用窄條金屬加固。用這種護身裝具,古羅馬士兵比馬其頓甲兵行動較為輕便。

古羅馬士兵使用短劍時,在其右前方需要大約六英尺的空間。他必須逼近敵人才能刺傷敵人,因此,這樣的戰鬥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短兵相接,需要具有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古羅馬直到共和國時期才具備了成熟的政治和心理條件,使得士兵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使用兵器。共和國的羅馬人是國家的公民,而不再是君主國的臣民。

古羅馬兵器的一項重大發展是重標槍。它是標槍的一種,跟短劍一樣出現於公元前三世紀。據考證,標槍從舊石器時代起就已問世。在希臘和馬其頓軍隊中,在戰鬥的開始階段,輔助部隊用標槍來動搖敵人的士氣,打開突破口或者騷擾其側翼。古羅馬軍隊曾經試用過多種不同類型的標槍,到公元前二世紀時似乎基本定了型。這種標槍容易投擲,穿透力大。它一半是金屬杆,一半是木頭製成。也就是將一根長四點五英尺的鐵杆插入一根四點五英尺長的木杆,其總長度約為七英尺。為了將標槍的兩個部分連接起來,通常是用兩個銷釘。從古羅馬的馬略將軍時起,這兩個銷釘中有一個是木製的,因此標槍在插入盾或人體時很容易斷裂。後來,到凱撒大帝時期,在軟金屬杆上加了一個堅硬的鐵槍尖,這樣,標槍在穿透盾或人體後槍身便隨之彎曲而不會斷裂,不過要重新拔出則比較困難。

羅馬投槍

重標槍用單手投出,最大投射距離約六十英尺,但實際上往往沒有這麼遠。作戰時,軍團士兵一齊投出,這樣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懾效果。為了提高命中率,有時也為了增加投射距離,因此,在重標槍的木杆上繞一根繩索,在投射的霎那間用勁一拉,使標槍旋轉着向前飛去。倘若正好穿透敵人的盾,盾就失去作用,持盾的士兵只好聽憑古羅馬士兵衝上來用短劍砍刺。如果重標槍的入射角為45°或45°以上,就能穿透胸鎧和頭盔。假如把重標槍握在手裏則完全可以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起初,重標槍只是劍的輔助兵器,到了公元前一世紀,它的作用就變得跟劍同樣重要了。古羅馬軍團的士兵通常都攜帶着這一重一輕的兩種兵器。

短劍的啟用和由分隊組成的高度機動的軍團的發展,使古羅馬軍團進入了作戰效能最高的階段。這種高度機動的軍團取代了早期的方陣隊形。古羅馬依靠這種軍團衝出了意大利,經過一連串幾乎很少吃敗仗的戰爭,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

古羅馬軍隊的士兵有四種類型,他們都是自由公民,具有忠誠於國家的強烈意識,第一類是少年兵或稱輕步兵,他們年齡最小,最靈活敏捷,但又最缺乏訓練;第二類是青年兵,他們年齡稍大,經驗較多,組成了軍團重步兵的第一戰列;第三類是壯年兵,平均年齡約三十歲,他們成熟,頑強,經驗豐富,是整個軍隊的中堅力量,組成了軍團重步兵的第二戰列;第四類是成年兵,他們年齡最大,老成穩健,正好彌補了少年兵魯莽的缺點,組成了重步兵的第三戰列。

古羅馬軍隊的基本戰術組織是小隊,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連。每個小隊由兩個百人隊組成,相當於現在的兩個排。百人隊原先為一百人,後來改為60至80人。每個成年兵小隊只包含一個百人隊。鑑於由一名軍官(百人隊長)來指揮一百人的隊伍常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後來減少了人數,但百人隊這個名稱仍然保留了下來。大隊相當於現在的營,由450至570人組成,其中有120至160名少年兵,還有相同數量的青年兵和壯年兵,60至80名成年兵,另加一隊30人的騎兵。大隊裏的騎兵很少跟大隊一同作戰,而是自己合起來組成較大的騎兵隊伍。

古羅馬軍團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一個師,它由10個大隊組成,約4500至5000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騎兵。每個古羅馬軍團配有(在古羅馬共和國時期)一個聯合軍團。它們兩者的組織體制相同,不過聯合軍團的騎兵通常有600人。有些人士認為,聯合軍團的組織體制跟古羅馬軍團不一樣,它是古羅馬採取的一種策略,以大約相等數量的聯合部隊來支援各古羅馬軍團。聯合部隊最大的正式編制是大隊。但至少在凱撒時期,聯合軍團跟古羅馬軍團的組織體制是同樣正規的。

頭盔

古羅馬軍團和聯合軍團合起來相當於現代的一個軍,約9000至10000人,其中約有騎兵900人。兩個古羅馬軍團加上兩個聯合軍團組成一個野戰軍,稱為執政官統率的集團軍,由兩名羅馬執政官當中的一名指揮。每個執政官統率的集團軍通常有18000至2萬人,其正面戰線寬約二千五百米;整個集團軍戰鬥編隊佔地約六十萬平方米,大約三倍於同樣規模的古希臘方陣隊形。

軍團的機動性取決於每個橫隊中各分隊之間的戰術關係,也取決於重步兵的各個作戰橫隊之間的相互關係。每個小隊就象一個古希臘小方陣,它的每個橫列約20人,縱深6人,士兵間隔略大於古希臘方陣的士兵間隔。每個士兵所佔位置約1.5平方米,橫隊的各個小隊之間有一個相當於小隊正面寬度的間隔,約30米。各小隊交錯排列,第二和第三橫隊中的小隊正好對着前面橫隊的間隔,形成棋盤狀的縱橫交錯隊形。二個重步兵橫隊之間約有100米的間隔。

這種棋盤方格狀的作戰隊形較之古希臘方陣有許多優點。它比較容易在地形崎嶇的鄉村實施機動,不用擔心部隊前後失去緊密的聯繫,也不必擔心橫隊中出現前後脫節的現象(因為隊伍本來就有一定的間隔)。必要時,第一橫隊可以穿過第二橫隊進行撤退,第二橫隊也可以穿過第一橫隊向前推進。成年兵橫隊實際上是軍團的一支有機的後備隊。不管怎樣說,指揮官是有意識地把它當作後備隊來使用的。各部隊之間的間隔當然是比較薄弱的環節。

但是,當出現危險情況時,前兩個橫隊的間隔後面會有其他部隊來加以填補,因此,這種危險性始終是有限的。作戰時,前兩個橫隊可以合成一體,形成一種方陣隊形。一旦部隊重新需要實施機動時,又可以迅速拉開間隔距離。

青年兵和壯年兵均配備有兩支重標槍和一支寬刃的護身短劍。每人還攜帶着長圓形凸面體的古羅馬盾。成年兵不配備重標槍,也不帶短劍,只有一根12英尺長的長矛。少年兵配備有普通標槍和投鏢。為了使遠距離投擲兵器能夠取得多種效果,古羅馬人有時還使用外國僱傭軍,如巴利阿利投石兵和愛琴海地區的弓箭手等,跟古羅馬軍隊的少年兵配合作戰。

作戰時,青年兵(可能也有壯年兵)推進到接近敵人時便一齊將重標槍投射出去,接着,用劍跟敵人進行近戰。當他們拼殺得精疲力盡時,壯年兵便上來替換,青年兵下去休息。進攻在一條很寬的戰線上展開,通常要進行好幾個批次的替換。士兵都是按進攻戰的要求配備武器和進行訓練的。只要可能,指揮官總是力圖先發制人。

在對付野蠻民族的部隊時,古羅馬軍團用齊投重標槍的辦法來阻擋敵人的進攻,然後用短劍進行近戰。這種戰鬥實際上變成了一種劍術的較量。由於古羅馬軍隊受過良好的教育和訓練,其軍事組織體制又能經得起戰鬥的考驗,因此總是穩操勝券。

在跟馬其頓方陣作戰時,一名古羅馬軍團的士兵要對付方陣第一排的兩名梭鏢手,還要抵擋他們後面四排士兵的梭鏢的襲擊。他用手中的二支重標槍可以抵銷敵人的一、二支兵器的作用。然後,他必須採取邊進邊退邊機動的辦法,用短劍架起、撥開或擊斷敵人的梭鏢,最後,在敵人的隊伍中打開一個突破口。接着,軍團士兵才能用短劍在方陣的密集隊伍中進行拼殺。

馬其頓方陣和古羅馬軍團曾經有過兩次重大的交戰。一次是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的西諾塞法拉戰役,一次是第三次馬其頓戰爭中的皮德那戰役。兩次戰役均由古羅馬軍團獲勝。公元前197年在希臘東北部的西諾塞法拉戰役中,兩支軍隊(各有約26000人的兵力)在大霧中的山間鄉村不期而遇。馬其頓軍由菲利普五世統帥,羅馬軍(當時正支持獨立的希臘,企圖反抗馬其頓征服希臘半島)由卓越的年輕將軍泰特斯。奎因克修斯。弗拉米尼納斯率領。菲利普因初戰告捷而忘乎所以,在不適宜方陣作戰的地形上與古羅馬軍全面開戰。他的右翼部隊將羅馬軍的左翼頂了回去,但當馬其頓的左翼部隊正要由行進縱隊在平坦地形上擺開陣勢時,卻遭到弗拉米尼納斯率領的羅馬軍右翼的襲擊而被擊潰。一部分前進中的羅馬軍右翼轉過來進攻馬其頓軍隊的右翼,將混亂中的馬其頓軍趕出了戰場,使之遭到了巨大的損失。這次戰鬥充分表現出古羅馬軍團的極大的機動靈活性。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是由於馬其頓國王柏修斯(菲利普五世之子)重新試圖控制希臘而引起的。羅馬人再次干預了馬其頓的舉動。戰爭在皮德那達到了高潮。柏修斯率領一支32000人的軍隊跟阿森河對岸由盧修斯。艾米留斯。保羅斯率領的一支規模稍小的羅馬軍相對峙。公元前168年6月22日,正當阿森河兩岸的軍隊都在飲馬時,因發生某一偶然事件拉開了戰鬥的序幕。柏修斯抓住主動,首先集合方陣,向河對岸發起攻擊。艾米留斯雖然竭力設法集合他的隊伍,馬其頓方陣則以銳不可擋之勢向靠近河岸的平坦地區席捲而去。但馬其頓軍在繼續南進時遇到起伏不平的地形,隊伍無法保持前後呼應。這時艾米留斯乘機揮師反擊,突破了馬其頓軍方陣中出現的缺口。缺口一經突破,整個方陣便土崩瓦解。戰爭結果使羅馬人控制了希臘、馬其頓和地中海東部地區。

盔甲

古羅馬軍團是由可以單獨機動的部隊組成的,他們能在敵人防線上打開缺口並利用缺口進攻敵人。而每個軍團士兵也都經過嚴格訓練,能在較小規模上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戰鬥。他們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早以這種戰術隊形、這種方式進行作戰的,也是最早以劍而不是梭鏢為主要兵器進行戰鬥的士兵。他們在作戰中表現出來的較強的獨立性和高度的訓練素養,標誌着一個團結一致的羅馬國的崛起。它的軍隊能夠長年不息地打仗。羅馬士兵是國家的公民,因此他們意識到是為自己肩負的重任而戰。

古羅馬逐步擴展成為一個地中海帝國,從而導致了由步兵大隊組成的古羅馬軍團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軍團是從步兵分隊組成的軍團演變而來的。它在公元二世紀時得到發展,在二世紀的最後幾年裏,蓋尤斯。馬略將軍又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這種體制。由於羅馬帝國擴張的需要,加之許多外國對這一廣闊地區的威脅,迫使羅馬在軍事上進行了巨大和必要的改革,同時也導致羅馬政府由共和國改成了帝國。

由於羅馬帝國的疆土步步擴張,使得連年不斷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採用每年徵募公民來組建民兵的辦法已不能滿足軍隊兵力的需求,因此必須建立一支由專職士兵組成的常備軍。許多士兵是從不太可靠的社會成分中徵集而來,他們的紀律、訓練水平和忠誠可靠程度下降了,官兵之間互不信賴。為了加強作戰的指揮控制,不得不縮小軍團各小隊之間的間隔。因此,古羅馬軍隊的作戰隊形實際上開始向陳舊的古希臘方陣演變了。這就使古羅馬軍隊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地位,從而造成他們在帝國邊緣地區的作戰連連失利。

由於事態的發展,迫使羅馬執政官馬略於公元前100年左右對羅馬軍事體制進行了改革,以適應當時形勢的要求。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裏,羅馬的講究實際的高級首腦也多次從事過這樣的改革。馬略在擔任羅馬執政官期間,建立了一套新的軍事組織體制。這種體制及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紀元初年。該體制消除了民兵內各舊貴族間的界限,又消除了他們的年齡和作戰經驗方面的差別,增進了各部隊之間和士兵之間的交流,提高了作戰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進行了兵員的補充和更新。他還制定了一套新的完整的訓練教範,雖然後來幾經修改,但在凱撒時代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訓練法規。由於軍隊越來越趨向於職業化,因而克服了士兵在尚武精神和公民責任感方面日益下降的弊病。

馬略接受了羅馬軍團逐步向方陣隊形演變的趨向,並把步兵大隊作為基本的戰術組織。小分隊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僅僅作為大隊裏的一個行政單位。每個軍團由十個大隊組成,每個大隊有400-500人。

作戰時,大隊編為十或八列橫隊,每列橫隊約有50人。在排成密集隊形時,士兵間距約三英尺,這樣很適合部隊的機動和密集的標槍投擲,但不宜用於白刃戰,因為間距太小,劍無法施展。為此,在進行近戰時採用了間距為六英尺的疏開隊形。為使密集隊形能夠迅速擴展為疏開隊形,在交戰前各大隊之間必須留出相當於一個大隊寬度的間隔距離。如果一個軍團由二或三個橫隊組成,馬略就把橫隊中的各大隊按棋盤方格形狀加以排列,從而使軍團保持了原有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並在士兵之間保留了戰鬥中揮劍所需的間隔距離。同時利用這種隊形的靈活性可以適應方陣中士兵往往自然而然地擠到一起去的傾向,使軍團在近戰時正面陣線始終保持連貫均衡,不致產生缺口。這是一項簡單、高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使古羅馬軍團繼續保持了固有的靈活多變的特性。

大隊在行進時編成四路或五路縱隊。若要變為戰鬥橫隊,只須先合併成二路縱隊,然後作向右或向左轉即可。行進間的隊伍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排面和方向的變換時,跟現代軍隊密集隊形的操練方式相似。

軍團通常編為三個橫隊。第一橫隊包括四個大隊,第二和第三橫隊各為三個大隊,後面橫隊中的各大隊對準前一橫隊的大隊間隔,以傳統的棋盤方格形式交錯排列。如果將軍團編成二個橫隊,那末,顯然每個橫隊就由五個大隊組成。軍團的隊形很少編為一個橫隊,編成四個橫隊則更屬罕見。每個大隊正面寬度約為120至150英尺,各大隊的間距相等,這就是說,正規的三橫隊軍團正面寬度約為1000英尺。各橫隊的間距通常約為150英尺,因此軍團的縱深約為350英尺。

一支由每個軍團平均兵力為4500人的八個軍團組成的軍隊,排成三橫隊式的隊形,其正面總寬度約為2500英尺,跟過去以分隊為基本單位的軍團相似,但縱深要稍淺一些。即使如此,馬略將軍率領的軍團正面每公尺寬的距離後面平均排有13人,而馬其頓方陣則為25人,因此,軍團隊形的密度約為方陣的一半。

軍團的主要防禦隊形有橫隊、方隊和圓隊等。橫隊通常由十個大隊排成一列,部署在設防陣地或戰壕的後面。方隊按普通三橫隊形式組成,其中三個大隊朝正面,七個大隊分別朝着其餘三個方向,三個大隊向後,另四個大隊兩兩面朝兩個側面。方隊和圓隊(即方隊的變形)均用來對付騎兵。通常若側翼受自己騎兵或輔助輕步兵的保護,那末軍團喜歡以橫隊對付敵人的騎兵。只要將重標槍、盾和短劍結合使用,就足以抵擋最強大的騎兵衝鋒了。

從軍事角度來看,以大隊為戰術單位組成的古羅馬軍團可以說是古代適應性最強的作戰部隊。軍團最傑出的統帥凱撒在戰術上雖無重大貢獻,但在軍團的運用上卻不愧是一位卓越的能手。由於改組了後勤供應車隊,作戰部隊只需攜帶自身的基本必需品,因此他和他的部隊能夠迅速前進。偵察兵和騎兵部隊能夠超前部隊主力20英里實施敵情偵察。這是極不簡單的。因為原先的軍隊往往都是莽莽撞撞地進入遭遇戰鬥的。

古羅馬的將軍們都強調打進攻戰,只要可能,就儘量尋找機會襲擊或逼近敵人的側翼。他們跟敵人一樣,總是力爭佔領制高點,這樣可以增加兵器投擲的距離,衝鋒時不僅有力,而且衝擊力量更大,同時劍和梭鏢刺出時也更加容易些。凱撒通常把最得力的大隊安排為第一橫隊,這樣一開始突擊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在輕步兵進行小規模襲擊和用投擲式兵器進行騷擾之後,雙方的主力橫隊便開始互相接近。羅馬軍團的橫隊或者主動前進,或者等候敵軍逼近至相隔20碼的距離。這時,第一橫隊的前面兩列士兵便將標槍投出。往往就在這個時候,軍團已經採取半方陣式的疏開隊形。但有時疏開隊形的動作有遲滯的現象,要待標槍投出之後才完成疏開動作。

軍團幾乎總是在主力橫隊開始跟敵人進行白刃戰前發起衝鋒。這時,第一橫隊的8或10列士兵就迅猛衝向敵人,但只有前面的兩列士兵能夠用上劍,後面各列士兵則將手中的標槍從混戰中的士兵頭頂擲過去。幾分鐘後,雙方的第二批士兵便上前替換正在交戰中的士兵。這樣周而復始地替換着打下去,直至戰鬥結束。與此同時,輕步兵要負責給後面各列士兵補充標槍。這些輕步兵除了要掩護軍團的背後和側翼外,還要負責找回所有能夠找到並尚能使用的標槍和投鏢。

若第一橫隊的進攻未能取勝,或者被敵人壓住,那末第二橫隊的士兵就穿過第一橫隊士兵的六英尺間隔向前推進,第一橫隊中精疲力盡的士兵則退下來休息並重新編隊,最後便作為後備隊的第三橫隊使用。因此在整個戰鬥中,橫隊中的各列士兵以及二個或三個主力橫隊之間都在連續不斷地進行調動。要進行這樣的調動和替換,軍隊必須要有高度的紀律性和嚴密的組織。正因為古羅馬軍隊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才能在高明的軍事將領的指揮下,不斷戰勝規模更大的野蠻人的烏合之眾以及別的文明國家的軍隊。

馬略軍團並沒有啟用過什麼新型兵器,他們通過嚴格的訓練,採用鬥劍術以及士兵的真正專業化,提高了當時兵器的效能。長期服役的士兵編成了常備軍,佩戴着銀鷹標誌。忠於自己的軍隊是對每個士兵的基本要求。古羅馬長盾堪稱古代最好的盾,巧妙地使用它,再配以頭盔、胸鎧、皮製的或金屬制的上身盔甲及脛甲(只包右腿),使古羅馬軍團士兵的身體得到了極好的保護。當時小型投射式兵器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凱撒大帝時,每個軍團均配有30架小型彈弩和投石器,每架投石器由10人操作。這些武器除用於圍城戰、保衛野戰工事和掩護渡河外,有時在重步兵橫隊實施突擊行動前也在開闊的戰場上使用。

約從公元前50年至公元300年,古羅馬軍事體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一方面反映幾個世紀來它的軍事技術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同時也說明古羅馬在其國力鼎盛時期曾經不遺餘力地使當時的技術適應了戰爭藝術和戰爭科學的需要。

古羅馬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為了把帝國的安全與經濟的穩定緊密結合起來,曾按照「經濟效能」的合理比例關係制定了他的軍事方針。在他的領導下,除保留10000名古羅馬禁衛軍負責維護國內安全外,軍隊的二十五個軍團全部分散部署在邊境上。為此建設了一套優質道路網,使軍隊在遭到外來威脅時能夠從一個地區迅速運動到另一地區。

為了支援這二十五個軍團,奧古斯都又建立了一支規模與之相當的輔助部隊。這支部隊包括弓箭兵、投石兵、輕步兵和騎兵。他們大多是從帝國外面的野蠻或半野蠻部落中徵募來的。開始時允許輔助部隊保留其部落組織和頭領。後來發現這樣很可能導致他們的反叛和兵變,因此規定野蠻人輔助部隊必須調離故鄉去守衛別的邊疆地區,並按羅馬人的規定改造其部落組織,摻進其他部落的人來沖淡原部落人的成份。

古羅馬皇帝哈德里安(公元117-138年在位)登基後,將奧古斯都的機動防禦方針改為邊境的堅固防禦。他在邊境建造了許多人工障礙以彌補河流山脈等天然屏障之不足。德國的要塞邊界和英國的哈德里安牆都是用土築成的高牆,並在牆頭上設置了木柵欄。這種設防的界牆為古羅馬邊境巡邏部隊提供了保護和隱蔽物,同時也使野蠻部落的入侵者更難偷越邊境。

後來又有一些古羅馬皇帝繼續改革從別的邊境向發生戰事的邊境派送援兵的邊防體制。最後認為原先的邊防措施容易引起各部隊內部的混亂乃至解體,有時甚至數年不能恢復,因而不能適應邊防要求。為此,決定建立一支機動預備隊以解決這一矛盾,也就是採取了奧古斯都和哈德里安兩種邊防思想的折衷方案。軍隊分成了兩個主要部分:一部分為邊境常備軍,另一部分為機動野戰部隊。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兵力部署在邊境要塞,剩下的三分之一為機動部隊,集中部署在幾個戰區內。

早在奧古斯都在位時期,羅馬人為其所組織的野蠻人輔助部隊進行編組、加以訓練和提供裝備,所有這些,有時反而被野蠻人用來反對羅馬人自己了。一些被遣散的輔助部隊士兵和逃兵參加了野蠻人對羅馬邊境的襲擊。野蠻人的軍隊在跟羅馬軍隊作戰中也學習到了許多有用的經驗。他們不斷改進作戰方法,最後,終於推翻了羅馬帝國。不過,由於羅馬人畢竟在政治上比較成熟,社會結構又相當嚴密,加之許多卓越的羅馬將領具有高超的組織和領導才能,因此羅馬帝國還是苟延殘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

作者:T·N·杜普伊 [美國] 

摘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214/3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