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一塊銀圓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作者:

 

在研討「文化人經濟生活狀況」的過程中,我曾有幾次遇到「一塊銀圓究竟有多大價值?」這個非同小可的難題。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為「一塊錢風潮」而提出辭職,可見事態之嚴重;

 

魯迅先生為青年讀者的「一塊錢書款」而百感交集,可見情意之深沉——

 

  蔡元培魯迅的時代,用的主幣是銀圓而不是後來的紙幣。那麼「一塊錢」能買多少東西呢? 我們應該查照歷史上日常生活用品的物價等各種複雜因素來綜合計算。

從中華民國成立到30年代初葉,市場上通用的貨幣以銀圓、銅錢為多,而紙幣(國幣或兌換券)信譽不佳,還並未成為正宗。若要拍攝電視劇的話,必須注意這個細節。本來「塊」這個量詞專用來計數「有分量」的事物。讀者看完本文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在這故事裏說的是金屬,而非輕薄的紙。

 

20世紀頭30年以銀圓為本幣

 

20世紀頭30年,以銀圓為本幣(銀本位)的幣值是比較堅挺的,沒有此後40年代國民黨政府發行的「法幣」和「金圓券」那樣的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揚。所以我們可以對「一塊錢」的實際購買力有相對穩定的描寫。

 

1911-20年間,上海的米價恆定為每舊石(178斤)6銀圓,也就是每斤米3.4分錢;1銀圓可以買 30斤大米;豬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8斤豬肉;這時「一塊錢」大約折合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民幣45-5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幣60—70元。

 

1920-1926年間,在上海的大米價格為每市石(160市斤)9.5銀圓,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錢;1 銀圓可以買18斤大米;豬肉每斤1角4分-1角5分錢,1銀圓可以買7斤豬肉;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折合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民幣4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幣48—55元。

 

1927-1936年間,在上海大米平均為每市石(160市斤)10.2銀圓,也就是每斤大米6分多錢;1銀圓可以買16斤大米;豬肉每斤2角-2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4-5斤豬肉;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折合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民幣3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幣36—40元。

 

而當時在北京(北平)的物價普遍比上海低些。例如1934-36年北平市1銀圓可以買8斤好豬肉,或買兩丈(6米)「藍士林」布……

我定義1934—35年間(法幣改革前夕)的銀圓為「基準銀圓」;定義1955—56年間新人民幣為「基準人民幣」。

根據一系列史料考證和研究成果,我有充分把握指出——

 

「基準銀圓」1圓 =「基準人民幣」3元

 

以此兩者為基本坐標,可以計算出歷年銀圓與人民幣購買力的比值。詳盡論證請參看拙作《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以及《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皆文匯出版社印行)

 

舉些形象的實例——20 年代30年代在北京,一塊銀圓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錢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錢可以買2-3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錢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優惠價5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當然,各種物價漲落並不是同步(按照同一比例)的。貨幣購買力有複雜的計算方法,茲不詳述。

 

作出上述簡要的形像說明以後,我就可以講述「一塊錢」的故事了。

責任編輯: 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129/2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