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專家視點:股民為何掙了指數不掙錢?

日前,上交所調整了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新股上市將不再從首日計入綜合指數,而是從第11天開始計入指數。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新股上市對綜合指數的干擾,使指數更具有可比性。上證綜合指數是從2002年9月23日起,決定新股上市首日即計入綜合指數的,這與當時的市場狀況是直接相關的。在當時的熊市中,該計算方法可以從一定的程度上緩解指數的下跌速度。但目前的市場已經從熊市轉變為牛市,這樣的計算方法會導致指數虛漲,不利於市場的穩定。

  但只是作上述修改是不夠的,上證綜合指數的權重計算需要作重大調整,否則,指數計算上的技術性錯誤有可能導致中國股票市場災難性的後果。上證綜合指數的權重是根據公司的總市值(總市值=總股本×價格)來確定的,該計算方法在工商銀行股票上市之後顯露了它的缺陷。

  工行的總股本是3340億股,其中A股總股本是2500億股,但流通A股只有68億股(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戰略投資者配售的股票,暫時不能流通)。儘管它的國家股在表面上看未來是可以流通的,但根據國家政策規定,這些國有股實際上是不可能在市場上流通的。但我們在綜合指數的計算上,工行的指數權重是按照總的A股股本計算的,按照1月5日的收盤價計算,工行A股的總市值為13000億元,占上海股票總市值的20%,而該股票的實際流通A股只佔上海流通A股的2%左右。不僅如此,工行是金融股的龍頭,而目前金融股占上海股票市場的比重已經超過40%,也就是說,通過控制工行的這區區68億股的股票就可以玩轉整個股票市場,操縱上海綜合指數成為十分簡單可行的事情。工行事實上已經成為控制上海綜合指數的最好工具。

  在這些超級大盤股不斷上升的同時,指數不斷創出新高,但其他六成以上的股票卻門前冷落,不漲反跌,市場稱之為「二八現象」。指數的非理性上漲必然扭曲投資者的行為,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人越來越少,而搏傻的人卻越來越多,市場投機氣氛日益高漲,這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指數的人為操縱,使指數期貨市場的風險凸顯出來,在金融期貨的模擬交易中,出現暴倉的情況司空見慣。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如果將來推出指數期貨交易,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筆者建議將指數的計算方法做合理的調整,每隻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應該按照其實際流通股的市值來計算。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上述投機行為。

  也有人認為,指數期貨的標的是300指數而不是綜合指數,300指數就是按照實際流通股的市值來計算權重的。因此,無須修改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筆者不同意這樣的看法。指數的意義在於給投資者提供一個價格參照系,它的權威性來自市場的習慣。毫無疑問,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中,上海綜合指數是最權威的,300指數無法替代上海綜合指數,就像「元旦」替代不了「春節」一樣。有人專門做過計算,結果是300指數與上海綜合指數的相關係數超過0.95。可見,即使未來的指數期貨的標的是300指數,但上海綜合指數同樣可以直接影響指數期貨的價格,通過操縱工行的股價就可以操縱指數期貨的走勢。

  需要調整指數權重的不僅僅是工行一隻股票,類似的還有中國銀行、長江電力等股票。只要國家明確規定要保持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其權重的計算都應該做調整。

  如果按照實際流通股的權重來計算,工行的權重是2%而不是20%。這樣,就無法通過操縱工行股票的價格來操縱整個指數的走勢了,工行、中行等大盤股就可以從「害群之馬」轉變為真正的「定海神針」。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7-01-16 第05版)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116/2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