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皇帝

溥儀買票進故宮 指出照片掛錯!專家:「不懂裝懂」溥儀:那是我爹(組圖)
2020-01-17

1959年,愛新覺羅·溥儀被特赦。這位末代皇帝結束了高牆之內的生活,成為了一名普通公民。首先要做的,就是上戶口了。在上戶口的時候,工作人員一聽他的名字,非常震驚。戶籍登記人員問到家庭住址的時候,溥儀回答自己的家不就是紫禁城嗎。然而,工作人員表示,故宮可不是...

陶傑:皇帝永遠是好的(圖)
2019-12-26

歷史有趣的地方,在於因果的細節。中國小孩讀的歷史教科書,偷偷摸摸,將許多因果的誘因細節略去,不斷重複一句話:洋鬼子欺負我們。絕不告訴下一代,是你先欺負洋鬼子,洋人只是據理反擊。皇帝是好的,只是奴才壞事?哈哈哈。二百多年前一樣,今日也一樣。

自古皇帝美女多 這位皇帝卻三次了斷「桃花運」 令人佩服(圖)
2019-12-13

唐太宗締造了巍巍大唐的輝煌盛世,唐代吳兢編撰的《貞觀政要》對唐太宗的仁心仁政,以德治國的史蹟記載詳細。書中除了記載唐太宗跟若干大臣談論治國為政之道,總結國家長治久安的經驗和教訓,也記載了唐太宗三次了斷桃花運的過程。自古皇帝美女多,桃花運這種事對於大多皇帝而...

為什麼古代皇帝的臥房不超過10平方米?(組圖)
2019-12-11

故宮中的房間並不是太大,圖為養心殿明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Gisling/CC BY3.0)皇帝的臥室確實不大。但是面積較小的原因真是為了防止房子大吸走人氣嗎?故宮的專家告訴筆者,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

奇!皇帝夢到一個13歲女子 強行娶她入宮 生下著名皇帝!(圖/視頻)
2019-12-06

皇帝夢到一個13歲女子,強行娶她入宮,生下著名皇帝!

歷史上因言而無信而遭廢殺的皇帝
2019-12-04

古語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究說話算數。大丈夫立世,當以誠信為本,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正所謂一諾千金。不過,話又說回來,誰能一輩子說到做到?誰又能一輩子言出必行?人無完人,對於自己作出的承諾,如果不能兌現,只要誠心誠意地向對方道歉或解釋,還...

為什麼古代皇帝都要稱自己為「朕」?(圖)
2019-11-15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為什麼皇帝都要稱自己為「朕」?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歷史書和古裝劇,你有沒有好奇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麼皇上總是自稱為朕呢?關於天子的稱呼有很多,但是只有皇帝才能稱自己為朕,這到底是為什麼?又有什麼歷史原因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

歷史罕見!輪迴轉生 輔佐四個皇帝的李泌與顧況棄官修煉(組圖)
2019-09-18

入山修道是一件高尚的事情,特別是那些棄官歸隱的人更是受到人們加倍的敬重。顧況父子都棄官入道、歸隱山林,這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個文人的創作歷程與他的生命經歷是息息相關的,閱讀文人的作品,能夠知...

故宮有9999間房 皇帝寢宮才9.9平米 但裏面物件樣樣價值千萬(圖集)
2019-08-16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之一,它的佔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房子總共有9999間。如此看來,住在裏面的皇帝,吃的一定是山珍海味,穿的那當然是錦衣玉食,住的應該是寬敞的宮殿,身邊還有「後宮佳麗三千」環繞。 其實是我們想多了,當你走進故宮的皇帝臥室時,...

這6句狠話 不愛聽 卻很現實(組圖)
2019-07-21

01 任君蓋下千間舍,一身難臥兩張床。 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是有限的,沒有必要無止境地索取,所以古人說:「儲水萬擔,用水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 「溫飽自在,富貴多憂」,吃得香,比吃山珍海味更重要;睡得安,比住豪宅別墅更重...

佚名:致習近平主席公開信
2019-06-21

可以說除了主觀上對敵方的誤判外,幕僚中也不乏酒囊飯袋行屍走肉的腦癱人!例如金燦榮,自以為很有學識,卻沒有一般人的常識!據說他也是國家高級智囊團的得力幹將。他給你習近平提出對美方打稀土牌,用稀土去卡美國軍工的脖子,你還真信了金燦榮的鬼話,跑去稀土工業基地考察,以示對美警告!美方卻是啞然失笑,毅然命令美國防部禁止使用中國稀土!

【中華文化】「太太」原來有這麼好的寓意(圖)
2019-04-07

周朝有三位開國先君,而這三位先王的夫人,也就是太王的夫人太姜、季歷的夫人太任、文王的夫人太姒,都母儀天下,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君王。這三位夫人,被稱為周初「三太」,她們個個誠莊恭敬,都有非常高的道德和品格。

梅桑榆:中國歷史上34個沒有 (圖)
2019-03-13

"偉大領袖"詞云:「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信哉斯言!反觀歷史,上述34個沒有,都是秦皇、漢武未想到或不敢幹,而唐宗、宋祖不忍干或不屑干之事,他們不是「略輸」、「稍遜」,而是比今朝的「風流人物」相差甚遠矣!

滅佛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報應(圖)
2019-03-06

戰無不勝柴榮本堪稱照耀黑暗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但是,卻作了滅佛的事。他因滅佛遭報應,柴榮死時年僅39歲,受到了上天的詛咒而折了壽。

清朝皇帝給總督大人一年發多少薪水(圖)
2018-12-17

清朝在地方上常設八個總督,計有:直隸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陝甘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和兩廣總督。其中直隸總督主要管着河南、河北,閩浙總督管着福建、浙江和台灣,雲貴總督管着雲南、貴州,陝甘總督管着陝西、甘肅和新疆,兩江總督管着江蘇、江西和安...

一個聰明的皇帝為何會變得蠢到了家?
2018-10-19

歷史上,總是有人拿秦與隋來比,兩者都是一統天下之後,二世而亡。但是,秦二世胡亥和隋朝第二個皇帝楊廣,卻很不一樣。秦二世胡亥,充其量不過是個不諳世事的紈絝子,繼位不久,就被趙高玩弄於股掌之上。而楊廣,在做太子之前,就有聰明好學之名。登基之後,頭三腳也踢得...

資中筠:告別"打江山 坐江山"思維 (組圖)
2018-05-14

歷史著作的最高目標就是如何使皇朝能夠千秋萬代永存下去。為達鞏固統治的目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得民心。所以得民心是手段,不是目的。就是說民眾的需求和他們的福祉,是必須要顧及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能不顧及,但這是手段,目標是為了維持王朝。就像唐太宗那句膾炙人口的話: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民是水,舟是皇權。當然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思想,因為水還是最基礎的。

中紀委官媒點名痛批 魯煒和李億龍「享受皇帝待遇」(圖)
2018-04-15

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文點名批評的兩名高官,在被查處時都曾引發廣泛的關注。其中,被公認為定性用詞‘最狠’的‘大老虎’——原中共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共網信辦原主任魯煒,被批頻繁出入私人會所,大搞特權,作風...

陶傑:大媽不識皇帝 港府不讓李敖移民 追問刑事案底
2018-04-01

台灣李敖晚年一度欲以優才計劃移民來香港,並由導演吳思遠引薦。豈知時由梁振英為特首,林鄭做政務司司長之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接到李大師的申請表,質疑其英文程度或未達標,並追問為何在台灣有刑事案底,兩度入獄,要求大師書面解釋。李敖生平用一枝筆羞辱人物無數,由孫中...

黃樂祈:「沒有皇帝的中國」? 清亡百年「皇帝」從未消失 (圖)
2018-03-09

現今中國處境與清末迥然不同,談革命根本不切實際,但假若中國國民還以為習近平下此一着只是對開明鄧式制度的「反動」,而非從中共權力和民權素來不對等的窘境反思,中國真正的民主路確實很難走前一小步。因為這種現象,多少反映了中國國民接納專權開明的包裝。惟有國民認真反省,才會悟出「沒有皇帝的中國」不可能寄望專制政府實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