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教育

10張圖告訴你,如何養出樂觀、自信、人格健全的孩子?(組圖)
2023-10-04

別逼孩子打招呼只是學會了問好、再見的話語,並不等於孩子學會了什麼是問候和有禮貌,熱情,最好是發自內心的友善。別逼孩子道歉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反而發脾氣,不是因為孩子不知錯,可能是孩子太害怕了。如果不給孩子一個認錯的機會、一點時間,讓他鼓起勇氣面對錯誤,就劈頭蓋臉批判孩子,可能反...

上海初中生被投毒後續,1個關鍵細節人不寒而慄
2023-10-02

一、孩子,能壞到什麼程度? 最近,上海一所中學裏發生的事,再次刷新我們的認知。 12日,上海浦東公安分局接到了報警。 對方稱某中學多位同學在喝下含有不明物質的水之後,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 疑似被投毒。 朝氣蓬勃的校園裏,怎麼會發生投毒案? 誰會...

大開眼界清朝皇子們是這樣接受教育的(圖)
2023-09-30

圖為圓明園匯芳書院。(圖片來源:圓明園四十景圖)1886年8月29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特稿《清國皇室生活記趣》,裏面記載了一個外國人眼中的清朝皇子們的教育和婚姻生活情況:據香港《每日新聞》:清朝皇室的皇子們還不太懂事時,就在教育上經受最嚴格的訓練。他們每天都要在凌晨時分起床...

沒有一個東亞小孩,逃得過「內疚式教育」?(圖)
2023-09-26

◍你爸媽那麼辛苦,就是為了能讓你安心學習,你還淨幹這些沒用的事。◍我今天就算躺在這裏死了,你也不會知道。因為你從來不給我打電話。◍如果不生你,我現在早就是……你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類似的話?這些話語中包含的,是父母刻意為我們製造的內疚感。在許...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這3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組圖)
2023-09-25

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沒必要太過嚴苛。 勞逸結合,鬆弛有度才是正解。 對於孩子的品行思想教育,父母只要保證方向是正確的,其他便不用多加管制。

歷史心發現:這些同事,讓我徹底放棄了在國內生孩的想法(圖)
2023-09-21

剛剛上班時,辦公室聊天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工作內容,而是一群年長的員工討論如何帶還處於嬰幼兒階段的後代,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對話:昨晚又一夜沒睡好,小孩發燒,鬧了一晚上!凌晨兩三點被吵醒,小孩又哭又鬧!累死了!昨晚咳嗽發燒連夜送醫院掛急診,又是一個通宵!這樣的對話,充斥着我的耳朵...

教育最大的失敗,是一群擺爛的父母,在拼命卷孩子(圖集)
2023-09-20

父母不斷鞭策自己,不斷成長,為孩子積累能量。

北大學者:十年教育減負 富二代與寒門學子差距拉大(圖)
2023-09-19

中國推行教育減負政策,驅使個體通過私人教育投資來彌補其在升學競爭中的相對位置。據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周子焜等三位學者近期在《經濟學》(季刊)上發表文章,討論教育減負政策的影響。文章指出,減負政策縮減了公共教育投資,但在總體上對家庭教育開支和學生學習時間的總...

子女長大後為什麼不心疼你,從你對他做這件事開始,就錯了(組圖)
2023-09-16

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的博主講了自己的一個故事,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有一次,她在廁所洗衣服,一不小心把盛滿水的盆打翻了。黏糊糊的洗衣液和水流了一地。男朋友聽到聲音,趕忙跑進來問她怎麼了。她驚恐地回答:我闖禍了。本以為男朋友會狠狠責怪她,沒想到男朋友只是安慰地摸摸她的頭說沒事...

人性化播客主持人:《奧本海默》給今天的重要啟示
2023-09-11

我建議讀者花時間看看《奧本海默》。它不僅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寓教於樂的故事,涉及奧本海默、杜魯門、愛因斯坦、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等傳奇歷史名人,甚至還提到了甘迺迪,而且還會引起人們對當前社會問題的思考。希望我們有足夠的智慧來重視這部電影傳達的信息,人類未來的福祉很可能取決於此。

物理「白卷」民國教師何以給分六十?(圖)
2023-09-09

民國年間的大學生在學習。(網絡圖片)這是一個不少人都知道的故事。那是上個世紀40年代重慶南開中學的一次畢業考試。面對物理考試試卷,學生謝邦敏一籌莫展。謝邦敏偏科,雖然文科出色,但數理化成績一直很糟糕,所以最後只能交白卷。但謝邦敏心有不甘,便在試卷後面寫了一首詞,調寄《鷓鴣天》:曉...

李若如:香港正建新一代「紅衛兵」隨中國學「習」(圖)
2023-09-02

新學年來臨,新一輪「習近平思想」教育在內地校園全面推動。不但學校掛滿「習語錄」,繼《習思想讀本》後,學生需再修讀《習思想概論》。香港亦緊隨步伐,教育局將「習講話」納入公社科,連中文科都要教「愛國」。有異見者憂慮香港正隨內地組建新一代「紅小兵」,最近日本核污水風波中,中國年輕一代出...

麥當勞點餐,一對母子對話令人窒息:「中國式家長真的很會讓人發瘋」(圖)
2023-08-30

1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一段見聞。某天,她在麥當勞里用餐,迎面走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三十歲左右,在點餐。不一會兒,在一旁的媽媽問兒子:你還沒點好嗎?兒子回答說馬上,他再點個雪糕就好了。聽到兒子的話,媽媽很不屑:雪糕?還不如吃桃子。邊說邊從自己的袋子裏挑出一...

你的孩子不是懶,只是能量太低了(附恢復能量的5個方法)(圖集)
2023-08-22

在一個家裏,能量是會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