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陳嘉宏

陳嘉宏:這匹特洛伊木馬害人又害己 國民黨要分裂?
2024-05-31

一般來講,面對這樣一場新的群眾運動,國民黨內最緊張焦慮的當屬那些最有政治前途的人,也就是像盧秀燕、蔣萬安這些可能投入總統大選的「潛力股」。她們不以固守國民黨基本盤而滿足,希望國民黨能博取年輕與中間選票的認同,所以絕不樂見這場以年輕人的為主的抗議行動損害國民黨形象。但摟子畢竟被捅出來了,為避免爭議,她們能閃多遠就閃多遠,絕不跟這場擴權行動沾上邊。

陳嘉宏:踽踽獨行柯文哲
2024-05-27

選前,柯文哲一度答應藍白合,最後卻失信毀約,這讓藍營認清此人不可信任。這次,來自北市府的資料每一記都將柯文哲往死里打,國民黨似乎已打定主意,就算無法透過三大案毀掉柯文哲,也要從此與他分道揚鑣以絕後患。柯文哲的情勢如此險峻,但他自己曾經力捧的、號稱「一個抵五個」的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卻視若無睹,在立法院亦步亦趨地跟隨國民黨的議題設定,儼然成為藍營馬前卒。所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如此奇觀,實在是政壇僅見。

陳嘉宏:藐視國會入法才是藍白最想拿到的「必殺器」
2024-05-24

藐視國會罪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徹底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所謂的「反質詢」、「隱匿資料」、「虛偽答覆」、「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全都是不確定的概念,而其定義還完全由立法院的政治力,諸如「五位立委連署」、「院會決議」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掌握國會多數的一方,就可以任意裁罰被質詢的官員,此與當年《真調會條例》在國會裏創設一個「准司法權」卻遭大法官宣告違憲的案例非常類似。事隔20年,立法院又想扮演這樣的違憲怪獸。

陳嘉宏:國會淪落至此韓國瑜要負最大的責任
2024-05-20

本屆國會先天不良,不僅藍白兩黨黨鞭都是所屬黨團最「鷹派」,黃國昌與柯建銘長期互看不順眼;國會議長韓國瑜雖然在20年前擔任過立委,但顯然他從未對國會的典章制度與議事規則下過功夫,加上他欠缺調和鼎鼐、一言九鼎的分量,就成為一個隨波逐流的院長。

陳嘉宏:賴清德為什麼把「大副秘」給了何志偉?
2024-05-17

總統府副秘書長有兩位,一位負責對內,主責協調府、院、黨事務;另一位特任副秘書長負責對外,協助處理國安外交事務,若總統與秘書長出訪,這位特任副秘書長還要代表總統主持「留守會議」,其經手的外交國安機密文件不知凡幾,也被稱為「大副秘」,何志偉將出任的職務屬之。此外,相較於總統府秘書長多由地位崇隆的政壇耆老出任,總統府特任副秘書長的職務常被賦予許多政治想像,在政壇上常被視為「總統的分身」,看到他出現,就如同總統親臨。

陳嘉宏:非典型總統蔡英文的成功──給賴清德的520建言(之四)
2024-05-14

過去8年來,不少人用「大小姐」來調侃蔡英文,如果「大小姐」說的是蔡英文出身不虞匱乏的富裕家庭,那這樣的指涉或許是對。不過,比起「大小姐」這個印記,蔡英文「庶出」的原生家庭背景恐怕影響她更深。因為「庶出」,所以即使是10個兄弟姊妹里的么女,她從小就比別人更懂得察言觀色;也因為「庶出」,看着出類拔萃的哥哥姐姐,她常常自覺不足,更要求自己按部就班,規矩行步。

陳嘉宏:讓中華民國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2024-05-10

台灣的認同問題是個橫跨戰後70多年的複雜議題,它隨着國際局勢、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的內部政治一直有不同的面貌。賴清德身為一個必須接受選舉洗禮的政治人物,在未來4年不斷地「往中間走」是他執政的不二法門;如何讓支持中華民國的人在此刻仍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將是他未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陳嘉宏:從蔡英文的兩岸路線里找線索
2024-05-03

很多人都知道「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官員蘇起的發明,但很少人真正清楚這發生在32年前兩岸兩會的協商中彼此的爭點與歧異何在?因為不容易理解,所以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宣傳(洗腦?)就取代了真實。國民黨深植於台灣民眾腦海里的論述是:九二共識就等於「一中各表」,也就是《國統綱領》裏說的:「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各自表述自己擁有中國代表權。」

陳嘉宏:共產黨根本不在乎國民黨的死活
2024-04-30

台灣人民希望保留一個兩岸關係和緩的空間,國民黨當然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只不過,台灣人希望國民黨去當潤滑劑,並不是叫你去當共產黨的小弟。但很多國民黨人顯然對後者樂此不疲,甚至還宣稱未來還將「接棒赴中」。國民黨這種「尾巴政黨」的形象既成將難以翻轉,這對國民黨未來的總統立委選舉是不可承受之重。

陳嘉宏:賴清德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總統?
2024-04-12

呼籲賴清德往後要謹言慎行,即使再有自信,身為總統參選人,也沒有不讀稿的自由。事隔10個月,賴清德已是准總統,在這場銘記Nylon言論自由日的致詞裏,是不是又讓外界似曾相識呢?做一個總統,說話必須一言九鼎,不確定的事絕對不說,說出口的話一定做到;如果沒把握,最好是做了再說,而不是說了不做、說了未必做,或說了做不成。

陳嘉宏:馬英九出賣了國民黨的兩岸立場
2024-04-12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句話不見有這麼嚴重嗎?如果重新翻閱過去30年兩岸關於「一個中國」意涵的論爭,就會知道其中的嚴重性。在1992年香港會談結束後,海基會與海協會繼續以電報方式進行意見統合,中共方面就提到,只要雙方承認一個中國,對於未來走向統一沒有分歧,就可以暫時不去討論「一個中國」的實際內涵。我方對中共的說法表示尊重但沒有同意,當時的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也因此認為,雙方並未達成共識。

陳嘉宏:關於馬英九中國行的5個答客問
2024-04-05

兩岸問題的癥結很簡單,就是當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已經是8成以上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時,中國共產黨打算怎麼面對中華民國?如果共產黨願意參納兩德或兩韓模式,把中華民國當作另一個主權實體,那兩岸隨時可談;但如果共產黨只想「一個中國」,一心把台灣納其麾下,那就算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恐怕也無從談起。

陳嘉宏:馬英九早已被板上釘釘
2024-03-29

很長一段時間裏,台灣常常自詡是「中國民主的燈塔」,希望能用自己的制度「垂範」中國;當大膽西進伴隨着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論辯時,台灣人常常選擇後者,因為相信「交往必然發生改變」。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台灣民主從未改變中國,相反地,一個同文同種的民主政體就在中國旁邊,讓共產黨渾身不舒服,於是它想方設法要顛覆台灣的民主,一如它兇悍地收回香港的一國兩制。

陳嘉宏:這場總統大選里的人格之戰
2023-12-29

3位候選人均為本省人出身,他們都明確反對『一國兩制』,並主張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因此台灣認同並未成為主要的選戰議題。對於過去搭上台灣認同順風車來擴大聲勢的民進黨來說,等於『無從借力』的情況。無論是賴清德、柯文哲或侯友宜,都有可能獲得來自抱持着寬鬆溫和的台灣認同人們的支持。因此,這次選舉中的選票流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複雜。

陳嘉宏:總統候選人說清楚 接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2023-12-19

總統的核心職權是兩岸外交國防,選什麼樣的總統,就是決定台灣未來有什麼樣的兩岸外交與國防路線;想當總統的人不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既然共產黨以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作為開啟兩岸官方交流的條件,那就請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先說淸楚:你們接受共產黨設下的前提嗎?

陳嘉宏:押注柯文哲 從來都是政壇的蝕本生意
2023-11-20

經過柯媽媽柯太太柯妹妹等人這兩天的賣力搶救,柯粉似乎已經慢慢回籠了,加上彼此淚眼交織、相濡以沫,內聚力更甚以往,昨天的白營造勢場果然氣勢不弱。只是,要再次提醒柯粉:「政治渣男」的本性是永遠不會改的,只要利之所趨、威逼當下,「背叛」永遠可能再發生。一如2014年開始與柯文哲結盟的民進黨分成好幾年好幾波才擺脫柯的制約,白色一向是最容易弄髒的顏色,新一代柯粉需要時間才能褪去這樣的成色,唯有幻滅才能成長。

陳嘉宏:為什麼這些退將會叛國?
2023-11-17

許多退將常自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何以如此?就是因為台灣從國防建軍到教育體系,始終無法說清楚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是什麼?即使連反對當年那套黨國體制而上台的民進黨政府,也懾於選票的壓力而和稀泥。當軍人不知道自己要保護的價值是什麼,甚至還反問你「那個要保護的國是哪個國?」退將叛國的行徑當然就層出不窮。

陳嘉宏:協尋馬英九的「中華民國」
2023-10-10

在馬英九公開抵制出席國慶大典之後,國民黨立院黨團隨即呼籲黨公職「拒絕出席國慶活動」,國民黨執政的15個縣市宣稱要「自辦升旗活動」,總統提名人侯友宜也跟着說「完全體會馬前總統的心情」,還繼續丟出「三問賴清德」,問賴「是不是認同中華民國」?台灣都已經要選第8次總統了,但這個在野黨仍繼續搬出30年前「中華民國快滅亡」的老戲碼來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實在沒一點出息。

陳嘉宏:民進黨真是作夢都會笑醒
2023-09-05

國民黨到現在還喜歡標籤民進黨是個「台獨政黨」,但如果耐心地研究過台灣過去30年的政治變遷都會發現:民進黨早已接受中華民國國號,也沒有任何法理台獨的動機,再對照蔡英文賴清德出訪僑宴里滿場揮舞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民進黨根本已經不是30年前那個以反體制動員起家的台獨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