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清朝

清王朝的最後時刻(圖)
2020-10-16

現在頗有論者認為辛亥革命過激,打斷了晚清的「立憲」。其實,是清廷自己斷送了「立憲」,許多歷史的「節點」被浪費後,它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最後時刻或有一線希望,但立憲派的要求被斷然拒絕,錫良、趙爾豐這一干封疆大吏的懇求被否決,連載洵、載濤兩位皇叔的意見都不被採納時,清廷確是自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祝壽如果祝錯 那是要死人的
2020-10-15

出身比慈禧高!清朝唯一歷經五朝皇貴妃她一死大清就滅亡(圖)
2020-10-11

說起清朝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很多人都會回答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但她們經歷的皇帝卻沒有端恪皇貴妃佟佳氏來得多,因為端恪皇貴妃從生到死一共經歷了五朝,而她更因為身份高貴,跳過選秀直接成為皇帝的妃子。▲端恪皇貴妃從生到死一共經歷了五朝。(示意圖/翻攝自故宮博物院官...

拉達克 改變中國的邊疆(圖集)
2020-09-19

在刻板印象中,閉關鎖國是清政府對外的既定政策,也反映了清政府對於外部世界的某種態度。然而籠統的政策方針並不是鐵板一塊,在一些情況下,出於實際需要,清政府也會利用各種手段了解外部世界。清朝需要處理的內外部問題眾多即使採行閉關鎖國政策也要保證軍機情報的暢通尤其...

清史傳奇從溺死鬼到大富翁(圖)
2020-09-19

錢本身無所謂好與壞,關鍵是手摸到錢時怎麼動念。此為光緒年間的銀元。【阿波羅網李廣松編者按:《清稗類鈔》,清末民初徐珂編修,參仿《宋稗類鈔》體例編纂而成。徐珂廣搜博採,從清人文集、筆記、報章、札記中擷取內容,匯編成冊。書中所載之事,上起清太祖努爾哈赤、順治帝...

清代貪官利用水利工程的貪腐方式
2020-09-16

在近年公佈的腐敗案件中,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比例最高。國際反腐機構發佈的數據,也顯示公共工程和建築行業是全球腐敗最嚴重的領域。儘管古今現實不盡相同,貪腐機制卻有相似之處。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工程是水利工程,進入明清時代,黃河、淮河、永定河、京杭大運河等河道關係重大...

大清完犢子之前 就沒有明白人嗎?(多圖)
2020-09-05

現在的人,一說大清完犢子的原因,基本就是政治腐敗、官員昏庸、武器落後和外敵入侵這些話。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連林則徐這樣在東南沿海改革開放前沿工作的官員都認為,洋人不下跪是因為腿關節和我們不一樣,所以不會打彎;另外洋人吃肉太多,不喝我國的茶葉幫助消化就都得大便...

清朝1逃犯成乾隆侍衛帶22人擊潰萬人大軍!畫像在故宮(多圖)
2020-09-05

阿玉錫,準噶爾人,清朝散秩大臣、喀喇巴圖魯,乾隆時期著名的虎將,當時的大將人才輩出福康安、海蘭察、明瑞等人都是名震一時,阿玉錫知名度雖然不高,但是其傳奇的人生和戰績卻是相當值得一提。

清政府修建鐵路是如何「出軌」的
2020-08-21

大清國鐵路建設的巨大需求,給全球資本市場的池塘里,投進了一塊大石頭,一時間波浪翻滾大清帝國在改革開放的河流中,又摸到了一塊新的石頭——成立鐵路總公司。52歲的盛宣懷,出任該鐵路總公司的督辦,級別為四品京堂候補,並被授予專摺奏事的特權。這是1896年10月2...

習近平反腐走進了朱元璋的死胡同(圖)
2020-08-18

如果總結習近平執政以來的業績,反腐敗應該是他比較得意的。因為他靠反腐敗贏得了民意,也集中了軍隊和政府的權力。在習近平的反腐浪潮中,已有一百餘萬官員被席捲,上到大老虎前常委徐才厚、郭伯雄,下到小蒼蠅社區主任。習近平的反腐遏制了中國官員的腐敗嗎?前中國華融資產...

對比當下 改革紅利與國運嬗變
2020-08-14

改革紅利能惠及整個體制或者大多數人時,改革就成為長壽基因;反之,如果改革紅利只能惠及一小部分人群,並且將大多數人作為改革的墊腳石和沉沒成本,則改革就必然成為奪命基因。一旦紅利異化為「黑利」,社會將被撕裂,政權的大限也就不遠了。

關於鴉片戰爭的N個謊言
2020-07-08

1.清朝時,閉關鎖國嗎?答:否。清朝不僅不閉關鎖國,而且對西洋無底線開放。整個清朝,一直安排安排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在朝廷做官,國家天文台台長一直由歐洲人擔任,直到道光年間,即鴉片戰爭前夕,把中國領先世界N千年的天文學折騰到了西洋領先,西洋傳教士才回國。2.清...

淡泊官場的清朝軍事家彭玉麟(圖)
2020-06-19

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彭玉麟。(網絡圖片)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大清中興四大名臣,他是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等。他曾六次辭去高官,為世所罕...

清朝滅亡後 這些滿語成為現代人的日常詞彙
2020-05-22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5000千年來,不同族群的碰撞、融合,孕育了現在豐富的文化成果,語言可以說是展現中華文化多元性的一個重要面向。舉例來說,清朝統治時期,滿、漢兩語是主要通行語言,隨着時間推進,漢語仍是主流,滿語則看似消亡,卻融入了一般人的生活中,且兩岸都在...

大清最後17年的三大致命錯誤(組圖)
2020-05-02

大清自1860年代開始「開洋革新」以來,特別是由於打開國門,外貿型經濟得以發展,中國社會獲得了意想不到得好處,國力大幅提高,乃至80年代一度自詡為「中興」。假如不是最後17年連出昏招,也許清廷不至在辛亥那年滅亡。大清最後半個世紀的發展,倒不是來自清廷做了什...

說真話成了「人民公敵」(圖)
2020-05-02

一個民族要生存下去,不能沒有說真話的人,讓誰來說出真理?命運不僅要選擇有識之士,還要選擇無畏之人。

曾是世界第一經濟體 清朝閉關自守嗎?相當開放(圖)
2020-04-23

清代中美海上貿易(圖源圖片)幾十年來的教科書都說清朝閉關自守,但是如果我們認真看史料,並對比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那麼我們將會看到,清帝國不僅沒有閉關自守,而且相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可說是相當開放,也因此導致19世紀中期以前中國在世界貿易中佔據中心地位。...

清末高人提前示警:北京火藥庫大爆炸(圖)
2020-04-22

清朝光緒年間,北京的石碑胡同火藥庫發生了爆炸。清朝光緒二十五年五月初七(公元1899年6月14日),位於北京的石碑胡同火藥庫發生了爆炸,死傷慘重。石碑胡同是中國明朝時使用的名稱,到了近代,為了避免與西長安街南側的石碑胡同重名,所以在1965年改稱為育德胡同...

大清帝國「世界首富」——伍秉鑒(多圖)
2020-04-08

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鑒誠實、親切、細心、慷慨。一位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美國波士頓商人,因為經營不善無力償還債務,欠款在身,離家多年卻不能回國,伍秉鑒撕掉了借據,讓他放心地回國。圖為廣州十三行外商商館大廳19世紀前半期世界首富、廣州商界的領袖——伍秉鑒。一...

世界第一深湖泊 曾經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圖集)
2020-04-04

說到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你會想到是什麼湖嗎?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它就是貝加爾湖。曾經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清朝的時候是中國的管轄之地,在《尼布楚條約》之後,割讓給沙皇俄國。現在的貝加爾湖,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可是現在帶着護照才能去。接下來,我們看看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