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潮水退去,環京買房真的跌掉80%,更令人害怕的是…

——【阿波羅網報道】

中共從四方面救樓市,最多只能救一時 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 潮水退去,環京買房真的跌掉80%,更令人害怕的是… 國際科技巨頭投資對象正從中國轉向東南亞 9天套現近7億,中國億萬富豪被罰1.33億元 歐盟祭狠招嚇退中資

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變了,對中國老百姓近期、中期和遠期的影響,一個比一個慘重。

潮水退去,環京買房真的跌掉80%,更令人害怕的是這個。

今年以來,歐盟多次以《外國補貼條例》對中資發起調查,嚇退多家中資企業。

最近中共當局從四個方面搶救樓市,但難題是錢從哪裏來?更有分析認為,最多只能救一時。

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

5月13日,中國財政部公佈2024計劃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資深投資人深感震驚,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因為,這次發行特別國債的目的,不僅僅是割韭菜,而是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

台灣媒體上報發文表示,中國近30年來一共才發了四次特別國債,每一次,都有重大的國內和國際背景。1998年那次,背景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劇烈衝擊;1999年的背景是特大洪水與經濟危機餘波衝擊;2000年的背景是要為申奧做基礎建設準備,但是國內需求不足,城投融資與商業銀行信貸能力較弱;然後,就是2020年的抗疫特別國債,也是一萬億,可惜沒有用,疫情升級,封城抗疫,民生凋蔽。2023年還有一次,不過這次是是併入一般國債計劃。

時隔20年,再次連續發債,而這次的情勢卻比20年前更嚴峻。於是這次特別國債也別具一格:發佈頻次遠超過去,發佈力度也遠超過去,還款時期也非常長:分為20年、30年、50年三個品種。其中,20年期有7隻,30年期有12隻,50年期有3隻,都是按半年付息,全是超長期的特別國債

本次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幾個巨大的特點,與一般儲蓄國債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是記帳式國債,可以轉讓,名副其實的「債留子孫」,而且不僅個人可以買,機構也可以買。就是擁有無可比擬的流通性——也可以理解為大韭菜小韭菜一起割。但是,一般儲蓄國債可以提前兌取,記帳式國債不可以,幾十年後才可以。也就是說,政府要幾十年後才需要還錢,為什麼要這樣做?僅僅是因為要減輕財政壓力嗎?不。

首先,因為中美經濟脫鈎、產業鏈脫鈎已經數年了,外匯儲備大減,人民幣美元沒辦法再以美元為放水印鈔的錨定物,就需要新的錨定物。其實過去也是買美國國債,如今變成是自己的人民幣國債。

其次,是房地產危機,這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房地產經濟是過去這個放水印鈔的依託物。

4月,新增社融接近負2000億,2005年來首次反向增長。2024年2月底,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299.56兆人民幣,這意味着3月底M2即將突破300兆人民幣,超過美國及歐元區1月底M2總和。但中國M2持續增長,現實中感覺不到通膨,反而呈現通縮現象。因為大眾只存錢不花錢,導致貨幣仍然在空轉。於是,中國政府決定,就不把水放給銀行了,而是開始發行特別國債,讓機構和民眾來買,相當於直接放水給大眾,把錢收回來。

這次發行國債之前,財政部還給各大銀行開了個動員會。銀行當然願意買,這樣可以對沖一下國內太高的存款比例。

如今央行發行國債,對民間來說是放水,但是對銀行來說是抽水——至少可以幫銀行消化這些存款。那麼,政府拿着這些存款用來幹嘛呢?其實能選擇的不多,依然是開發房地產,大搞基礎建設,補貼新能源汽車!又走回老路,開啟新一輪飲鴆止渴。

中國貨幣核心政策的轉向:房地產不再是事實上的人民幣錨定物。再加上,中美經濟脫鈎,最近又被美國加關稅,中美貿易額一定會進一步下降,美元外匯一定會越來越少,錨定自己,是不得已的選擇。

用自己印的錢買自己打的白條,後果是什麼?

近的就是物價全面上漲,普通人日子會越來越難過。中期,就是那些過去靠土地經濟的小城市,比如以房地產為目的什麼旅遊城、大學城、文旅地產、網紅城市,因為沒有核心產業,今後只會淪為大型鋼筋水泥廢墟,而且背負高額負債,直接會被打回過去的原形。遠的,或許就是蘇聯崩潰的前夜。

中共從四方面救樓市,最多只能救一時

中共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5月17日發佈了《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歸納起來有降低首付比例到15%(史上最底比例)等四方面的救市政策變化。

對此,作者「七叔東山再起」19日撰文表示,中共此次救市政策「最多只能救一時罷了」。

以下是《史詩級房產救市,最多只能救一時罷了》一文。

一共四條:

1.降低首付比例,首套15%,二套25%

2.取消貸款利率下限

3.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

4.政府出面收購

作者指出,首先降低首付比例,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殺傷力最大的一招。這裏說的殺傷力,不是指讓你心動趕緊買房的殺傷力,而是真的會搞死你。這次把首付從20%調整到15%,意味着從5倍槓桿調整到7倍槓桿,也就是說只要房價跌15%你就爆倉了。

15%又是什麼概念?就是10,000元的房價跌到8500元。

可能有人會說,貸款買房只要你持續還貸,不會被銀行收走。這個論點有兩個謬誤,第一,誰能保證自己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裏可以持續還貸;第二,房價跌多了,銀行依然會要求追加保證金的,因為你房產的價值已經不夠銀行放給你的貸款了。

其次,取消利率下限和降低公積金利率,這個政策我個人覺得不會對市場產生任何影響,畢竟大家買房看的是價格,是地段。至於貸款利率,或者中介費這種東西,只能說越低越好,但想買房的人不會因為這兩件事多了幾個點就放棄買房。

最後,政府出面收購,這是我覺得最秀的操作。政府收購它不是閉着眼睛亂收,條件是很苛刻的。就是政府收的這些房子不是拿回來炸掉的哦,它要拿出來做保障房對外出租的。

也就是說,最底層的接盤俠會隨着政府收房的力度加大,而變得越來越少。

因此這次的政策看是來勢洶洶,實際上最多也就騙騙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的小白加高槓桿上車罷了。

潮水退去,環京買房真的跌掉80%,更令人害怕的是…

為「亞洲金融 Asia Financ」的X平台賬號發文表示,京津新城是亞洲最大的鬼城,也是亞洲最大別墅區。

財富空置,是這次經濟危機的根源之一:有人錢太多,就這樣扔掉,浪費了財富。很多人都沒辦法獲得財富。在現存分配機制下,更令人害怕的,是社會矛盾的激化。

環京買房的案例:真的跌掉80%,打2折!京津新城,2013年130萬買的,2023年24萬賣出;廊坊永清的房子,2萬多買的,現在4000賣不出去。

天津。京津新城。亞洲最大的鬼城,也是亞洲最大別墅區。財富空置,是這次經濟危機的根源之一:有人錢太多,就這樣扔掉,浪費了財富。很多人都沒辦法獲得財富。在現存分配機制下,更令人害怕的,是社會矛盾的激化。環京買房的案例:真的跌掉80%,打2折!京津新城,2013年130萬買的,2023年24萬賣出;廊…pic.twitter.com/0FlTzvSuQT

—亞洲金融 Asia Finance(@AsiaFinance)May19,2024

全國買房虧最多的,應該就是環京了吧,完全沒有流動性了。牛市的時候以為是北京的小弟,潮水退去回歸五線小縣城農村。環滬、環深的,將來也是買房風險教育基地。

國際科技巨頭投資對象正從中國轉向東南亞

大紀元報導,全球科技巨頭們正在佈局東南亞。在過去幾個月中,蘋果、微軟和英偉達等行業巨頭,先後走訪了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與這些國家的元首會面,討論巨額投資計劃。

其中,微軟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5月初訪問了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後宣佈,該公司將向馬來西亞投資22億美元,發展雲端運算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亞馬遜公司則於5月7日宣佈,在未來4年內,將向新加坡追加90億美元投資計劃,用於擴建雲端運算基礎設施。

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則於4月訪問了越南、印尼和新加坡,並在會見各國總理後宣佈了新的投資計劃。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受訪時對大紀元表示,由於近年來國際資本紛紛轉移到了東南亞,而東南亞的中產階級一旦開始成長,工人收入增加,科技企業也會跟着進來。科技巨頭投資這些國家,一個是看好了他們的勞動力,二是看好了他們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

台灣宏觀經濟學家吳嘉隆表示,美國經營東南亞,其實也是做給澳洲、台灣看;而東南亞的國家也希望經濟發展好起來,可以維持南海的自由航行,不讓南海被中國控制。

9天套現近7億,中國億萬富豪被罰1.33億元

中共證監會4月30日公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違規轉讓中核鈦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信息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中核鈦白實控人王澤龍及朋友洪浩煒、中核鈦白原董秘韓雨辰、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及中信中證合計被罰沒2.35億元,其中王澤龍被罰沒1.3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王澤龍1996年出生於廣東揭陽市,年僅28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王澤龍在剛滿21歲時,就以35億元財富躋身胡潤百富榜,成為「中國最年輕億萬富豪」,並在不足四年內身價快速突破百億元。

歐盟祭狠招嚇退中資

今年以來,歐盟多次以《外國補貼條例》對中資發起調查,2月鎖定中車子公司中車四方,致使中車四方撤出保加利亞政府一項車輛維修計劃的競標;4月3日又宣佈對參與羅馬尼亞太陽能園區競標的兩個中資聯合體展開調查;4月9日則對中國風機製造商展開反補貼調查。

有關羅馬尼亞太陽能園區標案部分,此標案合約估計價值約3.75億歐元,部分資金由歐盟提供。鑑於歐盟對該項目提供資金,一旦接受政府補貼的中企招標成功,等於歐盟款項間接資助中國的政府補貼行為,於是,歐盟對參與競標的中資展開反補貼調查。

這次被調查的兩個聯合體當中,一家為中國隆基綠能科技德國子公司Longi Solar Technologie GmbH,與羅馬尼亞ENEVO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另外1家則是,中國國有企業上海電氣集團旗下的上海電氣英國和上海電氣香港國際工程,所組成的聯合體。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表示,太陽能產業對於歐洲的經濟安全至關重要,歐盟正在大力投資安裝太陽能,減少碳排放和能源成本,但這不應以犧牲歐盟的能源安全、工業競爭力和歐洲就業機會為代價。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Loading...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