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蔡英文八年評價: 留下「世界的台灣」,兩岸關係惡化

台灣總統蔡英文即將於5月20日卸任,回顧她8年任內,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能見度大幅提升,成為「世界的台灣」,是她留給台灣最大的資產;但站隊世界的結果也讓兩岸關係付出代價,成為她留給繼任者的沉重包袱。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高雄海軍基地主持兩艘海軍軍艦成軍典禮時檢閱海軍士兵(2018年11月8日)

過去8年來,一度屈居國際事務邊緣的台灣進入了全球高度關注的視野,一如蔡英文於今年元旦所發表的談話:世界的關鍵字這8年來一定有「台灣」,因為台灣不再被遺忘,2350萬的台灣人民參與了世界的改變,更改變了世界。

或也因為如此,蔡英文卸任前的執政滿意度得到了相對較高的肯定。例如台媒《鏡新聞》5月15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她的滿意度高達54.1%,其中她的國防外交政策尤獲支持,推升她的總施政分數達61.4分,比前任馬英九陳水扁的54分上下的得分還高出7分。

另外,民間機構《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和《台灣民意基金會》分於5月和4月中旬發佈的民調也顯示,蔡英文的整體滿意度各達58%和50.1%,至於在台媒TVBS民調中心5月8日的調查中,蔡英文的整體滿意度雖只有42%,低於46%的不滿意度,不過仍比前總統馬英九2016年卸任前的23%滿意度高出19個百分點。

台灣問題國際化 突破一中框架

對於蔡英文8年的功與過,在南台灣台南的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蔡英文成功將台灣問題國際化,這是她任內的最大功績,讓各國開始正視中國對台的武力威脅,及台海衝突可能引發的全球效應。

自七國集團(G7)2021年的領袖峰會首度載入「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重要性」,這段文字已成為歷年來G7聯合公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多國間各層級的雙邊會談也屢被提出。

王宏仁指出,中國駐外使館曾私下勸說,甚至威脅駐在國官員不要公開呼應「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這一類的立場,就是因為北京希望將台灣鎖在「一中」框架下,力阻台灣問題被國際化。他說,北京軟硬兼施的舉措就能凸顯出蔡英文下台後留給台灣的政治遺產有多珍貴。

王宏仁告訴美國之音:「蔡總統讓大家更清楚了解到,台海問題的穩定不是台灣的問題,也不是台灣跟中國兩邊內政的問題,而是(關乎)每個人的國家利益。」

蔡英文帶領台灣站隊民主同盟陣線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計劃主任葉耀元也說,蔡英文帶領台灣擺脫了先西進中國,才能走向世界的宿命。

他說,在美中對抗的大局下,馬英九前政府時期遊走美中的空間不復存在,因此蔡英文勇敢選擇站隊美國,雖然代價是中國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杯葛加劇,甚至動輒挖角台灣邦交國,但北京種種霸凌行為反而讓台灣結交到更多民主同盟夥伴,長遠來看,反有助於擴展台灣的國際關係。

葉耀元告訴美國之音:「蔡英文這8年最大的努力就是幫助台灣在美中對抗的環境裏,選擇美國這一邊,也就是,台灣未來會跟民主國家站在同一陣線。」

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認為,蔡英文成功扮演「西方值得信任的盟友」這個角色,亦即台灣不挑釁、不引戰,也懂得拿捏分寸,這些負責任的特質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翁履中說,蔡英文雖將卸任,但她的國安團隊幾乎都受繼任者賴清德委以重任,如候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候任國防部長顧立雄、續任的國安局長蔡明彥等人都是美國熟悉的窗口。

他說,即便美國對賴清德的台獨色彩難免有疑慮,但只要蔡英文的國安團隊還在,華盛頓自然也相信他不會偏離所謂的「蔡英文路線」,這也是蔡英文留給下一任政府最好的資產。

兩岸關係不佳成包袱

翁履中說,台灣國際地位水漲船高,蔡英文有功,但兩岸關係因此跌入谷底,自然也是蔡英文留下的沉重包袱。

翁履中告訴美國之音:「蔡總統基本上就是背對中國、面對世界,(試圖)再從世界走進北京,那很顯然沒有成功,可是某種程度上,也因為面對全球,所以全世界給台灣很多的加持。」

在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以書面回復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台灣的高「國際能見度」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是外部結構因素,亦即美中進入長期地緣角力,才將台灣議題推上風口浪尖。

李大中說,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國際社會關注台灣,除了台灣在地緣政治與半導體的關鍵地位外,也與台海爆發衝突的概率升高息息相關。

蔡英文籌備智庫 可望扮演賴清德的風向球

無論蔡英文的功過為何,5月20日之後,她將重返民間,成為享有更多自由的一介平民,但她在政壇的影響力恐不會因此消退。

綜合台媒報道,蔡英文據傳卸任後要籌組國際性智庫,肩負起二軌外交的責任,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為台灣發聲,並突破台灣的外交困境。

基於中國的打壓,歷屆台灣總統在擴展對外關係上處處受限,不僅無法出訪非邦交國家,就連去美國也只能以「過境」的名義造訪,而且要避免公開的政治活動。

對於蔡英文卸任後的規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的葉耀元認為,民間身份未來能讓蔡英文更便於促進台美關係,甚至推動美國政界出台更多友台政策。

他說,美台無正式邦交,政府間的溝通多少受限,也多通過民間智庫等單位接洽,因此蔡英文未來主持智庫,以卸任元首的高度和實務經驗,比其他智庫學者更能穿梭台美之間。

成功大學的王宏仁也說,蔡英文8年任期累積的國際聲望自然有很多外國智庫邀請她發表演說,這也是她卸任後可直接協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最好方式。

王宏仁分析,蔡英文未來的演說邀約肯定不斷,她可藉此釋放信息給北京,或提出大膽倡議,試探北京以及國際的反應。若獲得正面回饋,賴清德政府自然可以吸納採用;若效果不佳,自然切割為蔡英文的私人言論。

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的翁履中說,蔡英文卸任後的言行依舊動見觀瞻,短期內或能幫賴清德測風向,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但長期而言,仍端看蔡、賴關係的變化。他說,蔡英文的影響力若不因下台而消退,恐對賴清德形成壓力,畢竟卸任元首若仍對政局和現任元首指手劃腳,都是不好的政治現象。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