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隴西逃荒人王蘭芳訪談

作者:

受訪人:王蘭芳,女,76歲,陝西省戶縣澇店鄉里賢莊人。逃荒前為甘肅省隴西縣玉峰鄉前進大隊人。

時間:2013年9月8日。

錄音長度:26分鐘。

採訪地點:陝西省戶縣澇店鄉里賢莊。

大饑荒餓亡者:楊老四,男,30多歲,甘肅省隴西縣玉峰鄉前進大隊人,餓亡。王蘭芳,楊妻,女,30多歲,甘肅省隴西縣玉峰鄉前進大隊人。王蘭芳的二伯、二娘、三娘、三娘的一個男娃娃等,甘肅省隴西縣玉峰鄉人,餓亡。死亡人數、姓名、年紀不詳。

依:姨,你多大了?

王:七十六了,我屬虎的,我名字叫個王蘭芳。我來了好多年了,我以前在隴西縣,隴西縣大得很,以後又把我們分成小縣,舊社會是一個縣。解放了,人家說太大了,就分出去了個漳縣。

依:你在隴西哪個鄉?

王:隴西玉峰鄉前進大隊,名字還好聽得很。

依:你在家的時候生活怎麼樣?

王:爺!五八年還可以,到了五九年是翻箱倒櫃,那是國家的政策下來了。本來咱那個山區地方地里糧食就打得少,那些幹部表現積極哩,書記說一畝地打一千斤。咱那山區地,能打上三四百斤都是好的。我看見人家做了一個大船,把那個麥糠往裏面放,上面鋪上些麥子,就說是麥,都是假的,哄人哩,說空話哩。以後糧食就拿完了,拿完了就把人餓着。到了五九年的快過陽曆年的時候,來人就翻箱倒櫃把糧食都拿完了。到了陽曆的二月,沒有見到一星星面!地里的野菜,都挖得乾乾淨淨的,一下都吃了。一下子把人餓的。

依:沒有吃的了,你們吃什麼度日子?

王:沒吃的了,人湊合着能動彈了,咱那裏有那個苦曲菜,都挖的吃光了。給豬曬乾的苦曲菜都吃上了,把那個榆樹皮一刮,剁成塊塊,到磨子裏一磨就吃那個面。柳樹葉子做的糊糊,苦得吃不下去,但是你肚子飢,不吃也得吃。只有磚頭、石頭吃不下去,再啥都能吃下去,只要肚子裏裝上好受一點。把玉米芯磨成面,和榆樹皮面和在一起,熬成糊糊喝。唉——!咱把可憐受多了。

依:你敢偷隊裏的苞谷、穀子、穗子嗎?

王:哪裏有嘛?統一都是沒有吃的。人家書記、會計、村長,人家還生娃哩,就可憐了個咱農民。我到街道上,撿到一個小狗娃,我媽說:「你把那個弄回來弄啥?」我說:「貓兒也吃哩,狗兒也吃哩,人家把狗踩在腳低下多受罪。」我媽說:「你不要給我說這個話,扔出去。」人都沒有吃的嘛。

依:你村裏有餓死的人嗎?

王:爺!五九年,五九年,五九年快過年的時候,沒有見過個面。到六零年餓死的人多得很。我看見一個小伙子,就坐在牆邊,就那麼溜倒死了。前面死的人還有人給埋,後面死的人就沒有人給埋了。娃娃、大人都沒有人埋,就叫狗吃了。

依:你看見了嗎?

王:當然看見了。看見殘忍得很。有一家子人,和我們有些親戚關係,早晨,隊長說:「你去看一看,那家子門還沒有開,看看咋了?」我嘴上沒有說,心裏說:「唉——!怕是都死了,不死他早晨起來就開門了。」我去把門一開,兩口子這頭睡着哩,一個娃還爬在她媽身上吃奶哩,還有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女子在另外一頭睡着。我不敢看,不敢看,可憐得害怕。我出來,我說:「人完了。」隊長說:「啥完了?」我說:「這兩口子都死了,小娃子還爬在她媽的奶頭上吃奶哩。那個小女子還睡覺着哩。」這是我姑婆的兄弟家,隊長說:「你去,把那個娃抱出來。」我說:「把娃抱出來?我也沒有吃的,把那個娃抱出來弄啥?」兩口子餓死了,娃娃還在他媽奶頭上吃奶哩。

依:兩個娃娃多大了?

王:娃才一歲,女娃三歲,啥都不懂。書記說:「你沒有辦法,我也沒有辦法,給國家送。」辦了個孤兒院,叫娃先吃些,就把兩個娃娃送到孤兒院……我那一年回去,那兩個娃娃把我叫姐。我說:「你是誰?我都不認識,你大是誰?你說說名字,我就知道了。」

依:他爸叫什麼?

王:他爸叫個楊老四,他媽叫個啥?不記得了。現在這兩個娃都五十多了。

依:你自己家呢?

王:我娘家二十幾口人,死了幾個人。我三爸的一個娃,我兄弟死了。還有我一個妹子,我二伯,我二娘,我三娘,還有兩個娃,也死了。都餓死了,我都不敢提,一提我心裏就難受得很。自己的親人嘛。我家就留下我兄弟、我妹子,還有我。

依:你是哪年來的?

王:唉——!我是六二年過來的。

依:你來的時候已結婚了嗎?你都二十四五歲了?過去的事情了,不怕。

王:說起來是結婚了,沒有在一起。還沒有娃哩,我不愛去他家裏。以後受了餓了,他家裏也有老人。我對老人說:「我出門吃肚子去,過個一兩年我就回來了。」我來陝西了,又不想回去了。我就讓人寫了個信回去給他說:「咱們各走各的路。」就算清白了。

依:你是自己來的?還是有人領來的?

[page]

王:我自己跑來的,獨個跑過來的。

依:你身上有錢買火車票嗎?

王:有些錢,那些年從隴西搭火車來陝西才八塊錢,西安到戶縣的汽車票才四毛錢。那個時候路上沒有人擋,沒有人管。

依:你怎麼知道往陝西跑的?

王:我是胡走哩,走到哪裏算哪裏,那一年我二十五六了。我就胡走,過去了就忘記了。

依:你路上吃啥?

王:路上,一夜就到這裏了。沒有吃啥,就餓着

。依:有沒有個包袱、行李?

王:就穿一身衣裳,就是一個人,沒有個包包、包袱,啥都沒有。沒有手巾、沒有梳頭的梳子,就是帶了一個人,還有鼻子、眼睛都帶上。我搭車哪裏來的錢?那個可憐,西邊有那個核桃,我們那裏核桃樹多得很,還要做賊哩,嘿,嘿嘿。咱自己家也有核桃樹,人家也有核桃樹,到這家摘些到那家摘些,把那個核桃賣了,一斤核桃才兩毛錢。就可憐的當路費,有個十多塊錢就好得很。

依:你到哪裏下的車?

王:我到西安下的車,西安到戶縣還是搭汽車。

依:那你到這個家有人領嗎?

王:到這裏還是有人領,走到哪裏算哪裏,在各個村子裏轉。

依:要着吃,你要了嗎?

王:要哩!要上啥吃啥,不要吃啥?我沒有要多長時間,東邊有個小羊河,在那裏住了四五天,這裏的人給我說了說,我就到這裏來了。那是九月份,人家把我攔住,就到這裏了。這個家裏人不多,就一個老人,一個老婆婆。

依:你掌柜的(土語:丈夫)多大?

王:人家叫個王志茂,比我大了五歲。人家還精神。

依:有了幾個娃?

王:娃娃不少哩,兩個男娃,兩個女娃。說起來就是老話了,咱自己三個娃,那一年到公路上又拾到一個娃,那些年扔掉的娃娃多得很。那一年,他大到公路上,看到一個娃,前一天生下來,我們第二天拾回來,就是我這個小女子。娃乖得很,放在炕上,肚子餓了,也不哭,就看人哩,乖得很。我就拉扯大了,就是我的娃了。

依:你那女子多大了?

王:現在都三十幾了。娃抱回來,大些了,這個也要,那個也要。我說:「這是我的娃!我捨不得給人。」沒有給遠,就嫁在一個村子裏,能經常見個面。我娃有心得很,自己生的都沒有那麼好,那麼有心。

依:人家娃知道你把她養活大了?

王:自己養活大的就是自己的娃,這個女子回來總是拿好多東西給我,捲起袖子就進廚房給我做飯下灶。叫「媽」叫得親得很。

依:那年國家讓甘肅來的人回甘肅去,有沒有讓你回去?

王:讓人回去的時候,要送人我就沒有回去。我沒有回去,沒有回去。我回過幾次家,回娘家看一看。家裏也沒有啥親人了。

依:你們這個村子甘肅來的女人多嗎?

王:唉——!這一個村子就有六個,都是甘肅那幾年來的女人,有的來的早些,有的來的遲些,有姑娘,有結了婚的女人。那些年,女人都是小腳,走路都不穩,唉——!不為逃活命,走不了這麼遠的路。

依:那時候地里有沒有打下糧食?

王:糧食打下了,是說了空話了。光往多里說,一下子都拿完了,把人都餓死了。

後記:最為讓我感動的是,饑荒年過來的王蘭芳有着慈悲之心,一個小貓她都不捨得讓餓死。路上撿到一個小女娃,說「這是我的娃。」棄女當成女兒,她辛辛苦苦給養活大了。

《記憶》2015年9月30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記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