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GDP增長預期去年達標,但今明兩年將更艱難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新區正在建設中的一處建築工地。(2023年8月25日)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率2023年可能達到5.2%,超過政府預期的5%左右的目標,不過路透社最新的調查顯示,2024年的增長率可能減緩至4.6%,2025年進一步降低到4.5%。在通縮壓力持續及作為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嚴重滑坡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面臨的祭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持續提升。

根據路透社對58位經濟學家調查的預測中位數,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率為5.2%,達到政府制定的年增長率目標。這主要得利於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嚴厲封控造成的經濟增長基數偏低。

2023年第四季度的GDP預計可能同比(比2022年同期)增長5.3%,高於第三季度的4.9%的同比增長。

中國政府星期三(1月17日)將公佈2023年和第四季度的GDP增長數據,以及12月份的經濟活動數據。

報道表示,不過,在封控解除的後疫情階段,受房地產業持續危機、低迷的消費者及商業信心、高企的地方政府債務以及全球增長乏力等因素的拖累,中國經濟一直未能出現強力和持續的反彈。

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進入2024年也是步履蹣跚,持續的通縮壓力以及出口僅僅略微好轉,不太可能很快扭轉國內經濟活動乏力的狀態。而去年12月份的銀行借貸也是疲軟。

報道說,瑞士人壽資產管理分析師們在一個研究報告中說,「2024年中國經濟展望將受房地產業前景的制約。政府的目標是減少近年來在房地產業積累的過多供房,將供應與實際需求拉平。因此,我們預期該行業減速將持續到2024年及以後。」

報道表示,北京將2023年的增長率定在5%左右,而政策圈內人士預計,2024年的增長率將維持在這一水平。

中國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已承諾今年將加強對經濟的政策支撐,促進價格反彈(消除通縮)。

但是,央行面臨一個困境,因為更多的借貸流向生產環節而非消費領域,這可能加重通縮壓力,沖淡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星期一,央行沒有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Mid-term Lending Facility)這一中期政策利率,仍舊維持在2.5厘,連續五個月保持不變。而市場預期央行會下調利率十個點。

報道援引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Wen Bin)的一個研究報告說,如果經濟數據繼續顯示疲軟,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還要在三四月間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RRR,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s)。

報道表示,分析師們預計,中國政府在去年10月提出增加一萬億主權債券以資助投資項目後,可能繼續增加財政支出以驅動經濟增長。

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消費者通脹預計可能從2023年的0.2%提升到2024年的1%,到2025年再升至1.6%。

此外,彭博社也報道說,中國政府周三將公佈的數據預計將顯示2023年的增長率達到5.2%,但是,市場對通縮風險、房市危機及持續的信心下跌仍有憂慮,可能對經濟增長構成挑戰。

報道表示,進入2024年,中國面臨一些好壞參雜的經濟數據。消費者價格12月份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形成自2009年以來最長的通縮期。不過,出口在2023年呈現持續下跌的情況下,12月份出現穩定的跡象。

分析師們表示,國內需求緩慢而波折的復甦以及房地產市場反彈乏力,可能影響中國經濟復甦的速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