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王維洛:被中共國政府用作武器的糧食進口

——中共政府未執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會沒有任何後果嗎?

作者:
摘要:2023年10月18日中俄簽訂價值約257億美元的歷史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合同,聯俄抗美的政治目的十分明顯。2023年10月23日中國又簽署了大宗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充分體現了中共把採購糧食當作武器來用,在王毅赴美會談之前釋放善意,促成習近平訪美的成功。曾記得2020年1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簽署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在2017年進口額的基礎上,到2021年底前再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包括2020年中國新增購買大豆1705.7萬噸,2021年新增購買大豆2660.8萬噸。但是到了2021年底中共政府並沒有履行在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2020年中國實際進口美國大豆僅2589萬噸,比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3285.5萬噸還還少696.5萬噸,比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規定的2020年中國總共應該購買美國大豆4991.2萬噸少2402.2萬噸。是不是因為2020年和2021年中國發生疫情,國內大豆需求降低或者是中國沒有支付美元能力來兌現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回答都是否定的。2020年中國進口大豆為10031.4萬噸,達到歷史最高點;2021年中國進口大豆金額為585.28億美元,也達到歷史最高點,比2017年增加47.66%。中共政府並沒有履行在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就是把糧食進口當作武器用,挑戰世界秩序。中共自以為其的市場地位十分強大,因為中國糧食進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中國大豆進口量佔世界大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國糧食不能自足,對進口糧食的依賴度很高,20%至30%的糧食需要進口。中國糧食生產成本高於進口糧食價格,在糧食市場上處於極端不利的位置。中共不遵守契約,破壞世界秩序。難道中共政府未執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會沒有任何後果嗎?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在未來的中美談判中就可以看到中共政府未執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嚴重後果,因為美國的糧食出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這是一場糧食進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一半的國家對糧食出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一半的國家的戰爭。

一、2023年10月18日中俄簽訂價值約257億美元的歷史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合同

2023年10月18日,新土地糧食走廊倡議領導人霍夫塞皮揚在北京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論壇開幕前的商業論壇上宣佈,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歷史上最大的合同之一,價值約257億美元,在12年時間裏向中國供應7000萬噸穀物、豆類和油籽。[1]yibaochina.com

霍夫塞皮揚還透露,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俄羅斯和中國將在政府首腦會議上再簽署一項關於新陸上糧食走廊的國家間協議,將使俄羅斯對華糧食出口量增至每年800萬噸,未來計劃通過新基礎設施建設將使出口量增至每年1600萬噸。[2]yibaochina.com

中俄簽訂價值這筆價值257億美元的糧食進口合同的用意十分明顯,是聯俄抗美。yibaochina.com

二、2023年10月23日中國簽署大宗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

幾天之後,2023年10月24日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發佈消息,10月23日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代表團在艾奧瓦州舉行的中美可持續農業貿易論壇上,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採購協議。這是中國自2017年以來首次與美國簽署此類大宗協議。有關採購協議涵蓋的農產品包括大豆、玉米、高粱和小麥等[3]。但是,中美間簽署的採購協議只是框架合同,是不具約束力的購買意向書,其中沒有正式的銷售條款。yibaochina.com


圖1:2023年10月23日中國簽署大宗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圖片來源:網路截屏yibaochina.com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代表團簽署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採購協議的背景是,2023年10月26日中國外長王毅赴美,將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舉行會談,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可能的訪美鋪平道路。如果一切順利,習近平在2023年11月中旬前往美國三藩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將與美國總統拜登見面並舉行雙邊會談。yibaochina.com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代表團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糧食等農產品採購框架合同,充分體現了中共把採購糧食、農產品當作武器來用,在王毅赴美會談之前釋放善意,促成習近平訪美的成功。但是中共方面簽署的只是採購框架合同,是不具約束力的購買意向書,是可以反悔的,是可以不執行的。這也表明,中共對中美關係是否能夠重新回暖、習近平是否可能如意訪美、與美方談判成功是沒有的信心,這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採購協議只是一個釋放善意的表態。如果美方不能讓習近平滿意,那麼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代表團就不會按照採購協議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之前簽訂的這個購買意向書就是一張一文不值的廢紙。yibaochina.com

中國商人,以及背後的中共政府,總以為自己十分聰明,在國際市場上玩弄各種計謀,忽悠貿易夥伴,比如簽署採購框架合同,既能夠表示善意,又不花一分一毫的真金白銀,可進可退,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只是中國商人和中共政府的自我評價和自我陶醉。其實,中國商人和中共政府賠上了商品市場上最重要的東西——信譽。孔子曰:「民無信不立」。yibaochina.com

三、中共沒有執行的中美「第一階段」協議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代表團以及背後的中共政府似乎已經忘記了,多年來中共政府並沒有執行的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當年在協議上簽字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yibaochina.com

2020年1月15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簡稱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一度以習近平主席特使身份出現)簽署協議文本並致辭。[4]yibaochina.com


圖2:特朗普總統與劉鶴副總理簽署貿易協議,新華社記者王迎攝yibaochina.com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最主要內容就是,中國承諾在2017年進口額的基礎上,到2021年底前再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包括524億美元的能源出口、320億美元的農產品、777億美元的製造業產品和379億美元的服務。yibaochina.com

大豆是美國出口中國的最大宗農產品,出口金額占農產品出口金額的一半以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3285.5萬噸,金額139.4億美元。yiba

[page]ochina.com

根據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到2021年底前中方增加購買320億美元的農產品,其中增加的185.3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的大豆。2020年中國新增購買大豆1705.7萬噸,新增購買金額72.4億美元;2020年中國總共應該購買美國大豆4991.2萬噸,總金額為211.8億美元。2021年中國新增購買大豆2660.8萬噸,新增購買金額112.9億美元;2021年中國總共應該購買美國大豆5946.3萬噸,總金額為252.3億美元。[5]yibaochina.com

  購買大豆量 購買金額
2017年 3285.5萬噸 139.4億美元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
2020年 4991.2萬噸 211.8億美元
2021年 5946.3萬噸 252.3億美元
實際完成
2020 2589萬噸  

儘管在協議上簽字的是劉鶴,劉鶴還親口表示:簽訂協議,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世界。但是中共政府並沒有履行在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增加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根據美國商務部2022年2月8日公佈的2021年12月美中貿易數據,中國距離兌現2020年與特朗普政府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目標相差甚遠,僅完成了協議採購目標的57%,甚至不及美中貿易戰前中國從美國採購商品的水平[6]。yibaochina.com

2020年中國實際進口美國大豆僅2589萬噸[7],比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3285.5萬噸還少696.5萬噸,比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規定的2020年中國總共應該購買美國大豆4991.2萬噸少2402.2萬噸。這說明中共根本沒有履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yibaochina.com

是不是因為2020年和2021年中國發生疫情,國內大豆需求降低或者是中國沒有支付美元能力來兌現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回答是否定的。yibaochina.com

四、中國2020年和2021年的大豆及糧食進口數據

下面是2015年至2022年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和金額[8]:yibaochina.com

年份 進口數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2015 8169 347.9
2016 7409.3 339.81
2017 9553.4 396.38
2018 8803.7 380.87
2019 8851.3 353.42
2020 10031.4 395.46
2021 9651.7 585.28
2022 9108.1 612.36

數據來源:共研產業諮詢(共研網)yibaochina.com

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為9553.4萬噸,2020年為10031.4萬噸,達到歷史最高點,比2017年增加5%;2021年為9651.7萬噸,比2017年增加1%。yibaochina.com

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金額為396.38億美元,2020年為395.46億美元,比2017年減少0.23%;2020年為585.28億美元,也達到歷史最高點,比2017年增加47.66%。yibaochina.com

從2015年至2022年中國進口大豆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國內有強大的進口大豆的需求,而且中共政府也有支付美元的能力。只是中共政府把進口大豆當作武器來用,增加從巴西、阿根廷、俄國等國的大豆進口而大幅度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有意不執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yibaochina.com

中國從1995年後開始進口大豆,到2013年之前,美國一直是中國大豆進口的最主要進口國[9]。2013年中國進口大豆,50.17%來自巴西,35.12%來自美國。這一年巴西超過美國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的第一大國,這與習近平上台之後政策的轉向有關係,也和其推行的一帶一路計劃有關。到2018年,75.09%的進口大豆來自巴西,只有18.9%的進口大豆來自美國。yibaochina.com

五、中共把糧食進口當作武器用的優劣勢

2020年1月15日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但是中共政府從來不把實現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義務,就是簽字的劉鶴也認為沒有做出解釋的必要,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不過就是一紙「歷史文件」而已。yibaochina.com

中共把糧食進口當作武器用,自認為手中最大優勢就是,中國糧食進口量非常大,佔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而且中共糧食進口又被國企所壟斷,完全聽從中共的命令,可以集中力量在國家糧食市場上大顯身手。yibaochina.com

下面兩張圖展示了中國最近幾年的糧食進口量和進口糧食金額:yibaochina.com


圖3:2014年至2022年中國進口糧食數量,圖片來源:共研產業諮詢(共研網),數據來源:中國海關yibaochina.com


圖4:2015年至2022年中國進口糧食總金額,圖片來源:共研產業諮詢(共研網),數據來源:中國海關yibaochina.com

2021年中國糧食進口量高達16454萬噸,當時國內糧食產量68285萬噸(13657億斤),進口糧食佔國內糧食產量24.1%,說明中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性很高。yibaochina.com

2022年中國糧食進口量比2021年有所減小,達14365萬噸萬噸,進口糧食佔國內糧食產量20.9%,但是進口糧食金額達826.46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點。如果中共政府手中沒有足夠的外匯來進口糧食,中國人再度挨餓是分分鐘都可能發生的事情。yibaochina.com

簡單地說,中國糧食進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其中中國大豆進口量佔世界大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加上中國糧食進口為國有企業所壟斷,使得中共自以為在世界糧食貿易市場上佔有很強勢的地位。中共可以利用這個強勢地位,把糧食作為武器來用,拉一幫打一幫。其實這個強勢是有前提條件的:中共國內的經濟要保持正常發展態勢,手中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中共的許多所謂朋友,看重的就是中共手中的錢。中共有資本有實力大撒幣時,周圍的朋友就多,反之這些朋友就撒手而去。yibaochina.com

但是,這種所謂的強勢並不是長久的,這是因為中國國內糧食生產存在生產率、生產成本和價格這三方面都處於劣勢。yibaochina.com

以大豆生產為例,中國大豆單產低於美國、巴西等國。2022年,全球大豆平均畝產為182.67公斤,美國大豆畝產為222.00公斤,巴西大豆畝產為209.33公斤,而中國大豆畝產為131.83公斤,僅為全球的72.16%、美國的59.38%、巴西的62.98%。[10]yibaochina.com


圖5:2022年全球大豆平均畝產為182.67公斤,美國大豆畝產為222.00公斤,巴西大豆畝產為209.33公斤,而中國大豆畝產為131.83公斤,僅為全球的72.16%、美國的59.38%、巴西的62.98%,圖片來源:網絡截屏yibaochina.com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2022年東北大豆種植成本約為每畝1120元,其中包含地租每畝730元、種子每畝60元,化肥每畝110元、農藥每畝90元,機械費用每畝130元。從結構中可以看出,地租佔據了大豆種植的65%,且地租與化肥農藥在2022年的成本明顯提高。[11]yibaochina.com

2021年美國大豆種植總成本為每英畝725.62美元,約每畝120美元。按1美元換7.20元人民幣計算,每畝大豆種植總成本為864元人民幣。yibaoc

[page]hina.com

中國東北大豆種植成本為每畝1120元,美國大豆種植總成本為每畝864元人民幣,中國比美國高出每畝256元,高出約30%。yibaochina.com

中國大豆平均畝產為131.83公斤,種植成本每畝1120元,每公斤大豆生產成本為8.50元;美國大豆平均畝產為222.00公斤,種植成本每畝864元,每公斤大豆生產成本為3.89元。中國每公斤大豆生產成本為美國的2.19倍。yibaochina.com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2023年10月26日、27日進口大豆在天津港、山東日照港和廣東黃埔港的交貨價格均為每噸4900元[12]。yibaochina.com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國內大豆收購價從2022年的每公斤6元人民幣下降到2023年7月的每公斤5.5元人民幣[13]。yibaochina.com


圖6:中國大豆收購價,圖片來源:如圖所示yibaochina.com

國內大豆收購價每公斤5.5元人民幣,進口大豆到港價每公斤4.9元人民幣,國內大豆收購價高,與進口大豆相比,沒有競爭力。而且國內大豆收購價是指在大豆產地的收購價,還需要將收購的大豆通過交通線路運送到消費中心,還需要增加運輸費用。而進口大豆則直接到達消費中心。所以對中國而言,種豆不如買豆,這是多年來中國大量進口大豆的主要原因。如今中國市場上消費的是進口大豆,而國有糧庫中儲存的是國產大豆。yibaochina.com

再對比一下國內大豆收購價和國內大豆種植成本。國內大豆收購價每公斤5.5元人民幣,國內大豆種植成本為每公斤8.50元,收購價比種植成本低每公斤3.00元,收益與成本倒掛。國內農民之所以種植大豆,一是政府的命令,農民不得不執行;二是政府頒發的種植大豆補助,改變收益與成本倒掛的現象。yibaochina.com

習近平十分擔心中國大豆消費依賴進口,會被美國等國卡脖子,要求儘量減少進口大豆,提升國產大豆自給水平。2019年中國政府推出大豆振興計劃[14],並對大豆生產者給予補貼。2022年黑龍江大豆補貼為每畝350元人民幣。2023年3月17日農村農業部又調高了大豆補貼標準,促進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15]。有報道稱,2021年中共政府發放200億元種糧補助,2022年400億元種糧補助[16]。yibaochina.com

中共對大豆實施補貼,目的是為了減少價廉物美的外國大豆進口,象美國這樣的大豆出口國自然會受到傷害,但是最大的受害者則是中國的消費者。決定中國大豆消費價格的是國內大豆種植成本,而不是進口大豆的低廉價格。中國廣大的消費者無法享受進口大豆帶來的價廉物美好處,而是一起承擔中國政府推出大豆振興計劃所支付的巨額補貼。進口大豆所帶來的利潤,均落入壟斷糧食進口的國有企業的口袋中。yibaochina.com

六、結束語

糧食是人類生存必需品。爭奪糧食的戰爭又被稱為糧食戰爭。中國糧食不能自足,20%至30%的糧食需要進口,特別是大豆,80%的大豆需要進口。對此中共的評價是:中國糧食進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中國大豆進口量佔世界大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中共以為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強勢,足以把糧食作物武器來用(或者說是反制武器)。yibaochina.com

2023年10月18日中俄簽訂價值約257億美元的歷史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合同,聯俄抗美的政治目的十分明顯。2023年10月23日中國又簽署了大宗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充分體現了中共把採購糧食當作武器來用,在王毅赴美會談之前釋放善意,促成習近平訪美的成功。yibaochina.com

2020年1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簽署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在2017年進口額的基礎上,到2021年底前再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包括2020年中國新增購買大豆1705.7萬噸,2021年新增購買大豆2660.8萬噸。但是在中共的心中,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就是一紙「歷史文件」。到了2021年底中共政府並沒有履行在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yibaochina.com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在未來的中美談判中就可以看到中共政府未執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嚴重後果,因為美國人是不會忘記簽訂過的協議。yibaochina.com

這場糧食戰爭,交戰的一方是進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一半的中國,交戰的另一方是糧食出口量佔世界糧食貿易一半的美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在誰的手中?誰的糧食產量高?誰的生產成本低?中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性很高,20%至30%的糧食需要進口。如果中共政府手中沒有足夠的外匯或者不願意用手中的外匯來進口糧食,中國人再度挨餓則是分分鐘都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是中國人最近幾年最為擔心的事情。yibaochina.com

注釋:

[1]俄羅斯與中國簽署最大糧食供應合同,搜狐網,2023年10月20日,https://www.sohu.com/a/729869781_121470483yibaochina.com

[2]同上yibaochina.com

[3]中國簽署數十億美元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聯合早報,2023年10月25日,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31025-1445514yibaochina.com

[4]中國經濟學人: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劉鶴:這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世界,2020年1月16日,https://m.sohu.com/a/367344450_673573/?pvid=000115_3w_ayibaochina.com

[5]林發勤、王蕊:中國積極增加大豆與玉米進口以履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環球財經雜誌》,刊登在經管學院網,2021年7月9日,https://cem.cau.edu.cn/art/2021/7/9/art_36278_770842.htmlyibaochina.com

[6]林楓:統計顯示中國僅完成57%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目標,美國之音,2022年2月9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misses-us-china-trade-target-20220208/6433708.htmlyibaochina.com

[7]林發勤、王蕊:中國積極增加大豆與玉米進口以履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環球財經雜誌》,刊登在經管學院網,2021年7月9日,https://cem.cau.edu.cn/art/2021/7/9/art_36278_770842.htmlyibaochina.com

[8]共研網:2023年中國進口糧食對外依存度、總金額、總數量及細分種類分析,搜狐網,2023年5月5日,https://www.sohu.com/a/672836679_120992537yibaochina.com

[9]記者劉慧:大豆進口為何大幅增長,來源經濟日報,刊登在新華網,2023年7月4日,https://www.news.cn/fortune/2023-07/04/c_1129730839.htmyibaochina.com

[10]記者劉慧:大豆進口為何大幅增長,來源經濟日報,刊登在新華網,2023年7月4日,https://www.news.cn/fortune/2023-07/04/c_1129730839.htmyibaochina.com

[11]孫繼森:卓創資訊:油脂有「料」主產國大豆種植成本梳理,新浪網,2023年4月27日,https://finance.sina.cn/futuremarket/qsyw/2023-04-27/detail-imyrvfyq1528958.d.htmlyibaochina.com

[12]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0月27日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持平,中國糧信網,2023年10月27日,https://www.chinagrain.cn/axfwnh/2023/10/27/5011341922.shtmlyibaochina.com

[13]邵海鵬:今年大豆進口量大增,國產大豆價格弱勢運行︱大豆振興調研之一,第一財經。2023年8月2日,https://m.yicai.com/news/101825748.htmlyibaochina.com

[14]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農業部,2019年3月20日,http://www.moa.gov.cn/nybgb/2019/0201903/201905/t20190525_6315395.htmyibaochina.com

[15]國家推出穩定2023年大豆生產一攬子支持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農業部,2023年3月17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17/content_5747119.htmyibaochina.com

[16]記者汪文正:中央財政下達資金100億元,支持春耕生產——一百億補貼」送給種糧農民,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5月10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5/10/content_25982179.htmyibaochina.com

 yibaochina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