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經緯:國際合作受阻 中國"大國外交"走入"死胡同"

作者:

隨着 中共外交部長的緊急更迭,外界聚焦中國的外交努力。雖然中共在十八大以來奉行"大國外交"政策,但實際效果卻與期望背道而馳。近日有分析指出,中共不僅被國際多個重要聯盟排除在外,美國也被激起了對中共的"不合作外交"的不滿。

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近日在成都拉開帷幕,但出席開幕式的外國領導人僅有5位,均來自發展中國家。而接到中國邀請的斐濟總理蘭布卡則以頭撞到政府大門受傷為由,婉拒了前往中國並在這場開幕式上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一度引來尷尬。

原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尉健行的撰稿人王友群博士近日撰文指出,連中共的「老朋友」——俄羅斯朝鮮伊朗的領導人均未出席大運會開幕式,昭示着中共的大國外交之路越走越窄。

他指出,中共自十八大以來奉行「大國外交」政策,希望作為大國領袖在國際舞台上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作用,但事實卻與期望背道而馳。

美國不滿中國態度冷淡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也分析指出,美國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台後,中國作為報復,切斷了與美國在氣候、禁毒、軍事對話等八個關鍵領域的合作。時至今日,北京仍拒絕七個領域的合作,僅在氣候領域上恢復了會談。

上述分析還指,中國的外交政策無視美國為穩定中美關係作出的努力,包括近期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和台灣事務的高級主任薩拉·貝蘭(Sarah Beran)與 中共外交部北美和大洋洲事務司司長楊濤的會面。北京的強硬態度已經引起了美國國會的不滿。

王友群也進一步分析說,中國的「大國外交」之路受阻,主要表現在中共被排除在新世界貿易體系之外。不僅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拒絕了中國的加入,連歐洲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等都將中共排除在外。他指出,如果這三個自由貿易體系全部運轉起來,將意味着世貿組織(WTO)被架空。

與此同時,今年5月下旬在日本舉辦的七國(G7)集團峰會,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都應邀出席,而中國卻隔海觀望。

此外,僅在今年,中國頻頻缺席「印太經濟框架」(IPEF)、「歐盟印太部長級論壇」、第二屆全球民主峰會、「全球南方國家之聲」峰會、美國主導的晶片聯盟等國際重要會議。

王友群認為,中共的「大國外交」走入「死胡同」的原因有三:一,中國的極權權力經濟違背市場規律,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脅迫性、風險性;二,中共奉行的黨領導一切的政治體系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三,意識形態奉行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大搞「假、惡、鬥」,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意識到中共本質。

他指出,加上中國前外長秦剛一度「被消失」一月有餘,隨後被突然免職,而官方卻並未就此給出權威的解釋,昭示了中共只代表內部權貴的利益,不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