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胃口不好,食慾下降,原來是這幾個原因

現在經濟發展好了,普遍大家都能吃飽飯了,也能吃上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了。但是越是這樣,越是有很多人,食慾不好,沒有胃口了。

經常有很多朋友留言說感覺自己吃飯沒胃口,吃啥啥不香了,看着一桌美味,但是卻沒有多大食慾,不知道是怎麼了。

這些人普遍的表現有,食慾不好,吃點東西就容易不消化,腹脹;看到食物沒有胃口大開的感覺...

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我們中醫上認為胃口不好,食慾差和脾胃有關係,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原因。

首先雖然脾和胃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是它們的關係確實緊密相連的,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營養物質被吸收,轉化被輸送到全身——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就是這個意思。

當我們胃口不佳,食慾差就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胃氣沒有正常下降,脾氣沒有正常上升。

食慾不好在我們中醫上稱為「納呆」,如果飲食減少,伴有食後飽脹之感,稱為「胃痞」。那我們納呆和胃痞發生的原因有很多:

1.感受外邪——寒邪入脾胃,寒凝氣滯,脾胃之氣升降受阻。

2.積食所傷——吃得太多或多食生冷,積食就會內生痰濕,導致氣機受阻。

3.情志失調——情志不舒,而致肝氣鬱結,就好像突然有一把火擾亂了脾胃氣機正常的秩序。「氣得吃不下去」就是這個道理。

4.體虛久病——常年久病,身體虛弱的人,食慾不好,因為脾胃虛損,想吃也吃不下去。

脾胃升降失常,不僅會影響食慾,還會阻礙營養吸收,導致氣血缺乏,還會進一步引起身體其他異常,所以大家會發現,當我們胃口不好的時候,還會感覺身體沒勁,精神不振,不想動。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強健脾胃呢,首先就要飲食習慣上來改變,要規律飲食,細嚼慢咽,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生冷刺激的食物。

還有就是要適當運動,飯後散散步,晚上少吃一點,運動有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生悶氣。

當然情況嚴重的朋友,還是要及時就醫調理一下,不要等情況嚴重了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異常和不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中醫主任衛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