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虹橋站每天6000人離開的背後 更該被曝光的人們

 

這些天,在網上刷到最多的視頻,是虹橋火車站外的人山人海。

上海宣佈分階段復工復市恢復交通後,無數滯留於此兩個月的人湧向這裏,急切地想要離開。

這些匆匆離去的背影,多是因為無奈。

圖源:星視頻

有來上海做泥工的河南鄉親,才幹了十幾天活,卻被封在工地里60多天。

他們到處托人買回家的票,急得直哭。

因為地里還有麥子在等待收割,那是他們一年的收成。

有帶着患淋巴癌的妻子,從常州到上海化療的60歲男人。

但妻子搶救無效,病逝於此。

男人拖着裝有骨灰盒的行李箱,步行7小時到火車站,要帶妻子回家。

「我不可能丟下她,我不能讓她留在外面。」

圖源:澎湃新聞

更有太多不知所措的滬漂,斷了收入,連住的地方都沒了。

無處可去,只能離開這個曾是夢想起點的地方。

圖源:上海日報

而離開的路,卻困難重重。

公共交通並沒有完全恢復。

打車?各有各苦的人們,在高昂的價格前只能卻步。

網友整理的價格指南,這還只是最低的

他們只能騎共享單車,行李太多的,只能步行。

但處處有封控,原本幾公里的距離動輒繞成幾十公里。

他們從日出走到日落,從白走到黑。

走得慢了,核酸過期,遲個一分鐘都無法進站。

圖源:上海日報

只能在橋洞下、在路邊睡一會兒,等待天明。

虹橋站邊,是數不清的疲憊異鄉客。

圖源:微博@Alone文非

兩個月的苦澀過後,離開,依然是場漫長的煎熬。

可人潮里,我看見了一些身影。

01

那天,一個姓吳的男人,在一條徒步去虹橋的視頻下留言。

說自己也無可奈何地打算步行20公里,慢慢走去車站。

留言發出去不久,一條私信發到了他的手機。

「我可以送你去車站,免費。」

吳先生喜出望外。

凌晨12點,對方聯繫到他,才發現,這是一位外賣小哥。

白天,小哥要工作12小時。

晚上收了工,便馬不停蹄趕來接上吳先生。

並堅稱,分文不取。

圖源:澎湃新聞

凌晨的滬閔高架下的小路,還有無數拖着箱子、半夜還在步行趕往車站的人。

小哥看着他們,對吳先生說了句話:「我們開快一點。」

他想送完吳先生後,抓緊時間,再多幫一些人。

這個26歲的小哥,姓余。

他從老家安徽潛山來到上海,做了3年的外賣騎手。

但封控之下,他寸步難行。

直到上個月27號,他拿到了平台的保供人員名額,才走出小區開始工作。

根據要求,他出去了,就不能再回家。

為了餬口,他只能忍着心酸,每天從清早開始奔波至深夜十點。

夜晚,便露宿在上海的街頭。

一個深夜,小余剛送完最後一單準備休息,在路邊看到一個拉着箱子、背着雙肩包的女孩。

他以為姑娘在也找地方露宿,擔心她遇到危險,便上前詢問。

女孩搖搖頭說,自己要去虹橋車站,走着去。

她是個收銀員,店關了,沒了工作,交不起房租,扛不下去了,只能離開。

那個地方,離車站有十幾公里,步行要三四個小時。

這是一個別無選擇的女孩。

和小餘一樣,在疫情的狂風中被吹得凌亂,卻也在咬牙,尋着一條出路。

他讓女孩坐上了自己的後座,載着她到了車站。

下車後,女孩想付錢,小余調轉車頭,走了。

開出去兩三米遠,女孩在身後叫住他,遠遠地,哭着朝他鞠了一躬。

從那天起,小余每天送外賣到晚上七點多,就回去休息。

凌晨又重新出發,在深夜的上海街頭,送着一個又一個疲憊的歸鄉人。

半個多月,奔波不停,總想着能多幫一個是一個,能多盡一份力都好。

其實他自己,何嘗不也步履艱難。

露宿不是長久之計,他咬咬牙住進了每晚150元的旅店。

身上已經沒多少儲蓄,為了節省開銷,頓頓吃泡麵。

每天跑上20多單掙的錢,也將將只夠維持生計。

可他還想再多幫些人。

每天在網上聯繫着打算步行到車站的人,還總是把自己的水、食物送給路邊露宿的人。

在這個物資漲價、車費天價的時候,他一分錢也不要。

自己窘迫地討着生活,卻只對被幫助過的那些人笑着說:

「不客氣,我只是做了件很小很小的事情。」

02

在上海做着免費「擺渡人」的騎手,遠不止小餘一個。

一個叫小任的貴州小伙子,才19歲。

3月,他第一次來到上海,打工做了閃送小哥。

工作剛步入正軌,就被封在出租屋裏,整整一個月沒工作,沒收入。

這個月初,他的騎手通行證發下來,為了出門掙錢,他不能再回出租屋。

只能跑到別人的廠房裏借宿,好心的廠老闆提供了一輛七座車。

可過着這樣難捱的日子,小任卻每天擠着時間,往返於虹橋車站,接送那些步行去坐車的人。

[page]只要在路上看到拖着箱子的行人,他就停下來問,免費載他們。

不管白天還是深夜,不管離車站有多遠。

哪怕休工的日子,他也片刻不停,一天要送十幾個人。

電動車保險槓螺絲被重重的行李壓掉了好幾個,綁箱子的鐵架也壓彎了。

可那些發來的紅包,從來都是原封不動地被退回去。

他只說:

「有錢的,還需要我來幫助嗎?」

「我自己也想回家,所以我願意幫他們回家。」

20多天,他晚上睡在馬路邊,醒了就在廠子的保安室洗把臉。

卻每天還在想着多接點單子賺點錢,給車站外等着的人們送水、送飯。

每次送人的路上,見到仍在步行的人,還要主動上前告訴他們:

「慢點走,不要急,我送完這個就回來接你。」

27歲的吉林小伙子張朋飛,在上海做酒店收銀。

疫情之下,他在宿舍被關了近1個月。

也曾試着步行離開,1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兩天兩夜,可最後因為沒有離滬證明被勸返了。

自己有家難回,他卻想幫更多人回家

張朋飛花了629元,租了輛電動車。

一天換十幾次電池,跑十幾趟,一位又一位地,把離滬的人們送進回家的車站。

始終堅持不收一分錢。

他說:「我就是想幫大家一把,誰都有遇到難處的時候。」

像這樣穿梭在上海街頭的騎手們,有幾十個。

他們從外地來打工,自己被封控許久,生計難續。

在防疫要求下露宿街頭,漂泊無依。

圖源:上海日報

電動車載人去車站,還有些遇上罰單。

隨時都在擔心被扣車,丟了謀生的工具。

圖源:大象新聞

可他們更擔心,擔心那些沒了收入,走投無路的人們,要怎樣獨自跋涉在漫長的歸鄉路。

自己淋了雨,卻始終想給別人撐把傘。

他們,是真正的「騎士」。

03

但可以預見的是,這些人,不會被大肆報道,不會被冠上什麼榮耀。

他們生而平凡。

盡力去幫的,也是在很多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段時間過去,也許不會再有人記住他們所做的事。

他們就如同足下的小車,馬不停蹄,也悄無聲息,消失在夜色里。

可我依然想為他們銘記。

上海疫情里,有太多荒誕,太多不可思議。

我卻始終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不是因為什麼宏大敘事的心潮澎湃,而是因為這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

縱使自己只是一塊磚、一片瓦,縱使自身也難免在寒潮中千瘡百孔。

卻還拼了命地在幫,在救,在伸出並不那麼強壯的手。

這樣的故事有太多。

54歲的男人老何,上了年紀,身體也不是太好。

家中,有兩位80多歲,偏癱在床的老人。

他是全家的頂樑柱,上海疫情期間,生活一度難捱。

但他總想着為更多的人做點什麼。

他報名做了司機,接送血透、放化療等重大疾病患者去醫院。

圖源:澎湃新聞

每天五六點起床,零點以後睡覺,經常餓着肚子在路上跑。

防護服里是汗流浹背,因疫情風險不能開空調的車裏是悶熱無比。

他累,卻從來不說,賣着力,只想幫那些更艱難的病人。

那天在路上,他突發了心臟病

憑着最後一點意識,他把車開到應急車道停下,讓病人們安全下車。

自己卻在120到來前,停止了心跳。

圖源:澎湃新聞

56歲的張強,是上海的一位醫生。

疫情來臨,物資發放有限,他們一家勉強填着肚子,人瘦了五斤。

還要日夜擔心獨居的83歲母親,是否吃得飽,是否健康安全。

可他最放不下的,是那些無法找他看病的患者。

他在網上開免費的「空中門診」,因為「醫生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病人受苦」。

他的公司,原本每月10號發工資。

誤判了封控時間,他沒有將轉賬的U盾帶回家。

那個時候,上海多少企業因疫情發不出工資、延期。

但張醫生找遍了物業、居委會,拿到出門條。

不能開車,就在即將有大風和雷雨的天氣里騎行20多公里,去辦公室給大傢伙發工資。

「封了這麼長時間,誰家都有難處,還有人要交房租、房貸,多少人等着這筆錢。」

「大家拿到錢,才會有信心。這樣的時候,信心是最寶貴的東西。」

餓了就在路邊啃一口麵包

32歲的李娜,是上海一家便利店的店長。

她的小區封了,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小的才2歲,大的也只是上小學的年紀。

可疫情嚴峻,她擔心的,是附近的居民能不能買到東西。

住在旁邊的那麼多孩子,還能不能喝到牛奶,營養均衡。

圖源:外灘TheBund

於是整整23天,她獨自守着這家店。

夜裏寧可少睡一點,也想隨時為剛下班的大白、物流司機、志願者提供方便。

有人需要物資,她不會騎車,就步行着挨家挨戶送。

20多天,她沒洗過一次澡。

沒有床,就在倉庫地上鋪了幾張厚紙板,倉促着睡一覺。

圖源:外灘TheBund

你看,他們和那些送人去車站的騎手們一樣,身影很小。

小到太容易淹沒在華麗的大事跡、大報道里。

他們做的事好像也很小,送人、守店、開診、發工資。

日常又瑣碎,沒有曲折離奇,驚心動魄。

可在洶湧的疫情里,在無數人的掙扎里,他們點着一絲光,輕柔地撫平人們生活中的褶皺。

正是這一小點光亮,讓那些被他們幫助過的人們,相信一切並不絕望。

04

仗義每多屠狗輩。

這個春天,大部分上海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大廈高樓,高高在上,卻不一定遮風避雨。

一草一木,雖染塵埃,卻串聯起了這座城市最大的感動。

這些小人物身上,藏着的才是中國的底色。

他們苦卻樂觀,總想着自己的委屈咬咬牙也能過去。

他們卑微卻慈悲,明明自己也滿身泥濘,卻見不得別人遭罪、受苦。

他們平凡卻溫情,聽規矩、遵要求,但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忙,一定義不容辭地幫。

誰說非得是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這是普通人的力量帶給我們的信心:

每一個「小人物」的行動,匯成大時代的洪流,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王耳朵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