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在大廠1年,領導換了6次,我最終也被裁了

在2021年末,甚至整個2021年裏,裁員成了很多互聯網人的工作關鍵詞。小宇在2016年進入互聯網行業做用戶增長,用他的話說,他趕上了紅利期。接下來,他順利進入曾經夢想的大廠,在大廠經歷了高薪水,好福利,工作激情澎湃的好時光,也經歷了996,一年內6次換直屬領導,2次換工作城市的糟糕時刻。最終,他在收到一周年祝賀的同時,被確定了離職時間。他不知道自己還該不該繼續選擇大廠。

在紅利期進軍互聯網

過完2022年元旦,我就33歲了,北漂6年。前不久,也就是2021年12月初,我正式被某互聯網大廠裁員,離我被獵頭高薪挖進這家大廠,正好1年。

從我2016年剛到北京時說起吧,我最早來北京,是被東北老家的公司派到了北京辦事處,做互聯網相關業務。當時公司負責房租在內的很多基礎生活開銷,我的生活還算舒服。但沒過多久,我就動了跳槽的念頭。

插圖|大廠青年

因為我能明顯感到我們這種地方公司,在很多方面和北京大公司的差距。比如當時我在公司的職級是總監,但和北京互聯網公司比我小的年輕人聊天,人家在專業上明顯比我強。我覺得自己應該離開舒適區,才能提升專業能力,才有機會獲得更高的薪水。

當然,誘惑我跳槽的主要原因還是薪水,我記得很清楚,在原單位,我手下的一個同事跳到了互聯網企業後,薪水翻了三倍,我想跳槽後拿到跟他對等的薪資。

在準備跳槽的日子裏,我很快就確定了崗位方向,就是做用戶增長。雖然我跳槽前的工作和用戶增長無關,但認識的同行和朋友里,很多人跳槽都選了這個領域。在網上看求職信息,也明顯能看出來,但凡和「增長」倆字沾邊的,薪資待遇明顯比其他崗位高一些。

經過不斷學習和準備,2018年8月,我進入了一家當時的在線教育領域頭部公司,崗位正是用戶增長,薪資從原來的每月1萬漲到了3萬。不過,跳槽後,我的所有生活起居都要自己承擔了。我現在還記得,在那年8月的高溫酷暑天,我一個人拖着行李,來回好幾趟,搬離了原公司給我租的房子,真正開始了自己在互聯網行業的北漂之旅。

回過頭來看,我能跳到互聯網行業,是趕上了2018年前後「用戶增長」這個崗位的紅利期。就我個人觀察來看,當時知識付費型領域和電銷平台都把用戶增長作為主要策略,在線教育行業當時井噴式增長,搶用戶搶得更是格外有代表性。

激進的大廠

我在這家在線教育公司只幹了兩年,2020年11月末,在獵頭的推介下,我去了一家互聯網大廠。選擇大廠的原因很簡單,就像名牌大學是應屆生求職的敲門磚一樣,大廠經歷也是職業生涯里晉升或跳槽最有分量的砝碼。從這個角度說,能在大廠工作,可能是所有互聯網人的目標吧。

當時,我一共拿到了兩個大廠的offer,我最後選擇的那家,除了待遇更高,參與運營的項目,用戶體量都在千萬級,比另一家大很多。運營過的用戶體量,同樣也是職業履歷升值的重要因素。

從外企到互聯網巨頭,引領中國商業的公司形態一直在變化,可好工作卻是穿越周期的,它掌握在每個人的手裏。

我在這家大廠的運營崗,依然是做用戶增長,所屬平台是當時公司新孵化的一個「團購」電商平台。為了讓這條業務線在大廠們開闢的新賽道上一舉領先,這家大廠成立了新公司,我入職的時候,雖然新公司剛成立半年,但已經有了過萬員工。

公司的擴張很瘋狂,從招人就能看出來。2020年12月,我們部門負責運營用戶增長的員工,算上我一共四人,隨後,幾乎每半個月我們就會有一位新同事。新同事快速湧入的情況在我入職後持續了小半年,後來大家連工位都不夠坐了,2張單人工位,愣是擠下了3個人。一些實習生,甚至被安排在了水房工作。開會的時候,因為會議室坐不下,大家就站在走廊,或乾脆坐在地上。到2021年3月,我們部門人數到達頂峰的12人。

和招人同樣熱火朝天的,還有領導對公司的未來規劃。剛到公司時,領導就在會上告訴我們,公司已經在這個新賽道中,做到了用戶體量第一,這個模式未來會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第二個淘寶,非常振奮人心。那時,我們還經常開各種項目啟動會,聽說基層銷售人員還會開誓師大會。

除此之外,公司高層領導差不多兩個月也會給我們開一次會,復盤現狀,規劃未來。每次會後還有抽獎,運氣好能抽到500元紅包,當場發。我沒抽到過這樣的紅包,但領到過不少公司的各種購買券。

這個階段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小事,就是每個員工完成階段性任務時,會領到公司發的文化衫或紀念章,如果文化衫上寫,「xx戰役912」,那就代表9月12號,我們在xx地區的客戶突破了1000萬。這種文化衫我們都搶着要,我直到現在還留着三件,感覺能證明自己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是身份的象徵。在這家公司,這種公司文化的細節讓我感到很舒服,包括轉正或入職周年,員工都會收到郵件祝賀和紀念章。

[page]不過工作的確也很辛苦,我工作日通常上午10點半到公司,晚上9點或者10點左右下班,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有的事,最忙時甚至工作到凌晨四點。周六一般也要上班,上午10點多到公司,但下班會早一些,一般8點鐘就可以走了,所以算得上標準的「996」。

《凪的新生活》劇照

相應地,公司的福利確實不錯,每天有100元餐食補貼,每月工資的20%作為加班補貼,這兩項加起來,一月就有一萬元左右,確實還挺讓外人羨慕的。福利,加上老闆的規劃,讓我對公司非常有信心。所以互聯網跳槽雖然是常事,很多人也是5年內跳槽3次的頻率,但我當時計劃,至少在這裏待個兩三年。

裁員

但沒想到,2021年7月,公司幾乎毫無徵兆地進行了一次大裁員。公司從最高層到最小單位的部門,大致可以分為四級,僅我所在的二級部門團隊中,那次就有60%的員工被裁掉,我本來不幸也身處被裁之列。

被裁的員工大部分都直接走人了,但萬幸的是,我的領導為我爭取到了內部轉崗的機會。雖然打破了我當時的一些生活計劃,比如讓我從北京轉去某南方城市,但當時我別無選擇。如果我不接受的話,意味着我的簡歷上將出現一段只有半年的工作經歷,在很多HR(人力資源)眼裏,這幾乎是一個污點。我那時候也試着投了簡歷,結果果然只收到了小公司的回覆。所以我心想,自己好不容易進了大廠,怎麼也得繼續待一段時間吧,所以最終決定接受公司的內部轉崗,打包好行李,搭上離開北京的航班。

圖片插圖|大廠青年

這次裁員我雖然還是留在了公司,但心態上真的倍受打擊。我認為自己這麼努力工作,沒有對不起公司,怎麼說讓我走,就走了呢?我後來變得安靜、不合群,甚至都不想和其他同事多說話,因為感覺自己已經是個被淘汰者。或許,當時我是真的慌了,因為如果真的離開公司,我不知道,下一次何時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如果空窗期太長,我的經濟開銷怎麼辦。畢竟,2021年我剛在老家又買了一套新房子,每個月的房貸還款就有5000元。

現在回過頭來看,7月份這場裁員,看似沒有預兆,但那只是每天人丁興旺的工作氛圍帶來的假象。伏筆早就埋下了,比如我們公司在這個賽道上的銷售額雖然排在前列,但都是負盈利。例如,一件水壺,進價10元,我們會通過給用戶發補貼和優惠券的方式虧本2元賣給客戶。虧本運營下的低價,是早期快速吸引用戶,用戶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當時這個賽道上所有公司,包括我們競爭對手的做法。所以,我其實料到公司未來可能需要瘦身裁員,但我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而且裁員力度這麼大。

裁員前半年,公司上上下下其實一直都在做各種部門調整,二級部門不停地合併,緊接着影響到三級部門,也就是我的直屬老闆。我記得2021年上半年在北京,我的直屬領導就換了4個人。他們基本上都是公司從其他大廠高薪挖過來的,年薪估計都在百萬上下。

每次新領導上任,我們都要推翻之前的工作重點,重新規劃新目標。所以整整半年,我們都是在規劃、協同,推翻,重新規劃、協同中度過的。只要達不到大領導的任務要求,我的直屬領導們很短時間內就會被裁撤。這個年薪百萬也不好拿。

7月的大裁員後,就剎不住車了一般,一直在持續。聽說,公司總部的計劃是,要完全砍掉我們這條業務線。我在杭州工作了兩個月,期間,我的直屬上級又更換了一次。9月,因為人事調度,我又回到了北京,但這次北京的辦公樓里,那種冷冷清清的感覺和上半年的人滿為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視覺中國

回到北京的日子裏,裁員還在穩步地進行着,從業務部門的銷售、物流、運營等開始,慢慢到行政部。甚至,我的直屬領導,又再一次被換走。就是這個領導離開時,我突然不想在這個地方待了。2021年10月,我開始尋找下家,這期間,在朋友們的幫助下,11月底,我成功面試了一家公司,不再是大廠,但我感覺還不錯,決定先行告辭,結果公司卻不同意了。

考慮到任務的後續交接,公司對每個月的裁員名和順序是有安排的。最後,和公司協商後,我被安排在了12月離開公司。而巧合和略顯戲劇性的是,在確定離職時間的幾乎同時,我收到了入職一周年的紀念章。

現在,我離開了互聯網大廠,在一家規模相對小的公司工作。這裏不用「996」,一般最晚7點就可以下班,離家也近,省去了很多通勤時間。前段時間,另一家互聯網大廠給我拋來了橄欖枝,並允許我年後定奪。但我現在似乎失去了對大廠這些頭銜的興趣,我這幾天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大廠對我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有點迷茫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