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國欲重振關鍵礦物開發 意在打掉中共稀土牌?

作者:

資料圖片:稀土礦(路透社

最近,隨着美中全面對峙的逐漸深入,關鍵礦物的地位也越發凸顯。中共領導人去年實地考察高新技術企業,了解國內稀土資源分佈,更讓人擔憂中國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打「稀土牌」。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令,旨在重振國內關鍵礦物的開發。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不久,就曾承諾會重振本國礦產業,讓老礦工能重操舊業。他上周簽署的一項行政令試圖兌現這個承諾,只不過這一次他的指令更為具體。在這份文件中,他宣佈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授權使用《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以加快本國礦業開發。今年春天,這項法案曾被用於加快關鍵醫療物資的生產,以應對美國的新冠疫情。

這項行政令要求美國內政部依據《國防生產法案》資助礦產加工業,以保護國家安全。行政令還提出當局會削減相關行政審批的時間,賦予美國人更多的工作機會。同時,它還要求聯邦各大機構協同工作,以減輕美國對進口礦物的依賴。

白宮在相關新聞稿中說,儘管其中的部分礦物在本國有可觀的儲量,美國目前在眾多關鍵礦物上嚴重依賴進口,而這些礦物對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

旅美政治經濟分析人士秦鵬表示,特朗普上周簽署的行政令是美國試圖加快礦產自主開發的延續。

「美國國防部此前在研究美國如何獲取稀土和關鍵礦物等關鍵資源,以及在這些領域中,如何避免受到中共的鉗制。特朗普近期簽署的這項行政令只是這個政策的延續。」

早在2017年,特朗普就曾簽署一項增加關鍵礦物原料本土產量的行政令,以扭轉美國在這些原材料上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

2018年,美國內政部發佈了一份對外依存度高的35種關鍵礦物的清單。而商務部去年發佈報告說,美國對其中的31種礦物依賴進口,對14種完全依賴進口。不但如此,19種礦物的最大生產國是中國,13種礦物的最大供應國也是中國。路透社去年還披露,美國國防部計劃建立稀土磁鐵的庫存,並表示要削弱中國在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

據統計,全球稀土總儲量約為1.26億噸,中國的稀土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44%。(法新社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去年已在開採稀土。位於加州的芒廷帕斯礦山(Mountain Pass Mine)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就在開採稀土礦石(氟碳鈰礦)。儘管如此,美國去年的稀土礦物進口價值仍達到了約1.7億美元,較前一年有小幅增長。

事實上,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指出,美國曾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但此後長期陷入停滯。

「美國多年前開採稀土是因為晶片需要稀土製品,美國的半導體產業長期領先全球。美國關閉稀土礦是出於環保原因。美國最先開始成建制地開採稀土,最先停產的也是美國。」

去年五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考察了江西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了解國內稀土資源的分佈、開發和應用。有輿論認為,中國可能會在關鍵時刻限制稀土出口,以反制美國的對華制裁。

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日前證實,他們的部分供應商已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一時間,網上再度傳出「美國封殺中國晶片,中共就封殺美國稀土」的聲音。

有跡象表明,美國為了應對稀土供應鏈可能出現的問題,不但在試圖擴大內部供應,也在尋求國際合作。

澳大利亞稀土公司萊納斯(Lynas)去年表示,他們已與美國德州藍線集團(Blue Line)簽署諒解備忘錄,並將在美國開設一家稀土加工廠。今年年初,美國和加拿大宣佈,兩國已經制定了關鍵礦產的合作計劃,旨在保障他們的相關供應鏈安全。隨後,日本政府宣佈,他們將與美澳政府合作,在這兩個國家尋找稀土加工廠的投資對象。

賀江兵說,美國近期在各大事務上拉攏全球盟友,就是為了削弱中國的影響力。

「美國強調價值觀相同的產業鏈、經濟體和互聯網,這些都是『去中國化』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簽署這項最新行政令的同一天,美國眾議院「中國工作組」發佈了一份報告,建議美國行政部門改進礦產開發的行政審批、提升礦物加工水平,在這兩大產業上結束對中共的依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