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艾爾文團長:60年代的白左如何帶歪了黑人運動

作者:

(黑命貴永遠救不了黑人)

在當下民主黨的語境中,60年代民權運動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很多左派吹噓這場運動賦予了黑人平等的權利,是美國精神的體現。但遺憾的是,種種數據表明,黑人的處境相比於60年代前,不僅沒有變好,反而更糟了,黑人的單親家庭比例和犯罪率大幅上升,而就業率則持續下降,黑人在美國的相對地位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更差了。

至今,黑人仍然是美國最窮的族群。

原因是什麼?是黑人爭取平等權利錯了嗎,當然不是,黑人爭取平等當然沒錯,但60年代的運動絕不僅有黑人平權運動,他還包括破壞一切傳統的反主流運動,為了表示反叛,當時美國的中產和富人子弟蔑視一切美國傳統,他們吸毒、濫交、逃兵役,不務正業,並將這種墮落的文化傳播給了黑人,甚至將這些糟糕的失范行為美化為對白人父權統治的反抗。

60年代後,白人中產富人子弟們回歸了正常,雖然他們瘋狂了幾年,但他們在父母的資源下依然可以找到好工作,而接受了此種文化的黑人,則再無出頭之日。

60年代後黑人的狀況更差了

60年代的平權運動徹底廢除了種族隔離和對黑人的一切歧視,從法律上講,黑人和白人已經完全處於平等的地位,但是平權運動後,黑人的處境不但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糟。

20世紀末,美國直有12%的人口是黑人,而貧困階層中黑人的比例卻為60%,到2016年,黑人的貧困率是22%,是白人的兩倍還多。1991年,20-24歲的黑人男子中,直有59.5%的人工作,18-19歲的黑人男子則還不到1/3。

50年代時,黑人的工作參與率和白人相當,但到了70年代時,黑人工作的比例比白人低8.4%,16-24歲的年輕人,黑人更是低15.4%,到了80年代,乃至現在,這一狀況依然沒有改善。同時另一項數據顯示,市中心的黑人社區40%-60%的孩子在高中畢業前輟學。

(黑人就業率)

除了這些,黑人的犯罪率也大幅提高,90年代,平均四個黑人成年男子中就有一個坐牢或處於緩刑,1991年,華盛頓42%的18-35歲黑人要麼在監獄中,要麼在等待審判。到2008年,美國監獄人口中的一半是黑人,黑人犯罪率是白人的7-8倍。

60年代後,黑人單親家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1950年,1/6的黑人孩子是非婚生子,1982年,這一數字上升為57%,1989年,則上升為66%,直到2014年,黑人單親家庭比例依然為66%,沒有絲毫改觀。一些最為糟糕的黑人貧民區,甚至4/5的黑人孩子都是非婚生子。

(黑人單親家庭比例最高)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黑人的處境都沒有變好,他們依然是社會的底層,而更糟糕的是,他們的犯罪率和單親家庭比例都創了新高,如果從數據看,平權運動不僅沒能改變黑人的狀況,反而讓其更為糟糕。

這期間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60年代白左將墮落的文化帶給了黑人

曾經有不少學者將這種狀況歸結為經濟原因,認為是美國製造業轉移和城市經濟變遷的結果,黑人的頹廢是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和工作崗位的變少。但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80年代時美國經濟的黃金時期,就業率非常高,市場繁榮,但唯獨黑人的就業率不升反降。

相比於黑人,韓裔和華裔在剛到美國時也是一無所有,但是他們很快就用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韓裔在到達美國不久後就霸佔了美國很多地區的蔬菜水果市場,他們之所以能成功不過是靠着勤奮工作和對家庭的責任,華裔在美國也是同理。如果說美國經濟不景氣,為何韓裔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賣蔬菜水果也不是需要高技術高學歷的工作,為什麼黑人就不可以,難道黑人賣蔬菜都不會嗎,還要去打砸亞裔的店鋪?

 

 

(韓裔靠着賣蔬菜水果很快在美國致富)

另外更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拉丁裔,拉丁裔多來自墨西哥、古巴,這些都是有名的窮國,而且拉丁裔來美國時很多人不會英語,只會西班牙語,存在語言障礙,黑人60年代的處境再差也比他們好得多,但如今拉丁裔的平均收入、財富卻都高於黑人,犯罪率和單親家庭比例也都比黑人低。

拉丁裔雖然不富裕,但通過從事低端服務業,他們依然在美國過上了心滿意足的生活,美國白人和拉丁裔之間的矛盾遠不如與黑人大。拉丁裔的成功表明即使從事低端服務業,也不會落到如此悽慘的境地。還有學者說黑人單親家庭比例高是因為黑人沒有工作無法結婚,但是拉丁裔也是如此,拉丁裔即使是收入水平低於黑人,往往也有穩定龐大的家庭,這顯然不能用經濟來解釋。

 

 

(即使是從窮國來的拉丁裔,收入中位數也超過了黑人)

要說種族歧視,少數族裔都受種族歧視,為何只有黑人最為貧困呢?其實不用和其他時期比,就是和50年代的黑人比,黑人的貧困率、單親率、犯罪率也都大幅增加,就業率則大幅減少。

美國學者馬格尼特認為黑人形成了一種貧困的文化,這種貧困的文化是導致黑人種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如今的黑人社區,不工作,性濫交,混日子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任何不遵守的黑人都會被排斥,努力學習工作的黑人會被同胞斥為太像白人而遭到敵視,這種糟糕的環境使得穩定的家庭和勤奮的精神都不可能誕生。

因此,在如今,努力學習工作的黑人都會立即搬出黑人區,到白人區居住,因為他們無法在社區中立足,這種糟糕的文化不斷清除掉黑人中的實幹者,而不斷助長流氓風氣。

根據一項調查,黑人婦女普遍16歲就懷孕並不是由於不知道避孕知識,而僅僅是一種叛逆和習慣。這些黑人母親生下孩子後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吸毒,父親則已經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只會成為新一代的流氓,進而形成一個無休止的惡性循環。

60年代反主流運動如何摧毀了黑人

60年代前後,黑人的狀況變得更糟了,但是不是黑人平權運動就錯了,其實,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平權運動本身並沒有錯誤,他之所以導致了這樣糟糕的結果,原因在於60年代的其他運動。

那時,一群出身優越的白人知識分子和學生無比叛逆自己的父輩,他們攻擊傳統的一切,視傳統的家庭和美德為束縛人的惡行,而鼓吹性濫交、自我放縱、吸毒和推卸責任,他們甚至將聖經抨擊為種族主義書籍,彌爾頓是變態狂,莎士比亞有戀母癖,華盛頓則是奴隸主,整個西方文明都是罪惡的和應該打倒的對象。

在這種解構主義、虛構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黑人的平權運動被大力的歪曲,當時的知識分子和學生極力把黑人遭遇的一切都歸因於白人種族主義的迫害,認為一切問題都是社會造成的,即使是今天政治正確到了噤若寒蟬的地步,他們仍然向黑人不斷灌輸這種仇恨的觀念,從而讓黑人在面對貧困遇到困難時不去自身努力,而只是去單純的埋怨白人。

(美國的嬉皮士反主流運動)

這些人為黑人製造了一個虛妄的敵人,即使在種族歧視大為消除,甚至政治正確非常過分的今日之美國,黑人依然動輒將問題都賴到種族歧視上,白人的壓迫成了最好的藉口和阻礙黑人進步最大的心結。

另外,平權運動給予的巨大的扶持政策,實際上也加強了黑人的這種依賴,政府出於愧疚和補償原則,不斷給予黑人單親家庭以福利,使得其依靠福利就可以獲得基本的生活,與黑人的貧困文化結合,反而助長了懶惰。

大學的種族配額制度更是災難,按比例分配使得往往排名倒數第三的黑人學生可以被錄取,而排名第三的白人學生卻落選,這種不公加深了白人學生的怨恨,而上了大學的黑人由於是被照顧無法跟上課程進度,中途退學的概率非常高,進而更引起了黑人的怨恨。

史丹福大學甚至為了體現多元化,取消將西方文明史列為必修,而引進非洲文化課,更加強了這種黑人傾向,這種由60年代知識分子和學生散播的觀念不僅嚴重破壞了美國的國家共識,還影響了黑人,令其自暴自棄。如今,60年代反主流運動的消極效果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更加撕裂了這個國家。

不消除黑人的貧困文化,不下定決心整治黑人區的治安,不努力推動黑人區的公共教育,不消除黑人白人的區別對待(包括對黑人大幅優惠),不停止翻歷史舊賬的行為,那麼黑人白人的矛盾就永遠無法解決。

目前來看,民主黨除了桑德斯以及美國民主社會主義同盟,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或伯恩施坦的追溯者看來,白左只是左翼中一個奇怪的產物,他很可能是統治階層為了轉移矛盾有意吹捧的意識形態。

他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沒有什麼幫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沉思的托克維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