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2大劫!習近平強推區塊鏈 1月2擠兌!當局宣佈嚴打提款 中共數字幣能撼動美元霸權嗎?

——海航負債纍纍是被擠兌銀行最大股東 中國銀行業面臨信用危機

中國正處在各種危機越來越火燒眉毛的時候,習近平卻突然大談「區塊鏈」。有分析表示,中共此舉無法撼動美元地位。另有評論說,中共重視區塊鏈是因為出現「美元荒」。習近平「區塊鏈」話音未落,老幹部任正非竟然說不值一提。中國銀行業面臨信用危機,遼寧營口銀行發生擠兌風波,儲戶恐慌,但公安宣佈嚴厲打擊儲戶前往銀行提款。營口沿海銀行最大股東是海航,可是海航近年來債務倍增。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中國銀行雖然壞賬嚴重,但沒有幾家因此倒閉,反而是倒閉的銀行大多數是被擠兌倒閉的。

習近平「區塊鏈」話音未落,任正非:不值一提

習近平近日熱捧「區塊鏈」,甚至將其形容為中共「未來發展的核心」。

然而,據鳳凰財經報導,11月6日,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深圳總部針對信息安全問題發表言論時表示,現在說區塊鏈多麼偉大,但是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任正非還說,信息安全是相對的,量子計算機出現後,幾百萬年破譯不了的信息都能破譯。

外界認為,任正非此言無疑是對習近平熱捧的區塊鏈,澆下一瓢冷水。

中共推數位貨幣能撼動美元霸權嗎?

中共高層日前就區塊鏈進行集體學習,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將區塊鏈作為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全國人大財委會前副主任黃奇帆隨後在一場金融峰會表示,人民銀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成熟,央行可能成世界首個推出數字貨幣的銀行。數字貨幣也就是台灣所稱的數位貨幣。

美國世界日報文章說,美國也重視數位貨幣,臉書正尋求和威士卡、萬事達卡和PayPal(大陸所稱的貝寶)等合作,推動天秤座Libra數位貨幣,但在美國國會、各國央行都遇抵制質疑。

中共央行2014年開始研究數字貨幣,但估計應不會是匿名加密、去中心化,可能和人民幣掛鈎,還是主權貨幣,否則官方無法控管,不符中共一貫作風。

文章分析,數位貨幣既強調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北京着眼的應是迎合數位時代,和國際接軌,在國際支付和結算分食市場大餅。但依中國現實面來看,新數字貨幣難匿名持有,也無法自由匯進匯出,否則管制外匯、監控人民和防治犯罪等國策如何維持?它的匯率也須和人民幣掛鈎,但如果這樣只是換個臉孔,和支付寶用人民幣結算一樣,國際間不會感興趣。北京口袋中究竟是什麼法寶?只能等着瞧。

作者研判,中共的新數字貨幣至少須滿足:

一,它不能只是人民幣數碼化,但幣值必然和人民幣掛鈎,否則14億人使用兩套貨幣,會陷入混亂;

二,它不像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央行仍要管控;

三,持有新數字貨幣須用人民幣背書,即有多少人民幣存款,才有多少數字貨幣;

四,絕對安全,無法偽造、竊取、複製,能獲各國接受,才能部分取代美元、英鎊、日圓等國際貨幣。

作者表示,中共或許寄望數字貨幣能挑戰美元,慢慢蠶食美元地位。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一,美元霸權是布列敦森林體系承認,後來廢除黃金本位,各國都贊同用美元作國際儲備、調節和交易;背後有美國強大的經濟背書,也有超強軍力確保,它授權美國握金融武器,左右世界市場,可發動對特定國家的制裁。中國口口聲聲說,「無意取代美國地位」,但發行數字貨幣的意圖是什麼?如想顛覆美元地位,要用什麼「擊潰」美國?問題相當複雜。

二,人民幣無法充分國際化,關鍵障礙在北京的外匯管制政策,人民幣無法自由交易、匯率無法隨市場供需浮動,自由進出中國。新數字貨幣如無法克服這些障礙,就難有大作用、大突破。

三,數字貨幣幣值須穩定,有國家擔保,才能獲國際信賴,萬流歸宗又回到政治體制。中共專制統治模式,所謂「中國方案」孤芳自賞,自認可推廣全球。但中共政治和經濟體系自由化都不足,難和世界接軌。這些條件不變,經濟體再大,貨幣的國際信心連帶受影響,試想:有多少國家外匯願用人民幣持有?人民幣想和美元平起平坐,中國不僅需「休克式療法」,甚至需要「金融革命」,中國做得到嗎?

作者的結論是,中共想要有「自己的國際貨幣」,可以理解。但想在國際上成為「核心」,還有太多現實困難。挑戰美元地位更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實力,路途還很艱辛漫長。

區塊鏈源自北京的「美元荒」?

自由亞洲電台署名「梁京」的文章分析說,北京當局最關注的是中國眼下急劇惡化的美元短缺,也就是「美元荒」,同時,北京也在為中國對外貿易擺脫對美元支付的依賴做系統性努力。事實上,即使沒有區塊鏈技術,當局已經實現了外界難以想像的對中國居民的金融控制。

但是,沒有發不出「軍餉」的問題,並不等於就有了「鐵打的江山」,因為中國經濟已經不是傳統的自給自足經濟,而是高度依賴全球貿易的現代經濟。也就說,沒有了「硬通貨」,北京當局雖然可以通過電子貨幣給維穩力量無限發餉,但會面臨買不到東西的問題。我以為這才是理解習近平大談區塊鏈的「初衷」之關鍵所在。中國現在是全球初級產品的最大買家,也是製成品的最大賣家。理論上,似乎沒有美元,經濟也可以玩得轉。[page]

營口銀行發生擠兌風波儲戶恐慌,公安宣佈嚴厲打擊提款

美國之音報道,遼寧省營口沿海銀行周三(11月6日)發生了大批儲戶前往銀行擠兌的事件。營口開發區公安局當天在微博發表聲明,試圖向儲戶保證銀行的財務狀況。

事件的起因是人們對小型銀行管理不善和流動性問題的擔憂。營口開發區公安局稱,由於「網上盛傳關於營口沿海銀行深陷財務危機的不實謠言,導致大批儲戶前往銀行兌現」,不但造成銀行營業秩序紊亂,還使周邊治安出現不穩定因素。

公安局還說,已將一名涉嫌擾亂公共秩序的帶頭鬧事者帶回公安局調查處理,並稱將嚴厲打擊「散播謠言」和「尋釁滋事」的行為。

據悉,這已經是中國近期發生的第二起銀行擠兌事件。中國河南伊川農商行一名主要負責人上周被帶走問話後,引發了儲戶的恐慌,儲戶們進而爭先恐後地前往銀行取現。

海航負債纍纍,是營口沿海銀行最大股東

11月6日深夜,營口市公安局又發佈消息稱,拘留了范某某等9人,指控他們「在網上發佈不當言論或傳播謠言及煽動視頻」。

根據工商數據,營口沿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本15億元。由海航酒店控股集團、營口港務集團、陝西東嶺工貿集團等六家股東出資籌建。

據審批公告顯示,海航酒店控股持股3億股,佔總股本的20%;營口港務持有2.85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9%;東嶺集團持有2.7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8%。

營口沿海銀行第一大股東為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持股比例14.63%;第二大股東為華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90%;第三大股東為遼寧富邦物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5%;第四大股東為上海恆嘉美聯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27%。其餘股東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

但在近年來去槓桿大環境下,總資產規模超萬億的海航集團遭遇資金流動性危機,債務壓力倍增。2018年以來海航不得不變賣家當,加大力度處置旗下金融、地產等資產。

中國銀行業面臨信用危機

近期發生在中國的銀行擠兌事件,顯示自包商銀行、錦州銀行和恆豐銀行風險事件發生後,中國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信任危機加劇。10月底本月初發生的伊川農行擠兌風潮,是中國銀行業第四起備受輿論關注的風險事件。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集中暴露。今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央行及銀保監會實行聯合接管,為20年來首例,這一舉措引發了人們對其它小型銀行和金融機構健康狀況的普遍擔憂,造成中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趨緊。之後,錦州銀行和恆豐銀行分別爆出流動性風險,引發監管層出手引入國有大行入股救助。

而10月底本月初發生的伊川農行擠兌風潮,最近是遼寧營口銀行。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說:「沒有幾家銀行是虧損倒閉的,大多數是被擠兌倒閉的」,「而造成擠兌的原因就是缺乏信任」。

而在當前的經濟下行加劇情況下,中小銀行的爆雷危險首當其衝。

中金公司銀行業研究員張帥帥表示:「中小銀行當前面臨的經營壓力和風險的確會更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也表示,中小銀行經營兩極分化明顯,同業負債佔比高、吸儲能力較差的銀行的確存在局部風險,而且經濟下行對這類銀行的衝擊更為明顯。

近期發生在中國的銀行擠兌事件,顯示自包商銀行、錦州銀行和恆豐銀行風險事件發生後,中國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信任危機加劇。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