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五大戰區爭位 兩司令或出局

習近平系統性軍改的人事配置中,大致呈現出了「過河不拆橋」的態勢。被裁撤的七大軍區14名主官中,有4人位置已定,目前仍有10人去向不明。根據目前流傳的消息,這10人中只有原南京軍區司令蔡英挺和原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尚無去處,軍改人事安排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七大軍區主官10人位置待定

軍改前7大軍區軍政主官計有14人,他們分別是瀋陽軍區司令王教成(1953.08),政委褚益民(1953.07);北京軍區司令宋普選(1954.03),政委劉福連(1953.08);蘭州軍區司令劉粵軍(1954.09),政委劉雷(1957.01);濟南軍區司令趙宗岐(1955.01),政委杜恆岩(1951.07);南京軍區司令蔡英挺(1954.04),政委鄭衛平(1955.11);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1953.07),政委魏亮(1953.02);成都軍區司令李作成(1953.10),朱福熙(1955.07)。

經過此前兩輪的調整——新軍種的設立以及軍委總部的改制,原成都軍區李作成已經赴任陸軍司令,原蘭州軍區政委劉雷也已轉任陸軍政委,原濟南軍區政委杜恆岩也進入軍委政治工作部履新,而原北京軍區政委劉福連也已轉任戰略支援部隊政委。這意味着,原7大軍區軍政主官中,尚有10人去向尚待公佈。

在軍改調整中,14名軍區主官已有4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軍委原四總部的主官們,也都在新的軍委總部體系下各就各位——房峰輝續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張陽出任政治工作部主任,趙克石和張又俠分別出任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和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

對於這些「老將」續用,某種意義也確保了軍改的順利進行,這既是無奈的妥協,也是為實現目標不得已的讓步。可以預期,在戰區軍政主官,以及其他可能職位的選任上,原7大軍區的其他的10名軍政主官,也將會獲得自己一席之地。

可能的五大戰區配置名單

中共軍改之後五大軍區的設立,從數量上恰好能夠消化這10位軍中高級將領。但是這10中有6名司令員,4名政委,顯然無法匹配。

有關五大戰區的人事安排,目前傳播最為廣泛、較為可信的名單是:北部戰區司令由宋普選擔任,南部戰區司令由王教成擔綱,東部戰區司令則由劉粵軍出任,西部戰區司令歸屬趙宗岐,而中部戰區司令則由北京軍區副司令韓衛國擔任。如果上述消息最終得到官方證實,韓衛國將是唯一一個由副大軍區升任正大軍區的戰區司令,成為最大黑馬。

還有消息稱,各戰區的政委,都將由戰區指揮中心所在的原軍區政委出任。如果上述消息屬實,五大戰區軍政主官人事配置可能如下:

北部戰區:司令宋普選,政委褚益民;

南部戰區:司令王教成,政委魏亮;

東部戰區:司令劉粵軍,政委鄭衛平;

西部戰區:司令趙宗岐,政委朱熙福;

但是,如果韓衛國以「黑馬」之勢擔任中部戰區司令,中部戰區政委顯然也需要從他處調配,因為北京軍區政委劉福連已經履新戰略支援部隊。

外界分析,北京衛戍區政委姜勇是可能的人選之一。姜勇曾長期在南京軍區服役,2008年2月任第31集團軍政委,2014年7月出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2014年12月,姜勇再次跨大軍區任職,轉任北京衛戍區政委。其與韓衛國一樣曾長期在南京軍區任職,也被外界認為是習近平的「嫡系」。

蔡英挺和徐粉林出局?

在上述可能的人事配置中,原南京軍區司令蔡英挺、原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將出現輪空。

其中,蔡英挺在2012年10月出任南京軍區司令,被外界稱為「習近平軍中提拔第一人」,因為蔡的兩次關鍵性提拔都是發生在習近平當政之後。不過也有消息指出,蔡曾經是已故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的秘書,而張則是前軍委主席江澤民的親信,因此蔡並未獲得足夠的信任。

徐粉林,曾長期在蘭州軍區任職,被認為是郭伯雄力主培養的軍界明星。2009年12月,升任廣州軍區司令,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大軍區「一把手」。據稱,主掌廣州軍區後,他多次邀請郭(伯雄)、徐(才厚)南下視察,徐才厚的女兒徐思寧亦在廣州軍區聯絡部工作。

有關蔡英挺,此前有消息稱,將補缺軍科院院長,也有消息指他是聯合參謀部部長的待定人選。而徐粉林,曾有消息稱將出任聯合作戰指揮部副部長,還有消息稱其會出任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不過在1月11日召開的軍委總部將領見面會上,蔡英挺和徐粉林二人均為現身。

鑑於軍改調整還在持續推進,他們的去向仍有諸多不確定性,比如,高津調任戰略支援部隊,軍科院院長出現空缺;再比如中央軍委權力集中後會否重新設立軍委秘書長等等,都將可能影響人事構成。

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